- 博客(1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Adobe Acrobat DC自动更新的解决办法
摘要:为防止Acrobat强制更新,可删除C:\ProgramFiles(x86)\CommonFiles\Adobe\ARM文件夹(操作前需禁用相关服务),该方法可有效阻止软件自动更新。
2025-09-09 15:16:02
564
原创 OSPF路由协议多区域
OSPF多区域划分通过将大型单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骨干区域Area0和非骨干区域)来解决单区域存在的LSDB庞大、SPF计算开销大等问题。每个区域拥有独立的LSDB和SPF计算,通过ABR连接区域间路由,ASBR处理外部路由。LSA类型1-7分别用于不同场景的路由传播,其中区域间路由通过LSA3传播,外部路由通过LSA5传播。特殊区域(Stub、NSSA等)可进一步优化路由传播。多区域设计通过路由汇总和限制LSA泛洪范围,有效减小了路由表规模,提高了网络稳定性和路由计算效率。
2025-07-24 11:48:16
681
原创 OSPF 路由协议单区域
OSPF英文全称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OSPF是IETF 开发的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基于带宽的度量值。– 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无路由环路。– OSPF通过邻居关系维护路由,避免了定期更新对带宽的消耗。– OSPF路由更新效率高,网络收敛快,适用于大中型网络。– OSPF报文封装于IP,协议号89,组播地址224.0.0.5与224.0.0.6。含义。
2025-07-23 20:23:00
588
原创 OSPF配置实验(ENSP)
本文介绍了OSPF协议的自动化路由管理特性,并提供了华为设备的配置示例。OSPF通过动态学习、最优路径计算和分层设计实现高效稳定的网络运行。配置过程包括:设置接口IP地址、配置OSPF进程(指定路由ID和区域)、发布网段路由信息。文中详细展示了AR1-AR5路由器的配置指令,重点说明骨干区域(Area 0)的建立和网络宣告方法。配置完成后可通过"dis ospf peer brief"查看邻居关系,"dis ospf lsdb"查看链路状态数据库。文章特别指出AR4与
2025-07-22 10:45:18
169
原创 WAN广域网技术,上公网
摘要:HDLC和PPP是两种重要的广域网协议。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串行链路协议,支持点到点连接,通过Keepalive检测链路状态,具有传输效率高、可靠性强的特点,但不支持认证和地址协商。PPP是基于HDLC的开放式标准协议,支持同步/异步链路,提供LCP链路控制和NCP网络层协议协商功能,具备PAP/CHAP认证机制和IP地址协商能力。相比HDLC,PPP更具灵活性和安全性,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是广域网接入的常用协议。此外,PPPoE和NAT技术可解决宽带接入和IPv4地址短缺问题。两种协议各具特
2025-07-21 18:48:56
752
原创 VRRP技术
VRR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是一种容错协议,通过将多台物理路由器组成备份组形成虚拟路由器,提高网络可靠性。其核心功能包括主备备份和负载分担:主备模式下确保单点故障时业务不中断;负载分担则通过多个VRRP组实现流量分流。协议通过优先级选举主路由器(默认100,最高255),主路由定期发送组播报文(默认1秒),若备份路由3秒未收到报文则接管业务。VRRP支持接口跟踪、抢占机制,并通过虚MAC(00-00-5E-00-01-{VRID})和ARP响应保障透明切换。特殊优先级255标识虚拟IP的实际拥有者,确保特
2025-07-19 15:57:06
1026
原创 ENSP VRRP配置实验、边缘端口保护及DHCP服务
本实验实现了VRRP主备备份与负载分担功能,通过设置不同VLAN的优先级(110/100)实现网关冗余。配置了VRRP跟踪接口功能,当g0/0/1接口故障时优先级自动降低20。部署了边缘端口保护(BPDU保护)、根桥保护和环路保护机制,有效防止网络环路。同时搭建了DHCP中继服务,通过静态路由使不同VLAN(10/20)能获取到192.168.100.253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实验验证了VRRP的主备切换、优先级调整、接口跟踪等特性,以及STP保护机制和DHCP服务的联动功能。
2025-07-19 15:42:04
479
原创 MSTP生成树配置
摘要:该网络拓扑配置了两个VLAN(10和20),并采用MSTP多生成树协议实现负载均衡。SW1被设为实例10的主根网桥和实例20的备份根网桥,SW2则相反。所有交换机端口配置为Trunk模式,允许所有VLAN通过。通过配置MSTP域(名称A,修订号1)将VLAN映射到相应实例,并设置不同优先级来实现主备根网桥的指定。接入层交换机(SW3-5)只需配置MSTP域,无需修改优先级。最后为连接终端的端口启用了边缘端口功能以优化性能。
2025-07-17 16:40:41
234
原创 Cisco NAT配置实验(上公网)
网络配置摘要:主要实现NAT功能和路由设置。边缘路由器router1完成动态NAT(通过ACL1控制转换范围,使用地址池A的55.0.0.5-7)和静态NAT(将内部192.168.100.25:80映射到55.0.0.4:8888)。三层交换机配置路由接口和默认路由。router2和router3分别配置接口IP和静态路由,实现55.0.0.0/24与57.0.0.0/24网络间的通信。测试部分未提供具体内容。
2025-07-16 19:02:45
473
原创 Cisco ACL 配置实验
本文介绍了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实现VLAN间通信控制的方法。通过传统和命名两种方式,分别演示了标准ACL和扩展ACL的配置步骤,包括拒绝特定IP段、DHCP、DNS、HTTP和Telnet服务的实例。标准ACL基于源IP分类,扩展ACL支持五元组(源/目的IP、协议、端口)更精细控制。命名ACL支持按序号增删规则,而传统ACL需整体删除。配置结果显示,ACL能有效控制VLAN间服务的访问权限,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灵活的实现手段。
2025-07-15 19:54:29
1008
原创 Cisco实现DHCP、DNS、Telnet、HTTP、FTP服务
这篇网络配置文档详细描述了基于VLAN划分的复杂网络拓扑实现。拓扑中包含二层交换机(Switch0-2)、三层交换机(Multilayer Switch0)和路由器(Router0),其中Router0作为DHCP服务器,Server0为DNS服务器,Server1提供HTTP服务。配置内容包括:VLAN划分(10/20/100)、接口模式设置(access/trunk)、IP地址分配、DHCP地址池配置、静态路由设置、DNS域名解析服务部署等。通过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实现跨VLAN通信,并配置了远程Tel
2025-07-14 14:03:20
900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