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知识问答】
问:蓄电池为何必须经常处于浮充电状态?浮充电应注意什么?
答:(1)定义:蓄电池完成初充电后,转为浮充电方式运行。即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时,充电后的蓄电池与充电装置并联,接于直流充电母线上。充电装置除负担经常性的直流负荷外,还供给蓄电池一适当的充电电流,这种运行方式叫作浮充电。
(2)日的:浮充电的目的是补充电池的自放电,防止运行中的蓄电池的硫化,使蓄电池能经常性地在饱满的容量下处于备用状态。浮充电压值在2.23~227V之间;浮充电流值为0.3~2mA/Ah,(根据制造厂要求和运行具体环境温度等情况确定)。
(3)产生自放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
1)电解液中或极板本身含有有害物质,这些杂质沉附在极板上,使杂质与极板之间、极板上各杂质之间产生电位差。
2)极板本身各部分之间和极板处于不同浓度的电解液层,使得各部分之间存在电位差。这些电位差相当于小的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形成电流,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溶解或起电化学作用,转变为硫酸铅,导致蓄电池容量损失。充足电的蓄电池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会失去电量,这主要就是由于蓄电池自放电的缘故。蓄电池自放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极板含有杂质,形成局部的小电池,小电池的两极又形成短路回路,此回路的电流引起蓄电池的自放电。由于蓄电池电解液上下的密度不同,极板上下的电动势不等,因而在正负极板上、下之间的均压电流引起蓄电池的自放电。蓄电池的自放电会引起极板硫化,铅酸蓄电池在24h 内,由于自放电能使容量减少0.5%~1%。
(4)注意事项:电池使用寿命的长短,与电池质量优劣和初充电是否适当有很大关系。对运行维护来说,能否管理好浮充电是决定电池寿命的关键。浮充电流过大,会使电池过充电,反之将造成欠充电,这对电池都是不利的,应严格按制造厂规定的浮充电压设定。
1)判断浮充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蓄电池的电压。对防酸蓄电池来说,一般在2.1~2.2V之间(以制造厂规定值为准),电池的电压比规定高是过充,反之就是欠充。
2)对采用硅整流器充电装置的,当一次系统电压变化时,其输出亦变化,这将影响浮充电压,应设法使浮充电流随系统电压的波动而导致的变化尽量小,通常在24h内平均值适当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