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GLTE协议开发
文章平均质量分 93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阿米尔C
200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多年4G/5G基站和芯片研发管理经验。
展开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6)-周期CQI、PMI和RI的发送时机
在LTE里,我们通常所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主要包括PMI、RI和CQI。PMI的意思是预编码矩阵,UE通过PMI告诉eNB当前DL-SCH传输的最佳预编码矩阵。RI是秩指示的意思,告诉eNB当前DL-SCH传输的最佳层数。CQI是信道质量指示,表示在采用了建议的RI和PMI之后,为确保下行DL-SCH接收的误码率不超过10%,可用的最高调制原创 2017-06-23 23:18:39 · 23511 阅读 · 5 评论 -
LTE资源调度(8)-如何计算有效信道码率和Turbo编码码率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这几天有时间,再更新一篇。考虑下行资源调度算法时,主要有两种码率需要考虑:第一种是有效信道码率(effective channel code rate),第二种是Turbo编码码率。标准协议规定有效信道码率不能超过0.93,但对Turbo编码的码率没有做强制要求。在介绍如何计算有效信道码率和Turbo编码码率之前,简单了解一下下行共享信道的物理层处理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原创 2017-05-30 12:28:16 · 27107 阅读 · 7 评论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5)-CQI的传输方式
上篇博文《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4)-UCI在PUCCH和PUSCH中的传输》介绍了UCI的种类以及在不同信道中传输方式的不同,接下来介绍这些UCI信息的发送时刻。正如前文所提到的,UCI包括SR、ACK/NACK、CQI、PMI和RI。不同的UCI,它们的发送时刻可能是不同的。对于SR,它的发送时刻请参考《LTE资源调度(5)-上行调度请求SR》。对于HARQ ACK/NACK,它的发送时刻原创 2017-02-05 22:41:47 · 13574 阅读 · 1 评论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4)-UCI在PUCCH和PUSCH中的传输
1.什么是UCI在下行物理信道中存在着PDCCH控制信道,根据其中承载信息的不同,携带着各种不同的DCI格式,比如DCI0、DCI1A等等,那么在上行物理信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控制信道,我们叫做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信道。同样根据承载信息的不同,PUCCH可以携带各种不同的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与下行DC原创 2017-01-05 21:44:58 · 39550 阅读 · 6 评论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3)-上行物理信道和参考信号的位置
1.上行传输机制与下行类似,当UE需要给eNB传递信息时,也是通过物理信道和参考信号发送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PRACH随机接入信道、PUCCH控制信道、PUSCH共享信道,上行参考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和侦听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PRACH信道用于传输前导码原创 2016-12-25 22:21:36 · 24300 阅读 · 7 评论 -
LTE-TDD HARQ(4)-上下行HARQ的特点
前面几篇HARQ博文已经介绍了时序相关的内容,本篇再总结下HARQ的特点。在LTE中,上下行HARQ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遵循N个进程的并发停等(N-process Stop-And-Wait)。无论是上行HARQ还是下行HARQ,都是N个HARQ进程同时运行。N的取值取决于当前的上下行子帧配置,如图1所示。如果当前是子帧配置1,那么对于上行HARQ,N=4,而对于下行HARQ,N=7。N值...原创 2016-12-06 21:19:11 · 16625 阅读 · 7 评论 -
LTE-TDD HARQ(3)-下行HARQ时序
在文章《LTE-TDD HARQ(1)-上行HARQ时序》里已经详细介绍了上行HARQ的时序,包括MSG3/DCI0与PUSCH的时序关系、PUSCH与ACK/NACK的时序关系,以及NACK与重传PUSCH的同步时序关系,本篇继续介绍下行HARQ的时序关系。在下行HARQ传输过程中,主要有3个步骤(如图1所示):步骤1:eNB通过PDSCH向UE发送用户数据。如果此时还需要为UE调度上行PUSC原创 2016-11-17 20:55:42 · 10849 阅读 · 9 评论 -
LTE -UL_grant中RIV的编码和解码
在评论区中看到有个朋友的评论,涉及到UL_GRANT中RIV的解码问题,这里我再详细解释一下。我们先看下RIV的编码方式。关于RIV的编码过程,已经在《LTE-TDD随机接入过程(4)-RIV的解析和Preamble资源的选择》中有详细的解释,具体公式见下面的图1。其中,L_CRBs表示分配的RB的长度,N_UL_RB表示该带宽总的RB个数,RB_START表示分配RB的起始位置,编码生成的RIV原创 2016-11-13 19:44:45 · 11002 阅读 · 12 评论 -
LTE -DCI3和功率调整
1.DCI3格式DCI0、DCI1A、DCI2、DCI2A格式虽然可以动态调整上行PUCCH和PUSCH的发送功率,但这些DCI都需要强制分配一些RB资源给UE。如果某些UE不需要使用RB资源,仅需要调整PUSCH或PUCCH的发送功率,那么这个时候使用DCI0/1A/2/2A这些格式显然就不合理了。为了能够通过PDCCH控制一组UE的PUCCH或PUSCH功率,协议引入了DCI3和3A格式。这两原创 2016-11-09 22:37:15 · 9658 阅读 · 7 评论 -
LTE -DCI0
DCI的全称为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是在PDCCH信道中传输的内容。DCI有多种格式,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场景采用不同的格式。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DCI1A、DCI1C、DCI2、DCI2A的使用,本文继续介绍用于上行RB动态调度的DCI0格式。DCI0格式包含的字段如图1所示。(图1 DCI0格式内容)下面详细介绍各个字段的含义:(1)DCI0/DC原创 2016-11-03 20:59:02 · 23319 阅读 · 6 评论 -
LTE系统信息(4)-DCI1C和RV冗余版本计算
在PDSCH中传输的SIB块,采用SI-RNTI加扰,使用DCI1A或DCI1C格式传输。DCI1A的格式内容在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5)-DCI格式的选择和DCI1A》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介绍,本文就介绍另外一个格式:DCI1C。1.DCI1C格式在不考虑MCCH的情况下,DCI1C只用于一个PDSCH码字的调度,承载寻呼和SIB的控制信息。DCI1C的具体格式如图1所示:(图1 用于1原创 2016-10-27 22:23:42 · 11280 阅读 · 0 评论 -
LTE系统信息(3)-系统信息变更
1.为什么需要加入系统信息变更机制从《LTE系统信息(2)-SIB的周期调度》里我们已经知道,UE所需的系统信息绝大多数都包含在不同的SIB块里,分别由SIB1消息和SI消息广播到UE。携带的这些参数信息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变化,但世事无绝对,考虑到网侧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修改,比如修改SIB1中的RACH参数,或者修改SIB2中的ac-BarringInfo参数,因而需要增加一种原创 2016-10-25 21:02:54 · 12634 阅读 · 6 评论 -
LTE系统信息(2)-SIB的周期调度
MIB中承载的信息只是系统信息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大多数的系统信息仍然需要通过SIB块发送。eNB在发出MIB(关于MIB的内容请参考《LTE系统信息(1)-MIB》)之后,会继续发送若干条不同类型的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这些SIB为UE提供了小区驻留、重传、链路建立等等所需的若干参数,本篇博文就来介绍SIB的一些内容。1.SIB的分类传输LTE的SIB类型有原创 2016-10-20 21:19:09 · 35334 阅读 · 14 评论 -
LTE系统信息(1)-MIB
1.什么是MIB为了能正常接入小区,UE在完成扫频(无论是指定频点扫频还是全频段扫频,目的都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中心载波频点,参考《LTE物理传输资源(3)-时频资源》)和小区同步之后(参考《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还需要继续读取小区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由网侧不断的重复广播的,这样无论UE什么时候开机,都能及时的获取到系统信息。LTE的系统信息被分为两大类:Mast原创 2016-10-14 21:23:29 · 39428 阅读 · 17 评论 -
DRX不连续接收(2)-寻呼Paging
上一篇博文《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介绍的是RRC连接态时的DRX机制:eNB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DRX参数,控制UE监听C-RNTI、TPC-RNTI和SPS-RNTI加扰的PDCCH子帧。本文介绍另外一种DRX机制,这种DRX机制更多时候被称做“寻呼(Paging)过程”,它可以让eNB控制UE监听P-RNTI加扰的PDCCH子帧。寻呼过程适用于RRC空闲态的UE,也适用于原创 2016-10-08 20:41:58 · 25311 阅读 · 10 评论 -
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
1.为什么要使用DRX在讲解DRX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空闲态”,什么是“连接态”。我们经常会听到“空闲态”、“连接态”这样的术语,这个概念是从RRC层角度来说的。简单来说,当UE在某个小区完成了驻留之后,我们就可以称该UE进入了“空闲态”或“IDLE态”。如果该UE后续又完成了随机接入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称该UE进入了“连接态”或“CONNECTED态”。无论是空闲态,还是连接态,如原创 2016-09-20 22:16:02 · 50693 阅读 · 13 评论 -
LTE资源调度(6)-功率余量报告PHR
1.什么是PH和PHRPH,全称Power Headroom,中文为功率余量,即UE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与当前评估得到的PUSCH传输功率之间的差值,用公式可以简单的表示为:PH = UEAllowedMaxTransPower - PuschPower。它表示的是除了当前PUSCH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功率之外,UE还有多少传输功率可以使用。PH的单位是dB,范围是[-23dB,+40dB],如果是负值原创 2016-08-31 22:10:06 · 45170 阅读 · 7 评论 -
LTE资源调度(5)-上行调度请求SR
在《LTE资源调度(4)-上行资源申请方式和BSR缓存状态报告》里已经提到,如果UE不能通过BSR申请上行资源,则会继续尝试通过SR申请,本篇博文就描述通过SR来申请资源的相关内容。1.什么是SRSR,全称Scheduling Request,即调度请求,是UE向网侧申请资源用于新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重传是不需要通过SR申请资源的,因为:如果是自适应重传,网侧会主动下发DCI0配置上行资源;如果是原创 2016-08-27 20:41:16 · 25460 阅读 · 7 评论 -
LTE资源调度(4)-上行资源申请方式和BSR缓存状态报告
1.UE申请上行资源的途径当UE需要向网侧发送数据的时候,必须要有上行RB资源,如果没有RB资源则需要先向网侧申请RB资源。UE有三种方式向网侧申请RB资源:(1)向网侧发送BSR。BSR的全称是Buffer Status Report,即缓存状态报告。UE可以在MAC层的PDU(即分组数据单元)中插入一个BSR控制单元来告诉网侧:我的某个逻辑信道组或某几个逻辑信道组有多少多少的数据需要发送,希望原创 2016-08-18 22:11:45 · 27639 阅读 · 22 评论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2)-PUSCH上行跳频之Type2频率跳频
博文《PUSCH上行跳频(1)-Type1频率跳频》里提到了为什么要使用PUSCH跳频,以及详细介绍了Type1方式的跳频,本文继续这个话题,介绍Type2方式的跳频。 1.采用PUSCH跳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行子帧中,PUCCH信道处于带宽的高低两侧,或者说位于频带的边缘,PUSCH信道则位于带宽的中间。PUCCH信道也以RB对为基本单位,每个RB在频域上是12个子载波,时域上是1个时隙。需要注意PUCCH信道每个RB对的两个RB位置:第一个时隙的PUCCH信道位于带宽的低频位置,第二个时隙的原创 2016-08-11 21:55:09 · 10417 阅读 · 1 评论 -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PUSCH上行跳频之Type1频率跳频
1.什么是PUSCH频率跳频(PUSCH Frequency Hopping)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9)-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映射》中提到了分布式的下行资源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频率的分集效应,增加信号的抗干扰作用。实际上在上行传输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分布式资源分配,即连续的VRB对映射到不连续的PRB对中,这种方式就叫做PUSCH频率跳频(PUSCH Frequency Hopping)。与下行分布式不同的是,由于上行分配的RB必须使用连续的子载波,因此eNB分配的VRB必须是连续原创 2016-08-07 20:42:04 · 21126 阅读 · 11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9)-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映射
LTE系统里,RB资源的动态调度是在eNB侧实现的,这里的“RB资源”实际上是特指虚拟RB(Virtual RB)而不是物理RB(Physical RB)。VRB是MAC层在调度的时候使用的,属于逻辑上的概念,而PRB是物理层在实际映射RE资源的时候需要使用的,属于实际物理意义上的概念。VRB和PRB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映射关系:最简单的映射关系就是VRB的位置和PRB的位置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是一一原创 2016-07-29 22:38:38 · 14298 阅读 · 11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8)-DCI2A格式和下行双流的流量制约
在上一篇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中已经提到,如果当前UE的传输模式是TM4,且可以执行空分复用(一个PDSCH信道传输2个TB块),那么需要采用DCI2格式来承载控制信息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需要参考UE反馈的PMI值,因此属于闭环性质的空分复用。相应的,LTE系统中也有一种开环的空分复用:如果当前UE的传输模式是TM3,且可以执行空分复用,那么此时PDCCH需要采用DCI2A格式发送,这时的空分复用就属于开环性质的空分复用,不需要参考UE反馈的PMI值。本文就具原创 2016-07-21 21:48:01 · 8643 阅读 · 4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TTI是动态调度资源的基本时间单位,每进行一次动态调度就是一个TTI,通常情况下,一个TTI就是1ms。如果eNB在调度下行RB资源的时候,发现可以进行空分复用,或者说1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内可以同时传输2个下行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块),那么这个时候,网侧可以使用DCI2、DCI2A等格式来传输PDSCH的控制信息。下面就具体介绍DCI2格式的内容,以及什么时候使用DCI2格式。原创 2016-07-16 19:58:09 · 13869 阅读 · 0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6)-下行资源分配方式(Resource Allocation Type)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4)http://www.sharetechnote.com/原创 2016-07-08 21:42:57 · 24775 阅读 · 8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5)-DCI格式的选择和DCI1A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原创 2016-06-23 22:13:10 · 57520 阅读 · 12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4)-CCE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http://lteuniversity.com/get_trained/expert_opinion1/b/hongyanlei/archive/2011/05/20/pdcch-construction.aspx(3)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4)《4G LT原创 2016-06-13 20:33:44 · 29678 阅读 · 26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3)-PHICH信道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4)《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5)http:原创 2016-06-02 22:59:26 · 28153 阅读 · 20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2)-PCFICH信道和资源组REG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3)《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4)http://dhagle.in/LTE(5)http://www.sharetechnote.com/原创 2016-05-19 20:35:14 · 20681 阅读 · 8 评论 -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3)http://dhagle.in/LTE(4)http://www.sharetechnote.com/(5)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原创 2016-05-13 22:34:28 · 56717 阅读 · 12 评论 -
LTE物理传输资源(3)-时频资源
参考文献: (1)3GPP TS 36.101 V10.21.0 (2016-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2)《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3)http://dhagle.in/LTE原创 2016-05-09 23:17:39 · 31958 阅读 · 10 评论 -
LTE物理传输资源(2)-频带、信道带宽和频点号EARFCN
1.频带(Band)所谓频带,指代的是一个频率的范围或者频谱的宽度,即无线解码器的最低工作频率至最高工作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是Hz。为了方便起见,在LTE中,使用数字1-43来表示不同的频带(36101-V10.21.0版本协议),从而指代不同的频率范围。协议36101规定了目前LTE所有的频带、该频带的频率范围和LTE制式,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频带1-32的上下行频率范围是不重叠的,即上行原创 2016-05-06 21:44:25 · 45761 阅读 · 13 评论 -
LTE物理传输资源(1)-帧结构和OFDM符号
写完上一篇博文《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之后,本想继续写系统信息相关内容的,但发现写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涉及PDCCH、PHICH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写。所以接下来的几篇博文,将写一些需要掌握的LTE背景知识。本文描述的是LTE的帧结构相关内容。关于帧结构,之前的博文里零散的提到过一些,比如博文《LTE-TDD随机接入过程(2)-前导码Preamble的格原创 2016-05-04 21:50:01 · 67658 阅读 · 38 评论 -
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http://www.sharetechnote.com/(3)http://dhagle.in/LTE原创 2016-05-02 20:00:36 · 82826 阅读 · 17 评论 -
LTE-TDD资源调度(3)-测量GAP
参考文献(1)3GPP TS 36.300 V9.10.0 (2012-12) Overall description(2)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3GPP TS 36.331 V9.18.0 (2014-06)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4)3GPP TS 36.133 V9.15.0 (2013-03) Requirem原创 2016-04-28 22:08:33 · 28258 阅读 · 19 评论 -
LTE-TDD随机接入过程(6)-分场景描述竞争接入和非竞争接入的流程
参考文献:(1)3GPP TS 36.300 V9.10.0 (2012-12) Overall description(2)http://www.sharetechnote.com/原创 2016-04-23 20:35:36 · 38467 阅读 · 9 评论 -
LTE-TDD随机接入过程(5)-怎么生成64个前导码序列
参考文献(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2)3GPP TS 36.331 V9.18.0 (2014-06)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3)http://www.sharetechnote.com/原创 2016-04-17 19:02:05 · 32079 阅读 · 6 评论 -
LTE-TDD随机接入过程(4)-RIV的解析和Preamble资源的选择
参考文献(1)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3GPP TS 36.331 V9.18.0 (2014-06)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4)3GPP TS 36.101 V9.14.0 (2012-12) Use原创 2016-04-13 20:34:50 · 25485 阅读 · 5 评论 -
LTE-TDD随机接入过程(3)-RAR(MSG2)以及MSG1的重传
参考文献(1)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3)http://www.mscbsc.com/askpro/response-327421.html(4)http://www.sharetechnote.com/原创 2016-04-11 23:06:11 · 40156 阅读 · 13 评论 -
LTE-TDD资源调度(2)-PBR、BSD和令牌桶设计
参考文献(1)3GPP TS 36.321 V9.6.0 (2012-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2)3GPP TS 36.331 V9.18.0 (2014-06)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原创 2016-04-08 23:07:46 · 15299 阅读 · 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