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我们的学位服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毕业季来临,我们披上学位服的时刻,代表了学业中最重要的一个节点的到来。当我们披上学位服,接受拨穗时,这预示着我们的学生生涯的暂告结束,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80201da5b4c27fb9ff262bc905a50cc5.gif

回首望去,当披上学位服时,按下快门,记录在这一重要的时刻,我们是否好奇过学位服饰是从何而来的,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定下的呢?

e96aebff02468fd0e934832488d0a137.jpeg

1. 学位制和学士服的起源

学位服最早起源于大学的开端,随着大学制度的成熟,学位服才得以获得自己完整的形态。中世纪的行会制度的逐渐成熟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中世纪的行会一方面包括由围绕大教堂或修道院组织的师生组成的学术行会,另一方面包括在各种行业和手工业中发起来的行会组织。在这段时期,师生组织形成了志愿性社团或教师行会,这也就是大学的雏形。

3b5882a5fb16d66ac5f61c0b27682f6d.jpeg

佛罗伦萨公会徽章

学位制度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在最早期的大学中,颁发的“学位”是教师行会授予其会员的教学资格。而最早的教师由教士担任,所以国内外学术界通常认为,学位服是由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职人员的教士僧侣服饰演化而来。中世纪欧洲平民服饰,包括一件束腰外衣(或宽袍),外面可以穿一件斗篷,在束腰外衣或斗篷外面,为了保护头部和肩膀,会有一个兜帽,这一服饰也被称为凯瑟克袍服(Cappa cassock)。神职人员的服饰特别突出长且封闭,他们的外层斗篷是封闭的,有一个或两个开口,也被称为克劳斯袍服(Cappa clause)。此外还有一种塔巴达袍服(Cappa tabard),被称为现今博士服的演化原型。

91b0f6056b8808403fbc49098c10cd9d.png

凯瑟克袍服(左)克劳斯袍服(中)塔巴达袍服(右)

从欧洲的僧侣服饰到现代学术服饰,学术服饰的发展受到了世俗服饰和教会服饰的双重影响

在中世纪时期,学位制度刚刚形成,当时的行会中常常采用宗教中的法衣作为学位服饰;而随着世俗服饰中连颈帽的出现,一种顶端大幅度拉长的连颈帽——“利瑞管”也作为学位服饰的一部分得到应用。

随着时间进入到16世纪,学位服保留了长袍的形态,但区别于宗教职位中的法衣,学位服的袍长有所缩短,并且方形帽作为学士帽被逐渐采纳。随着时间来到现代,学位服逐渐被制度化和规范化。学位服、披肩、学位帽和流苏共同构成整套学位服饰,不同颜色、形态的学位服也对学位进行了明显的区分。

2. 中国的学位制度和学位服饰的渊源

学位服是伴随着学位制度的确立而出现的,但这一规律在我国却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在我国隋唐时期早已存在与当今学位制度相似的学位等级制度,且“学士”、“硕士”及“博士”的称谓早已存在,与当代含义有所差别。

先秦时期“博士”是宫廷学官,通晓古今史事,以备天子咨询,西晋后,博士”则指专精一艺的学官。“硕士”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时常被提及,泛指品节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学士”一词,战国时期指文人学士,南北朝以后,“学士”是宫廷职官,唐开元年间设立学士院,明清的最高中枢机构内阁也设立了大学士、学士。这些称谓的含义往往与官职相挂钩,与现代的学位制度赋予的含义已经存在很大的区别。

dca6e41d2e5a413b04bd4d192e3dcb3c.png

《康熙王朝》电视剧提及的大学士,与现在的学士意义已非常不同

中国近代学位服饰和学位制受到了西方教育制度的巨大影响。在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大学的建立的这段时期,中国的学位服饰很大程度来源于对西方学位服饰的引进与改良。

ae35f2c7a2e82e7bbd844a4c11797f63.png

金陵女子大学首届毕业生的学位服饰照片

随着时间推移,学位服饰也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1980 年 2 月 12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新中国的学位制度才正式建立与规范。1992年国务院委员会提出“构建中国现代学位服饰体系”,其初衷便是确立中国自己的传统学位服饰体系并将其规范化和进行推广。1994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对学位服进行了规范与推广,最终推广形成了我国的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学位服饰体系,并沿用至今。

5536bbdf2853c97df5f22fa5b29386b7.png

学位服的示意图

学位服饰通常由学位袍、披肩、学位帽和流苏共同构成。学位服饰按照级别主要划分为校长服(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以及学士服。不同学位及登记的学位服可根据学位服的颜色进行区别

学士的学位服饰的学位袍色彩为黑色,流苏颜色也为黑色。硕士学位服饰采用深蓝色学位袍和深蓝色流苏搭配组成。博士学位服饰采用黑红色的学位袍和红色流苏组成。校长服采用的学位袍为红黑色,搭配黄色流苏。学位服中的披肩颜色用于区分学科分类,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军科六大类别,披肩颜色分别为粉色、灰色、黄色、绿色、白色和红色。学位帽的流苏位置可用于区分是否已获得对应学位。在未获得学位前,流苏自然下垂于学位帽的右前侧,在授予学位后,流苏会从帽檐的右侧移动至左侧的前中部,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拨穗。拨穗的完毕也预示着学位被正式授予。

07c9719513dd4e7ac1ad41f65e7a7b43.jpeg

拨穗,图片源自搜狗百科

随着时尚潮流的进一步发展,毕业服饰的装饰性和美观性也逐步得到了重视。在传统样式的学位服饰基础上,结合马面裙等中华传统服装,辅以各类传统的花纹图案的新学位服饰组合,正在成为毕业生们拍照留念的常选组合。结合中华传统的服装特色和社会服饰潮流,学位服饰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希磊. 学位服的设计与开发[D].青岛大学,2023.

[2] 徐强.影响中国学位服设计的因素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09(03):91-93.

[3] 程涵. 中国现代学位服饰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 马素琴,徐强.中外学位服的比较与开发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05(05):56-60.

[5] 拨穗-搜狗百科,  https://baike.sogou.com/v74473792.htm?fromTitle= %E6%8B%A8%E7%A9%97#!%20.

[6] [简译]中世纪的行会,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280424/.

编辑:*0

5ce74088ac740d275a86ca200c299b83.gif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赏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96be175bcaea21914d1831a7faa21195.gif

b4ed9e05e67ffa90f42f6fdd12d122ef.png

22b153811ec93918b9bcd896d4032a3e.jpeg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易拉罐的奇迹(一)——硬币入可乐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中的数列题解析(分析与方程方向第4题)

CATO原理中的数学与魔术(十四)——流程设计思路与升华

魔术里的交代与暗交代(三)——暗交代是怎么做的?

牛顿运动定律的谜团(四)——牛顿定律的数学模型

3cae936f2bf3810a2e26245db210dce6.gif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

内容概要:该论文聚焦于6G通信中20-100GHz频段的电磁场(EMF)暴露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可重构架构神经网络(RAWA-NN)的预测框架。该框架通过集成权重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能够自动优化网络超参数,显著减少训练时间。模型使用70%的前臂数据进行训练,其余数据用于测试,并用腹部和股四头肌数据验证模型泛化能力。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相对差异(RD)在前臂低于2.6%,其他身体部位低于9.5%,可有效预测皮肤表面的温升和吸收功率密度(APD)。此外,论文还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涵盖数据预处理、权重分析模块、自适应优化模块、RAWA-NN模型构建及训练评估等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兼容性研究、6G通信技术研发以及对神经网络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6G通信中高频段电磁暴露对人体的影响;②开发更高效的电磁暴露评估工具;③优化神经网络架构以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和预测精度。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出了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方便读者复现实验结果。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扩展到更高频段(如300GHz)的数据处理、引入强化学习优化超参数、以及实现多物理场耦合的智能电磁暴露评估系统。建议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模型架构和参数,并结合真实数据进行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是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布的《基于数据空间的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研究报告》,探讨了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挑战。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数据空间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尤其是可信数据空间(TDM)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文中还深入分析了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的典型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方案架构,如数据访问控制、数据使用控制、智能合约、数据脱敏等。最后,文章展示了多个典型场景应用案例,如中信银行总分行数据流通管控、工银金租数据流通、银联安全生物特征支付等,并总结了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中存在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适用人群:金融行业从业者、数据安全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科技研发人员等。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的重要性和挑战;②学习可信数据空间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③探索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的具体实践案例;④了解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技术和应用分析,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推动金融数据可信流通的健康发展。阅读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金融数据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最佳实践,为相关政策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