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源码理解与分析

HashMap属于是Java的热门考点。综合我看过的这么多博客来看,80%的面试都会问到,所以就写一篇自己对HashMap的理解分析吧。自己总结过一遍,记忆才会更深刻。

概览

HashMap在Java8之前是数组+链表的形式,之后是数组+链表+红黑树的形式。Java8之前,如果有多个节点发生hash冲突,存放在同一个桶里,那么hashmap的性能会退化到O(n),而用了红黑树之后,会提高到O(log n)。

部分源码

构造方法
public HashMap() {
	//初始化加载因子
    this.loadFactor = DEFAULT_LOAD_FACTOR; // all other fields defaulted
}

可以看出并没有对table进行初始化,是具有延迟加载性质的。

put方法(重要)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table为空就初始化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赋值并比较:i赋值为此node在数组中对应位置,p就是相应位置上的那个node
	//若p为null,即此位置没有元素,就把node直接添加在数组位置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若已经有元素,且此元素的key与要添加元素的key相等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否则,若数组该位置元素p是树化了的节点,就添加到树里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若不是树化的,就以链表的方式往链表中插入键值对
        else {
	        //添加到链表最后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到达最后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一旦链表长度超过树化的阈值,就树化,即treeifyBin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若链表中有相同的key,就跳出循环。注意此时e存着原链表中冲突的key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若有相同的key,就覆盖并返回旧值。e为桶中的那个key对应的键值对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put方法中求元素在散列表中位置的方式,是用 (n-1)&hash 的方式,即模运算。而n,也就是数组长度,都是2的幂(初始长度16,随后按2倍扩大),它减1之后再和hash值进行按位与,相当于hash对n求模,效率比起直接用%要快。有兴趣可以试一下。

get方法

get方法比较简单,整体就是用hash值来找到桶的位置,然后用key在树中或链表中进行查找。

hash方法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key的hash值的计算方法。key的hash值高16位不变,低16位与高16位异或作为key的最终hash值。(h >>> 16,表示无符号右移16位,高位补0,任何数跟0异或都是其本身,因此key的hash值高16位不变。)

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如下:

这段代码叫“扰动函数”。

理论上散列值是一个int型,如果直接拿散列值作为下标访问HashMap主数组的话,考虑到2进制32位带符号的int表值范围从-2147483648到2147483648。前后加起来大概40亿的映射空间。只要哈希函数映射得比较均匀松散,一般应用是很难出现碰撞的。

但问题是一个40亿长度的数组,内存是放不下的。你想,HashMap扩容之前的数组初始大小才16。所以这个散列值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用之前还要先做对数组的长度取模运算,得到的余数才能用来访问数组下标。源码中模运算上面已经说过。

自己的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就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以此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这样高位的信息也被变相保留下来。

其他

HashMap如何减少碰撞:

  • 扰动函数:促使元素位置分布均匀,减少碰撞几率
  • 使用final对象如String、Integer,final保证key不变,进而hashcode不变。并采用合适的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