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服务[虚拟网络技术]——————链路聚合[了解Bond、实现bond模式0(轮询模式)、实现bond模式1(主备模式)、了解team、实现team的主备模式、team与bond的区别]

1.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英语:Link Aggregation)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术语,指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出/入流量吞吐量在各成员端口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网络封包从哪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封包,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的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的发送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担任收发端口。链路聚合在增加链路带宽、实现链路传输弹性和工程冗余等方面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

使用链路聚合的好处:网卡的链路聚合就是将多块网卡连接起来,当一块网卡损坏,网络依旧可以正常运行,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网卡损坏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访问速度。比使用单网卡更加稳定,在高负载的服务器中使用链路聚合可以避免因网卡故障而造成服务器无响应.

网卡的链路聚合一般常用的有"bond"和"team"两种模式,"bond"模式最多可以添加两块网卡,"team"模式最多可以添加八块网卡。

本文主讲bond模式

2.Bond技术

2.1Bond是做什的?

Bond技术即bonding,它是Linux Kernel的一个模块,能将多块物理网卡绑定到一块虚拟网卡上,并通过修改网口驱动让多块网卡看起来是一个单独的以太网接口设备,外界看到的只有一个IP,一般用于解决网卡的单点故障或网卡负载较高的场景。

2.2 Bond技术原理

Bond技术需要物理网卡开启混杂模式才能正常工作。在混杂模式下,网卡不只接收目的MAC地址为自身的以太网帧,而是接收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帧。为了实现多块网卡的协同工作,Bond将自己的MAC地址复制到各个物理网卡上,让所有的网卡共享同一个MAC地址。这个方式就要求所有的网卡都要支持BIOS,这样才能够让操作系统将MAC地址写到网卡上。

对于单物理网卡的Bond网卡来说,Bond网卡的MAC地址和物理网卡的物理地址是一致的。而对于多物理网卡的Bond网卡而言,其中一块物理网卡会被设置为 Master,其他的网卡则都是Slave,Bond网卡的MAC地址取自标志为Master的物理网卡,然后再将这个MAC地址复制到其他物理网卡上。所以在安装网卡时,我们需要指定Bond网卡,以及Bond网卡所对应的标志为Master的物理网卡。

2.3 网卡Bond模式

网卡Bond模式总共有7种,最常用的是负载模式(模式0)和主备模式(模式1),在网络流量较大的场景下推荐使用负载模式,而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则推荐使用主备模式。

1)模式0

此模式使用轮询策略,即顺序的在每一个被bond的网卡上发送数据包,这种模式提供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Bond0可以保证bond虚拟网卡和被bond的两张或多张物理网卡拥有相同的MAC地址,其中bond虚拟网卡的MAC地址是其中一张物理网卡的MAC地址,而bond虚拟网卡的MAC地址是根据bond自己实现的一个算法来选择的。

在bond0模式下,如果一个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包从不同的网口发出,途中再经过不同的链路,则在客户端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包无序到达的现象,而无序到达的数据包一般需要重新发送,这样网络的吞吐量就会下降。另外,如果做bond0的两张或多张网卡接到了同一交换机上,还需对交换机配置聚合模式。

2)模式1

此模式使用主备策略,在所有做bond1的物理网卡中,同一时刻只有一张网卡被激活,当且仅当活动网卡失效时才会激活其他的网卡。这种模式下做bond的两张或多张网卡的MAC地址和Bond虚拟网卡的MAC地址相同,而Bond的MAC地址是Bond创建启动后活动网卡的MAC地址

这种模式要求主被网卡能快速的切换,即当主网卡出现故障后能迅速地切换至备用网卡。切换过程中,上层的应用几乎不受影响,因为Bond的驱动程序会临时接管上层应用的数据包,存放至数据缓冲区,等待备用网卡启动后再发送出去。但是如果切换时间过长,则会引起缓冲区的溢出,导致丢包。

2.4 实现Bond

实验要求:

  • 一台含有两块网卡的虚拟机1。
  • 一台虚拟机2用来测试。
[root@server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设备
# 第一块网卡
eth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ether 52:54:00:00:05:0a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40  bytes 4968 (4.8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 第二块网卡,两块网卡都没有IP
eth1: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ether 52:54:00:d3:36:54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40  bytes 4968 (4.8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2.4.1 轮循bond接口(模式0)

1)这时我们开始实验,首先建立一个bond0接口:

con-name 链接名字
ifname 设备名字
type 设备模式
ip4 确定使用的IP
[root@server ~]#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bond0 ifname bond0 type bond ip4 123.0.0.1/24
Connection 'bond0' (c10ed0f1-4818-4646-a0a5-6884baa6acb5) successfully added.
[root@server ~]# ifconfig 
bond0: flags=5187<UP,BROADCAST,RUNNING,MASTER,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23.0.0.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23.0.0.255
        ether f2:c0:b3:c1:37:77  txqueuelen 0  (Ethernet)
        R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2)查看是否含有设备文件

[root@server network-scripts]#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 设备名称,ifconfig体现
BONDING_OPTS=mode=balance-rr # 模式为轮询 
TYPE=Bond # 设备模式
BONDING_MASTER=yes
BOOTPROTO=none # 静态IP
IPADDR0=123.0.0.1 # ip
PREFIX0<
  • 0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