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赛博朋克设计风格?

本文探讨了赛博朋克设计风格的误解,指出赛博朋克并非简单等同于霓虹灯,而是涉及控制论、赛博格和科幻文学的深度概念。文章梳理了赛博朋克的发展,包括控制论的起源、赛博格的定义,以及赛博朋克在科幻文脉中的位置,强调了理解这些概念对设计师的重要性。此外,还讨论了赛博朋克的视觉元素,如高科技与低生活、全息投影、赛博格和机能风,并推荐了一些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影和动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有霓虹灯的地方就有赛博朋克?

“哇!霓虹灯,这也太赛博朋克了!”每当我听到类似这样的话都要抓狂。这个误区大概是我写这篇文章最直接的原因。一开始我还会气愤是不懂科幻的人“假喜欢”直到这几年更多的设计师也开始用这种不负责任的修辞,我开始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然不是假装喜欢科幻人的胡乱用词啦,而是因为【赛博朋克】这个词已经成功出圈,成为了大众认知中的词语。甚至有部分大众认为赛博朋克=科幻

 抱歉 以上都不是赛博朋克或者科幻,它们只是人间的日常啊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否理解赛博朋克,是否正确使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视觉风格对于大众来说只是消费品。就好像吃一道菜,其实没必要说出这个菜的历史文化,配料火候,只要好吃就足够了。但对于设计师来说,视觉风格是手中重要的工具,不论是收集资料/风格定调/哪怕是关键词索引,都应该对视觉风格理解的更为精准。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希望可以与大家聊一聊我理解的赛博朋克与科幻。


赛博朋克的英文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的翻译是:

可实际上cyber并不是造词时候的原意:

维纳的控制论最重要的洞见就是,生物系统本身的目的论行为,本质上不过是和机器所共享的一套反馈机制。一直以来,目的被视为生物有机体的特征,一切机器的活动都是机械运动。但维纳一方面通过将目的带入到机器之内,另一方面用物理效应来解释目的论行为,最终颠覆了机器与生物的形而上学界限,也颠覆了人类在认知和行动上的特权地位。后来通过梅西会议的影响,控制论跨越文理,成为20世纪最大的一场思想运动。

2.由cybernetice控制论引出的赛博格

​在上文小字中我们谈到了赛博的原意《控制论》在控制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体与机械行为被同一种理论所解释。在1960年赛博格(Cyborg) 这一词汇应运而生,当时两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设想,通过机械的和医学的手段来增强人类的身体机能,以便让他们能够在太空环境中生存。他们取控制论( cybernetics)和有机体(organism)的头三个字母,将这种增强人类首次命名为赛博格(Cyborg)。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大概已经明白,赛博朋克这个词应该和霓虹灯管或者小巷中的广告牌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们在这里能够总结出一些并不是非常视觉化的关键词:

以上的内容并不完善,但阅读了以上的内容 最多也就只能总结出这些

【义体人】也普遍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的文化核心,但其实只是重要特征之一而已, 而这种特征的名字是赛博格(敲黑板)


3.科幻文脉中的赛博朋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