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锁总结

在许多的场景中,我们为了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需要很多的技术方案来支持,比如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等。

一、分布式锁介绍

线程锁:大家都不陌生,主要用来给方法、代码块加锁。当某个方法或者代码块使用锁时,那么在同一时刻至多仅有有一个线程在执行该段代码。当有多个线程访问同一对象的加锁方法/代码块时,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其余线程必须要等待当前线程执行完之后才能执行该代码段。但是,其余线程是可以访问该对象中的非加锁代码块的。(如synchronized)

进程锁:也是为了控制同一操作系统中多个进程访问一个共享资源,只是因为程序的独立性,各个进程是无法控制其他进程对资源的访问的;因此无法通过synchronized等线程锁实现进程锁,但是可以使用本地系统的信号量控制(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分布式锁:控制分布式系统之间同步访问共享资源的一种方式。如果不同的系统或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主机之间共享了一个或一组资源,那么访问这些资源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互斥手段来防止彼此之间的干扰,以保证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分布式锁了。

数据库分布式锁实现

缺点:1.db操作性能较差,并且有锁表的风险
2.非阻塞操作失败后,需要轮询,占用cpu资源;
3.长时间不commit或者长时间轮询,可能会占用较多连接资源

Redis(缓存)分布式锁实现

缺点:1.锁删除失败 过期时间不好控制
2.非阻塞,操作失败后,需要轮询,占用cpu资源;

ZK分布式锁实现

缺点:性能不如redis实现,主要原因是写操作(获取锁释放锁)都需要在Leader上执行,然后同步到follower。

总之:ZooKeeper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从理解的难易程度角度(从低到高)数据库 > 缓存 > Zookeeper
从实现的复杂性角度(从低到高)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从性能角度(从高到低)缓存 > Zookeeper >= 数据库

从可靠性角度(从高到低)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ZooKeeper 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 选举、配置维护,名字服务、分布式同步、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

它是集群的管理者,监视着集群中各个节点的状态根据节点提交的反馈进行下一步合理操作。最终,将简单易用的接口和性能高效、功能稳定的系统提供给用户。

 

 

二、分布式锁的使用场景

如果是单机情况下(单JVM),线程之间共享内存,只要使用线程锁就可以解决并发问题。

如果是分布式情况下(多JVM),线程A和线程B很可能不是在同一JVM中,这样线程锁就无法起到作用了,这时候就要用到分布式锁来解决。

在分析分布式锁的三种实现方式之前,先了解一下分布式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下,一个方法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机器的一个线程执行; 
2、高可用的获取锁与释放锁; 
3、高性能的获取锁与释放锁; 
4、具备可重入特性; 
5、具备锁失效机制,防止死锁; 
6、具备非阻塞锁特性,即没有获取到锁将直接返回获取锁失败。

 

三、分布式锁的几种实现方式

3.1 Redis

在实现的时候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锁信息必须是会过期超时的,不能让一个线程长期占有一个锁而导致死锁;

2、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取到锁。

 

方案一:使用redis的setnx()、expire()方法,用于分布式锁

实现思想:

(1)获取锁的时候,使用setnx加锁,并使用expire命令为锁添加一个超时时间,超过该时间则自动释放锁,锁的value值为一个随机生成的UUID,通过此在释放锁的时候进行判断。

(2)获取锁的时候还设置一个获取的超时时间,若超过这个时间则放弃获取锁。

(3)释放锁的时候,通过UUID判断是不是该锁,若是该锁,则执行delete进行锁释放。

几个要用到的redis命令:

1. setnx(lockkey, 1)  如果返回0,则说明占位失败;如果返回1,则说明占位成功

2. expire()命令对lockkey设置超时时间,为的是避免死锁问题;(pexpire:毫秒的过期时间,expire提供基于秒的过期时间

3. 执行完业务代码后,通过UUID判断是不是该锁,可以通过delete命令删除key。

如果在第一步setnx执行成功后,在expire()命令执行成功前,发生了宕机的现象,那么就依然会出现死锁的问题,所以如果要对其进行完善的话,可以使用redis的setnx()、get()和getset()方法来实现分布式锁。   

                                                

方案二:使用redis的setnx()、get()、getset()方法,用于分布式锁

这个方案的背景主要是在setnx()和expire()的方案上针对可能存在的死锁问题,做了一版优化。

那么先说明一下这三个命令,对于setnx()和get()这两个命令,相信不用再多说什么。那么getset()命令?这个命令主要有两个参数 getset(key,newValue)。该方法是原子的,对key设置newValue这个值,并且返回key原来的旧值。假设key原来是不存在的,那么多次执行这个命令,会出现下边的效果:

1. getset(key, “value1″)  返回nil   此时key的值会被设置为value1

2. getset(key, “value2″)  返回value1   此时key的值会被设置为value2

3. 依次类推!

介绍完要使用的命令后,具体的使用步骤如下:

1. setnx(lockkey, 当前时间+过期超时时间) ,如果返回1,则获取锁成功;如果返回0则没有获取到锁,转向2。

2. get(lockkey)获取值oldExpireTime ,并将这个value值与当前的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如果小于当前系统时间,则认为这个锁已经超时,可以允许别的请求重新获取,转向3。

3. 计算newExpireTime=当前时间+过期超时时间,然后getset(lockkey, newExpireTime) 会返回当前lockkey的值currentExpireTime。

4. 判断currentExpireTime与oldExpireTime 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当前getset设置成功,获取到了锁。如果不相等,说明这个锁又被别的请求获取走了,那么当前请求可以直接返回失败,或者继续重试。

5. 在获取到锁之后,当前线程可以开始自己的业务处理,当处理完毕后,比较自己的处理时间和对于锁设置的超时时间,如果小于锁设置的超时时间,则直接执行delete释放锁;如果大于锁设置的超时时间,则不需要再锁进行处理。

 

方案三:使用redis的set命令

在redis2.6.12版本之后,redis支持通过set在设置值得同时设置超时时间,此操作是原子操作。

jedis.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nxxx, String expx, int time),这个set()方法一共有五个形参:

  1. 第一个为key,我们使用key来当锁,因为key是唯一的。
  2. 第二个为value,我们传的是requestId,很多童鞋可能不明白,有key作为锁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用到value?原因就是我们在上面讲到可靠性时,分布式锁要满足第四个条件解铃还须系铃人,通过给value赋值为requestId,我们就知道这把锁是哪个请求加的了,在解锁的时候就可以有依据。requestId可以使用UUID.randomUUID().toString()方法生成。
  3. 第三个为nxxx,这个参数我们填的是NX,意思是SET IF NOT EXIST,即当key不存在时,我们进行set操作;若key已经存在,则不做任何操作;
  4. 第四个为expx,这个参数我们传的是PX,意思是我们要给这个key加一个过期的设置,具体时间由第五个参数决定。
  5. 第五个为time,与第四个参数相呼应,代表key的过期时间。

总的来说,执行上面的set()方法就只会导致两种结果:1. 当前没有锁(key不存在),那么就进行加锁操作,并对锁设置个有效期,同时value表示加锁的客户端。2. 已有锁存在,不做任何操作。

心细的童鞋就会发现了,我们的加锁代码满足我们可靠性里描述的三个条件。首先,set()加入了NX参数,可以保证如果已有key存在,则函数不会调用成功,也就是只有一个客户端能持有锁,满足互斥性。其次,由于我们对锁设置了过期时间,即使锁的持有者后续发生崩溃而没有解锁,锁也会因为到了过期时间而自动解锁(即key被删除),不会发生死锁。最后,因为我们将value赋值为requestId,代表加锁的客户端请求标识,那么在客户端在解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校验是否是同一个客户端。由于我们只考虑Redis单机部署的场景,所以容错性我们暂不考虑。

 

3.2 基于数据库做分布式锁

方案一:基于表主键唯一做分布式锁 (基于悲观锁

思路:利用主键唯一的特性,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当方法执行完毕之后,想要释放锁的话,删除这条数据库记录即可。

CREATE TABLE `methodLock`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主键',

  `method_name` varchar(64)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锁定的方法名',

  `desc` varchar(1024) NOT NULL DEFAULT '备注信息',

  `upd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保存数据时间,自动生成',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idx_method_name` (`method_name `)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锁定中的方法';

因为我们对method_name做了唯一性约束,这里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可以执行方法体内容。

这种简单的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 这把锁强依赖数据库的可用性,数据库是一个单点,一旦数据库挂掉,会导致业务系统不可用。
  • 这把锁没有失效时间,一旦解锁操作失败,就会导致锁记录一直在数据库中,其他线程无法再获得到锁。
  • 这把锁只能是非阻塞的,因为数据的 insert操作,一旦插入失败就会直接报错。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并不会进入排队队列,要想再次获得锁就要再次触发获得锁操作。
  • 这把锁是非重入的,同一个线程在没有释放锁之前无法再次获得该锁。因为数据中数据已经存在了。
  • 这把锁是非公平锁,所有等待锁的线程凭运气去争夺锁。
  • 在 MySQL 数据库中采用主键冲突防重,在大并发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锁表现象。

当然,我们也可以有其他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

  • 数据库是单点?搞两个数据库,数据之前双向同步,一旦挂掉快速切换到备库上。
  • 没有失效时间?只要做一个定时任务,每隔一定时间把数据库中的超时数据清理一遍。
  • 非阻塞的?搞一个 while 循环,直到 insert 成功再返回成功。
  • 非重入的?在数据库表中加个字段,记录当前获得锁的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那么下次再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如果当前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在数据库可以查到的话,直接把锁分配给他就可以了。
  • 非公平的?再建一张中间表,将等待锁的线程全记录下来,并根据创建时间排序,只有最先创建的允许获取锁。
  • 比较好的办法是在程序中生产主键进行防重。

 

分案二:基于表字段版本号做分布式锁 (基于乐观锁

通过为数据库表添加一个 “version”字段来实现读取出数据时,将此版本号一同读出,之后更新时,对此版本号加1.在更新过程中,会对版本号进行比较,如果是一致的,没有发生改变,则会成功执行本次操作;如果版本号不一致,则会更新失败。

这种简单的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 这种操作方式,使原本一次的update操作,必须变为2次操作: select版本号一次;update一次。增加了数据库操作的次数。
  • 如果业务场景中的一次业务流程中,多个资源都需要用保证数据一致性,那么如果全部使用基于数据库资源表的乐观锁,就要让每个资源都有一张资源表,这个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肯定是无法满足的。而且这些都基于数据库操作,在高并发的要求下,对数据库连接的开销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 乐观锁机制往往基于系统中的数据存储逻辑,因此可能会造成脏数据被更新到数据库中。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如将乐观锁策略在数据库存储过程中实现,对外只开放基于此存储过程的数据更新途径,而不是将数据库表直接对外公开。

增加过期时间的方案流程如下:

                                 

分案三:基于数据库排他锁做分布式锁悲观锁

在查询语句后面增加for update,数据库会在查询过程中给数据库表增加排他锁(这里再多提一句,InnoDB引擎在加锁的时候,只有通过索引进行检索的时候才会使用行级锁,否则会使用表级锁。这里我们希望使用行级锁,就要给method_name添加索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索引一定要创建成唯一索引,否则会出现多个重载方法之间无法同时被访问的问题。重载方法的话建议把参数类型也加上)。当某条记录被加上排他锁之后,其他线程无法再在该行记录上增加排他锁。

我们可以认为获得排它锁的线程即可获得分布式锁,当获取到锁之后,可以执行方法的业务逻辑,执行完方法之后,再通过以下方法解锁:

通过connection.commit()操作来释放锁。

这种简单的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 虽然我们对方法字段名使用了唯一索引,并且显示使用 for update 来使用行级锁。但是,MySQL 会对查询进行优化,即便在条件中使用了索引字段,但是否使用索引来检索数据是由 MySQL 通过判断不同执行计划的代价来决定的,如果 MySQL 认为全表扫效率更高,比如对一些很小的表,它就不会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下 InnoDB 将使用表锁,而不是行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悲剧了。
  • query需要占用数据库连接,在排他锁长时间不提交时候连接不释放,这就会导致连接池爆满。同时由于事务是有超时时间的,过了超时时间自动回滚,会导致锁的释放,这个超时时间要把控好。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