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插件化是一种开发模式,它允许我们动态地加载和卸载APK,从而实现模块化开发,热更新等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Android插件化的原理,以及几种主流的Android插件化方案。
一、Android插件化原理
1.1 类加载与双亲委托机制
Android插件化的核心原理是基于Java的类加载机制。在Java中,ClassLoader负责加载类。每个ClassLoader都有一个父ClassLoader,当我们尝试加载一个类时,ClassLoader会首先尝试让它的父ClassLoader加载这个类,这就是所谓的双亲委托机制。这种机制可以确保同一个类只会被加载一次。
在Android插件化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ClassLoader来加载插件中的类。这个ClassLoader的父ClassLoader是宿主应用的ClassLoader,因此,插件中的类可以访问宿主应用中的类,但是宿主应用中的类不能访问插件中的类。
1.2 资源加载
在Android中,资源文件是通过Resources对象来加载的。每个APK都有一个独立的Resources对象,用于加载它自己的资源文件。
在Android插件化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Resources对象来加载插件中的资源文件。这个Resources对象的AssetManager是通过反射创建的,可以加载任意路径的APK文件。
1.3 四大组件支持
在Android插件化中,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Provider)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在Android系统中,这些组件都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进行声明,而插件APK的AndroidManifest.xml是不会被解析的,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支持这些组件。
Activity:Activity是最常用的组件,也是最需要支持的组件。在插件化中,我们可以通过Proxy Activity代理或者Hook方式来支持Activity。
Service:Service的支持也是通过代理或者Hook方式来实现的。我们可以在宿主中预先声明一些代理Service,然后在运行时将这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