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环境搭建
手动分区
boot:引导区
swap:交换区
Linux目录结构
/bin:Binary(二进制)的缩写,该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不要动)
/dev : Device(设备)的缩写, 存放的是外部设备(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不要动)
/lost+found: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存放突然关机的一些文件)
/media: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供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该目录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把一些本地的文件挂载在这个文件下)
/opt: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安装一个 Oracle 数据库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不用管)
/root: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rv: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tmp: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usr: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一般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
/www: 存放服务器网站相关的资源,环境,网站的项目
Vim操作
网络配置
在Windows系统 使用ipconfig查看IP地址
在Linux系统 使用ifconfig查看IP地址
设置静态IP
设置静态IP地址需要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1.bootproto=static
2. onboot=yes
3. 最后加上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
4.重启网络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设置主机名+远程登录
linux:
vim /etc/hosts
Windows:
System32/drivers/etc/hosts
设置完成后可用主机名进行远程控制
ssh hadoop
Linux 系统管理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Linux 运行级别
Init 3
Init 5
设置开机自启动/关闭
chkconfig --level 0~6 服务名 on/off
例:chkconfig --level 3 network on
关机重启
sync //内存同步
reboot //重启
halt //停机
shutdown -h 1 //1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等同于poweroff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等同于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