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瀑布模型、增量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一、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易于理解和掌握。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照固定顺序相连的若干阶段性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因形如瀑布,故此得名。该模型比较适用于需求稳定并易于准确理解的软件项目开发。

      瀑布模型的优点:易于理解、开发具有阶段性、强调早期的计划及需求分析、基本可确定何时交付产品及进行测试。

      瀑布模型的缺点:需求调查分析只在最初进行,不能适应需求的新变化;顺序开发流程使开发经验教训不便进行前向反馈;不能反映出开发过程的反复性和迭代特性,无任何类型的风险评估,出现或隐藏的问题直到开发后期才会显露,失去了及早纠正错误或缺陷机会。

二、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应用)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当使用增量模型时,第1个增量往往是核心的产品,即第1个增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但很多补充的特征还没有发布。客户对每一个增量的使用和评估都作为下一个增量发布的新特征和功能,这个过程在每一个增量发布后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了最终的完善产品。

     增量模型的优点:

      1) 由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用户提交一些有用的工作产品,因此能够解决用户的一些急用功能。
      2)由于每次只提交用户部分功能,用户有较充分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的产品。
      3)对系统的可维护性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因为整个系统是由一个个构件集成在一起的,当需求变更时只变更部分部件,而不必影响整个系统。
      增量模型的缺点:
      1) 由于各个 构件是逐渐并入已有的软件 体系结构中的,所以加入构件必须不破坏已构造好的系统部分,这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2) 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大大优于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为 边做边改模型,从而使 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3)如果增量包之间存在相交的情况且未很好处理,则必须做全盘 系统分析,这种模型将功能细化后分别开发的方法较适应于需求经常改变的软件开发过程。
三、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该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进意见以丰富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据此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用户满意认可之后,进行软件的完整实现及测试、维护。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克服 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 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快速原型模型的缺点: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 2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