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值交换探讨

很久之前就知道一种不需要第三个参数,就可以完成数据交换的方法。但只是死机硬背(其实也没这么夸张)的方法使用。今天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探讨一下这个神奇的操作方法。

方法众所周知:

swap(a,b)
{
     a^=b;
     b^=a;
     a^=b;
}


这个异或操作怎么会如此神奇了。

上了下维基百科查到a^b = a & ~b + ~a & b;于是我就想通过逻辑运算来验证下上面代码的操作结果是否理想。

a = a^b --> a = a & ~b + ~a & b;

b = a^b --> b = (a & ~b + ~a & b) & ~b + ~(a & ~b + ~a & b) & b;

                    b = a & ~b + ~(a & ~b) & ~(~a & b) & b;

                    b = a & ~b + (~a + b) & (a + ~b) & b;

                    b = a & ~b + a & b;

                    b = a & (b + ~b);

                    b = a;

a = a^b --> a = (a & ~b + ~a & b) & ~a + ~(a & ~b + ~a & b) & a;

                    a = b;(同上理)

当然这个逻辑运算过程不一定证明的合理,毕竟有差不多3-4年没做过类似的活了。看来结论毋庸置疑,结果是对的。

这个值传递过程到底是如何被保存和记录的了?

 

这里给上我的解释,当然不会很清晰明了,因为我现在还是有些迷糊的。

首先,a^b产生的结果肯定是个特征值,该值记录了a与b的值信息。这个特征值知道在哪些位上a和b相同,哪些位上a和b不同。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特征值和运算值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特征值和a在某位上同时为1,则说明这个位上b的值一定不为1;如果一个特征值和a的某位上同时为0,则说明这个位上b的值一定为0;

接着来分析,一个特征值和a在某位上一个为1,一个为0,则说明这个位上b的值一定为1;

则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一个结论:

两个值之间一定存在第三个值,他们之间构成一个异或环,他们任意两个值的异或关系等于第三个值。

难道这个要被定义为Joseph定理,oh!少年想多了吧,书看少了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