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基础知识

以太网概述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笔记总纲

以太网的发展史

随着市场的推动,以太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下面根据时间轴简单总结下以太网的发展事迹

  • 70年代初期,以太网由Xerox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
  • 1929年,DEC、Intel、Xerox成立联盟,推出DIX以太网规范;
  • 1980年,IEEE成立了802.3工作组;
  • 1983年,第一个IEEE802.3标准通过并正式发布;
  • 通过80年代的应用,10Mb/s以太网基本发展成熟;
  • 1990年,基于双绞线介质的10BASE-T标准和IEEE 802.1D网桥标准发布;
  • 90年代,LAN交换机出现,逐步淘汰共享式网桥;
  • 1992年,出现了100Mb/s快速以太网;
  • 通过100BASE-T标准(IEEE802.3u);
  • 全双工以太网(IEEE97);
  • 千兆以太网开始迅速发展(96);
  • 1000Mb/s千兆以太网标准问世(IEEE802.3z/ab);
  • IEEE 802.1Q和802.1P标准出现(98);
  • 10GE以太网工作组成立(IEEE802.3ae);

以太网基础知识

以太网 是一种能够使计算机进行相互传递信息的介质,利用二进制位形成一个个字节,这些字节组合成帧。帧有帧头和帧尾,帧头携带着控制信息,标识以太网帧的来源和去向。网络设备根据帧头所携带的MAC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处理。

MAC地址

MAC 地址总共有48位分为六个字节,按照点分十六进制数划分。为了确保MAC地址的唯一性,IEEE对MAC地址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每个MAC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供应商代码代表NIC(网络接口卡)制造商的名称,占3个字节。后三个字节由供应商自己管理。
OUI :Organizationally-Unique Identifi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使用来看,以太网的MAC地址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单播MAC地址、组播MAC地址、广播MAC地址:

  • 单播地址:第一个字节最低位为0, 例如:00.10.10.20.20.20。用于网段中两个特定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作为以太帧的源目MAC地址;
  • 组播地址:第一个字节最低位为1,例如:01.00.5e.00.00.01。用于网段点到多点的通信,只能作为以太帧的目的MAC地址;
  • 广播地址:48位全1,例如:FF.FF.FF.FF.FF.FF。用于网段中一个设备和其它所有设备通信,只能作为以太帧目的MAC地址。

常用的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Ⅱ

以太网Ⅱ 帧格式包含一个帧头,包装了第三层信息包的类型,长度为2个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有逻辑链路控制的IEEE 802.3

IEEE802.3 IEEE基于原始的以太网Ⅱ来设计自己的以太网帧类型。其帧头和以太网Ⅱ的帧头相似,增加了LLC(逻辑链路控制)字段。LLC用来识别信息包中使用的第三层协议。LLC包含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服务访问点)、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源服务访问点)和控制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ovell 以太网

Novell以太网 帧类型只使用于IPX通信。Novell以前没有考虑会封装其它三层协议,所以没有类型字段。如果你的环境是Novell网络,则可以使用IPX进行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EEE 802.3 子网访问协议

也称以太网SNAP,它的出现为了避免以太网使用完所有的DSAP和SSAP编码,所以出现了一种新的帧格式。这种格式叫做以太网子网访问协议。SNAP以AA取代DSAP和SSAP,OUI(Organizational unique identifier,组织唯一标识)是一个6位的十六进制数,它可以唯一标识一个组织,IEEE对OUI进行分配。第三层报文信息在OUI后民间的类型字段中标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MA/CD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是一种先听后说,边听边说的以太网冲突检测技术。主要总结归纳以下几点:

  1. 发送数据前,监听当前信道是否有数据,如果信道空闲,直接发送数据,否则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进行继续监听。
  2. 当信道空闲时,发送数据。
  3. 发送数据的同时也必须监听信道,如果检测到冲突,则停止发送数据,并发送拥塞信息,进行第一步从头开始。

在CSMA/CD方式下,在一个时间断,只有一个节点能够在信道上传送数据。如果其它节点想要传送数据,必须等待其它节点传输结束后才能开始传输数据。以太网之所以称作共享介质就是因为节点共享同一根导线这一事实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采用该协议要求设备要主动避免冲突而不是被动侦听监测方式解决冲突问题。主要方式:

  • 一是监听信道空闲时,并不立即发送数据,二十等待一定延时再发送数据。
  • 二是先发送一个很小的信道帧测帧RTS,如果收到最近的接入点返回CTS,就认为信道是空闲的,可以发送数据。

CSMA/CA主要流程:

  1. 首先检测信道是否有使用,如果检测出信道空闲,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才送出数据。
  2. 接收端如果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帧ACK。
  3. 发送端收到ACK帧,确定数据正确传输,在经历一段时间间隔后,再发送数据

CSMA/CD主要用在以太网,CSMA/CA主要用在无线局域网。

冲突域和广播域

冲突域 也称作一个物理网段,物理网段实际上是连接在同一根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也就是说和另一个节点有可能产生冲突的所有工作站被看作是同一个物理网段。
广播域 广播的目的地址是FF.FF.FF.FF.FF.FF,使用这个地址的报文将扩散到所有的工作站。其定义:所有能够接收其它广播的节点被划分位同一个逻辑网段,也称作广播域。

HUB

在老的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组网场景中,由于服务器网卡有限,不可能直接把工作站连接到服务器上,因此,局域网中使用HUB,来扩充端口密度。
HUB是一种典型的使用CSMA/CD机制的设备,其作用:

  1. 被用作网络设备的集中点
  2. 放大信号
  3. 无路径检测或交换

由其工作性质推断,HUB对所连接的LAN只做信号的中继,工作在网络的物理层,连接在HUB上的工作站相当于连接在同一根导线上一样,所以采用HUB连接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和广播域。后来出现的交换机,由于多个端口独立工作,才解决冲突域的问题。又推出vlan的概念,解决广播域(把广播限制在子网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双工以太网

两个工作站,点对点连接。数据通过两种独立的链路进行传输和接收,互不干扰,同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双向传输,不会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称为全双工以太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