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文章内网穿透服务设计挖的坑,本篇来聊一下内网穿透的实现。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统一定义使用到的名词:
UserClient
:用户客户端,真实的请求发起方;UserServer
:内网穿透-用户服务端,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请求;并将请求转发给代理服务端;ProxyServer
:内网穿透-代理服务端,与代理客户端保持一个连接通道用于传输数据;ProxyClient
:内网穿透-代理客户端,从通道中接收来自代理服务端的请求数据,并且发起真正的请求。拿到请求结果后再通过该通道写回到代理服务端;TargetServer
: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即被代理的服务器;UserChannel
:用户客户端 -> 内网穿透服务端,用户连接通道;QuantumTunnel
:内网穿透服务端 -> 内网穿透客户端,量子通道;ProxyChannel
:内网穿透客户端 -> 目标服务器,代理通道。
需要关注一下最后的UserChannel、QuantumChannel和ProxyChannel这3个通道,内网穿透的本质就是数据流量在这三个网络连接通道中流转。
流程图
进行开发之前,我们再梳理一下内网穿透的流程。
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对流程图进行了更详细的补充。这个流程图非常重要,所有代码都是围绕这个流程图进行实现的
。对全局有了掌控,代码实现的时候才心中有数。
具体实现
内网穿透的前提条件是网络之间建立一个网络传输通道,我称之为QuantumTunnel
,进行网络打通。我们来看看这部分是怎么实现的。
为了方便理解代理,这里对Netty开发流程简单说明一下。
- Netty开发编程中,
Channel
是一个很核心的概念,代表的是一个网络连接通道,负责数据传输; - Netty接收到对端传输过来的数据后,交由
Handler
来执行具体的业务流程,也就是说我们的业务逻辑几乎都在Handler里面; - 实际开发过程中会有很多Handler了,
Pipeline
则负责将Handler组织起来,就一个流水线,前一个Handler执行完成后交给后面的Handler继续执行。
如果小伙伴对Netty开发不太熟悉可以了解相关教程资料,本文不展开讨论。
管理QuantumTunnel连接
ProxyServerHandler
QuantumTunnel由ProxyServer和ProxyClient维护,这是ProxyServerHandler的代码:
public class ProxyServerHandler extends QuantumCommon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
QuantumMessage message = (QuantumMessage) msg;
if (message.getMessageType() == QuantumMessageType.REGISTER) {
processRegister(ctx, message);
} else if (message.getMessageType() == QuantumMessageType.PROXY_DISCONNECTED) {
processProxyDisconnected(message);
} else if (message.getMessageType() == QuantumMessageType.DATA) {
processData(message);
} else {
ctx.channel().clos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Unknown MessageType: " + message.getMessage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