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 shell,一种壳层与命令行界面,是Unix操作系统下传统的用户和计算机的交互界面。第一个用户直接输入命令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
普通意义上的shell就是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命令的程序。它之所以被称作shell是因为它隐藏了操作系统低层的细节。同样的Unix下的图形用户界面GNOME和KDE,有时也被叫做“虚拟shell”或“图形shell”。
Linux Shell的种类很多,目前流行的Shell包括ash、bash、ksh、csh、zsh等,种类多了,也就有了标准化的要求,这就是POSIX的由来。用户可以通过查看/etc/shells 文件中的内容来查看自己主机中当前有哪些种类的Shell,命令如下(下面是在Linux 主机中查看信息的结果):
# cat /etc/shells
/bin/sh
/bin/bash
/sbin/nologin
/bin/bash2
/bin/ash
/bin/bsh
/bin/tcsh
/bin/csh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Linux 当前正在使用的Shell 类型:
# echo $SHELL
$SHELL是一个环境变量,它记录了Linux 当前用户所使用的Shell类型。用户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各种Shell的二进制文件名(因为这些二进制文件本身是可以被执行的),来进入到该Shell下,比如进入csh可以直接输入:
# /bin/csh
这个命令为用户又启动了一个Shell,这个Shell在最初登录的那个Shell之后,称为下级的Shell或子Shell。使用命令:
# exit
可以退出这个子Shell。使用不同的Shell 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Linux 下各种不同的Shell类型的特点。
1. ash
ash Shell是由Kenneth Almquist编写的,是Linux 中占用系统资源最少的一个小Shell,它只包含24个内部命令,因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2. bash
bash是Linux系统默认使用的Shell,它由Brian Fox 和Chet Ramey共同完成,是BourneAgain Shell的缩写,内部命令一共有40 个。Linux 使用它作为默认的Shell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色:
可以使用类似DOS下面的doskey的功能,用上下方向键查阅和快速输入并修改命令。
自动通过查找匹配的方式,给出以某字串开头的命令。
包含了自身的帮助功能,你只要在提示符下面键入help就可以得到相关的帮助信息。
3. ksh
ksh是Korn Shell的缩写,由Eric Gisin编写,共有42 条内部命令。该Shell最大的优点是几乎和商业发行版的ksh 完全相容,这样就可以在不用花钱购买商业版本的情况下尝试商业版本的性能了。
用于编写 script 的 shell,从可移植性和普遍性上考虑,建议用 ksh。
因为 POSIX 1003.2 就是以 ksh 为蓝本的。而 bash 又是遵寻 POSIX 写的。但 bash 除 linux 外,应用较少。而且,有些 ksh93 中的特性 bash 中没有,如 associative arrays。
4. csh
csh 是Linux 比较大的内核,它由以William Joy 为代表的共计47 位作者编成,共有52个内部命令。该Shell其实是指向/bin/tcsh这样的一个Shell,也就是说,csh其实就是tcsh。
5. zch
zch是Linux 最大的Shell之一,由Paul Falstad完成,共有84 个内部命令。 zsh具有如下特性:
- 更高效
- 更好的自动补全
- 更好的文件名展开(通配符展开)
- 更好的数组处理
- 可定制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