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实现

我们都知道一般黑盒的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主要有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因果图分析和错误推测法.
用例划分:针对每个模块、子模块或子模块的模块设计用例
优点:容易展开,简单明了
缺点:
1.业务逻辑容易被忽视。模块与模块之间往往是关联的。
2.容易忽略非UI功能的测试,比如安装测试

举例:数据库审计系统,【规则模块】,【对象模块】
【规则模块】:存放规则,比如操作表名xx的规则
【对象模块】:存放对象,比如表名对象,操作方式对象

关联:规则引用对象
业务流程:客户操作->产生浏览数据->系统捕获数据->检测操作对象与规则引用的对象->如果对象匹配则触发规则并执行规则中指定的动作

单独测两个模块可能都没问题,但是结合起来,在【对象模块】中把【规则模块】中规则正在引用的对象删除,那结果会咋样?难说吧

2.按性质分类划分
用例划分:兼容性测试,压力测试,安装测试,容量测试,可靠性…
好处:对按模块划分的有效补充。

3.按关联紧密程度划分
用例划分:也是按模块划分,区别是把关联比较紧密的模块归到某个模块
好处:有利于任务分配,减少人力资源的重复投入

举例:手机在线教育APP应用,打开应用有 我的课程,我的笔记,我的问题等模块,其中,我的笔记,笔记记录来自课程模块,观看课件学习时进行提交的。
如果按模块来,测试我的笔记的人需要去观看课件并提交笔记,而测试课件观看的人又要测提交笔记,很明显的,“提交笔记”重复投入了劳力。如果把提交笔记归到我的笔记模块,这样按模块分配用例,分配给同一个人去测,这就减少了交叉,减少重复的劳动

步骤2:用例设计
1、设计思想
2、用例编写

1、设计思想
a) 测试点来源与定位
来源
测试点来源:一、显式需求 二、隐式需求。一个需求点可以对应多个测试点

定位测试点
测试点其实也就是测试目的。用例定义了“怎么测”,而测试点则定义了“为何测”,所以,设计前必须明白测试点是什么,且一个用例仅对应一个测试点。

理由:便于统计,测试用例对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测试需求覆盖率分析。如果一个用例包含几个测试点,那么不利于需求覆盖分析
二、用例成功率分析。一个用例中有多个测试点,肯定会造成用例数量减少,用例失败率大大增多,那么你做的用例成功率还有什么意义?
三、缺陷分析。如果用例失败了,就生成一个缺陷。如果一个用例中写了多个测试点,回归的时候如果有指定回归用例,那用例中那些些与缺陷不相关的测试点也可能也被回归,增加工作量。

以下3点想法帮助你更好的定位测试点
1.站在用户使用角度来考虑,看你定位的“测试点”是否有实际意义
2.考虑你定位的“测试点”的完成能否标志着用户实际业务流程的一个阶段性结束?
3.考虑你定位的“测试点”的完成,是否可以为其他用户或业务提供输入数据,以供完成下面的工作?
综合2-3点:划清界线,点到即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