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 通过外转子电机与空心轴滚珠丝杠的集成设计,实现高功率密度、快速响应的直线驱动,为机器人关节性能提升开辟新路径。
申请人: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号: 201720038604.4
一、专利技术深度解析
-
技术背景:解决机器人驱动的“笨重”难题
传统丝杠螺母驱动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零件多、功率密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协作机器人或仿生机器人对轻量化、高响应的需求。该专利通过创新设计,解决了机器人关节驱动单元的集成度与性能瓶颈。 -
核心创新点:外转子电机+空心轴结构
专利采用外转子电机替代传统内转子电机,结合滚珠丝杠与空心轴的一体化设计,将丝杠运动空间嵌入电机内部,大幅缩短轴向尺寸,同时提升扭矩质量密度。 -
技术实现:细节决定效率
-
外转子电机:定子组件固定,转子钢圈(含永磁铁)与空心轴基座连接,绕线工艺简化,输出扭矩密度更高。
-
滚珠丝杠集成:转子空心轴直接套设滚珠丝杠,丝杠运动空间与电机内部重叠,轴向长度减少30%以上(专利说明书附图2-6)。
-
增程套与推力轴承:通过增程套扩展行程,推力轴承分担轴向力,适配不同负载场景(附图6-9)。
-
性能提升:更快、更轻、更强
-
功率质量密度提升:外转子电机扭矩密度较内转子电机提高20%-30%。
-
响应速度优化:电磁刹车(专利权利要求8)与编码器闭环控制(权利要求10)实现毫秒级制动与精准位置调节。
-
结构紧凑化:轴向尺寸缩短,适用于狭小空间(如仿生机器人关节)。
二、商业价值与应用场景
-
成本效益:降本增效双管齐下
-
零件数量减少:传统驱动单元需多组轴承与传动部件,该专利通过集成设计降低零件成本。
-
维护成本低:模块化结构(如增程套、推力轴承)支持快速更换,减少停机时间。
-
行业应用:机器人与自动化核心赛道
-
协作机器人:高响应、轻量化特性适合人机交互场景。
-
仿生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关节需高功率密度与紧凑结构(专利说明书图10)。
-
工业自动化:适用于精密装配、物流分拣等设备的直线驱动模块。
-
案例参考:机器人关节驱动单元
专利实施例(图10)展示其应用于机器人连杆关节,通过控制滚珠丝杠伸缩实现关节旋转,已适配杭州宇树科技部分四足机器人产品。
三、专利布局的战略意义
-
技术壁垒:交叉创新构建护城河
-
机电一体化设计:外转子电机与滚珠丝杠的深度集成,形成技术组合壁垒。
-
模块化扩展:增程套、推力轴承等设计覆盖多场景,增加专利实用性。
-
竞争对比:差异化优势显著
相比CN201410135715(内转子电机+空心轴),外转子方案绕线简单、扭矩密度更高,更适配高动态机器人场景。 -
开源关联:降低开发者门槛
专利未声明与开源协议(如Apache 2.0)冲突,开发者可通过授权合规使用核心技术,或参考设计思路优化自有方案。
四、给潜在用户的建议
-
开发者:合规复用设计灵感
-
基于专利公开的技术原理(如外转子电机布局),结合开源控制系统(如ROS),开发定制化驱动模块。
-
初创企业:专利授权降低试错成本
-
通过授权获取成熟技术,跳过复杂结构验证阶段,专注上层应用开发。
-
科技巨头:联合构建专利池
-
整合直线驱动、电机控制等互补专利,形成技术联盟,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如协作机器人领域)。
结语
杭州宇树科技的这项专利,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轻量化驱动的标准化解决方案。无论是开发者、企业还是生态构建者,都能从中找到降本增效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