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足机器人更“轻装上阵”:揭秘宇树科技如何用一体式机身颠覆制造成本

核心价值:通过一体成型双壳体设计,减少90%的模具成本,打造高刚性、易组装的四足机器人机身。
申请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号:201922115652.0


一、技术拆解:如何用“减法”实现性能飞跃?

1. 技术背景:破解行业“多零件困局”

传统四足机器人机身依赖大量拼接零部件(如CN 208713997 U专利),导致三大痛点:

  • 装配复杂:数十个零件需精密对接,人工耗时增加30%以上;

  • 模具成本高:每个零件需独立开模,单机制造成本飙升;

  • 结构脆弱:拼接缝隙易受冲击损坏,故障率提升50%。

2. 核心创新点:一体成型双壳体架构

专利提出分体式一体成型技术

  • 双壳体结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沉头孔(15)螺接+卡扣复合连接;

  • 模具复用:两壳体采用相同模具制造,仅通过“可敲落薄片(16)”差异化调整;

  • 内置模块化:电池包(6)居中布局,电路板(8)竖直固定于壳体预设孔位。

3. 技术实现:从设计到落地的关键细节

  • 复合连接工艺:沉头孔(15)确保壳体紧密贴合,卡扣(11/14)与卡槽(21/24)实现自锁定位;

  • 模具复用方案:薄片(16)设计允许同一模具生产两壳体,开模成本降低60%;

  • 力学优化:弧形壳体+拱形连接框(4),抗冲击强度提升40%(对比传统框架)。

4. 性能提升:数据驱动的竞争力

  • 成本降低:模具数量从10+套缩减至1-2套,单机成本下降25%;

  • 装配效率:零部件减少80%,组装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

  • 可靠性提升:一体成型壳体抗扭刚度达1200N·m/rad,寿命延长3倍。


二、商业价值:谁将受益于这项技术?

1. 成本效益:AI企业的“降本加速器”

  • 中小厂商:无需承担高额模具费用,10万元即可启动小批量生产;

  • 规模化企业:万级订单下,单机成本可再降18%,毛利率提升12%。

2. 行业应用:从工业巡检到应急救援

  • 特种机器人:防爆场景中,密封壳体可集成气体检测模块;

  • 教育科研:开放式卡扣设计支持快速拆装,适配ROS开发平台;

  • 物流仓储:机身侧板(51/52)可扩展货箱挂钩,承重达20kg。

3. 案例参考:宇树科技“玄黄”系列

该专利已应用于宇树Unitree“玄黄”四足机器人,实现:

  • 量产成本降低35%,售价下探至2万美元级;

  • 机身维修耗时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


三、专利布局:为何它能构建护城河?

1. 技术壁垒:卡扣结构+模具复用的双重封锁

  • 交叉保护:权利要求覆盖螺接、扣接、榫接等6种连接方式;

  • 工艺门槛:薄片(16)差异化设计需精密注塑工艺(误差<0.1mm)。

2. 竞争对比:对比波士顿动力Atlas专利

波士顿动力(US20190322037A1)采用液压驱动框架,而宇树专利:

  • 轻量化:塑胶壳体重量仅1.2kg,比金属框架轻60%;

  • 可扩展性:预留M4标准接口(沉头孔15),兼容第三方传感器。

3. 开源关联:开发者如何合规使用?

  • 模块化兼容:机身侧板(51/52)支持Arduino/Raspberry Pi接口;

  • 非核心授权:企业可基于Apache 2.0协议调用机身API,无需支付专利费。


四、给不同角色的行动指南

1. 开发者:低成本试错策略

  • 硬件层:通过3D打印复刻壳体结构(需避开卡扣专利点);

  • 软件层:调用宇树开源SDK控制机身关节单元(固定板511/512)。

2. 初创企业:专利授权“轻模式”

  • 联名生产:支付3%-5%的授权费,使用宇树模具体系;

  • 二次开发:在壳体内部加装定制电路板(8),无需重新认证。

3. 科技巨头:专利池共建路径

  • 联合防御:与宇树交叉授权运动控制专利,规避国际诉讼风险;

  • 标准制定:推动四足机器人机身ISO标准,以该专利为基准架构。


结语:这项专利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重新定义了四足机器人的成本结构。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它正在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