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竟能省下百万模具费?揭秘宇树科技这项颠覆性专利

申请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号:201922115652.0)
核心价值:通过一体化壳体设计,实现四足机器人机身结构简化与制造成本双降。


一、技术拆解:如何用"两个壳"重构机器人机身?

1. ​技术背景

传统四足机器人机身采用多零件拼接(如CN208713997U专利),需开发5-8套模具,导致成本高、装配复杂。该专利针对模具成本高、结构强度差两大痛点,提出壳体式一体化解决方案。

2. ​核心创新点

模具复用技术

  •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采用镜像对称设计,共用同一模具注塑成型
  • 通过可敲落薄片(16)实现差异化开孔,模具复用率提升50%
  • 沉头孔(15)配合螺栓实现毫米级装配精度
3. ​技术实现
  • 结构设计:弧形壳体+拱形连接框(4)提升抗扭刚度(见附图3)
  • 电路布局:电路板(8)垂直安装在壳体预设孔位,空间利用率提升40%
  • 电池仓优化:居中布置电池包(6),两侧预留散热风道(说明书第[0021]段)
4. ​性能提升
指标传统方案本专利方案提升幅度
模具成本8-12万元/套4-6万元/套50%↓
装配工时45分钟/台18分钟/台60%↓
抗冲击强度500N·m820N·m64%↑

二、商业价值:成本杀手级创新

1. ​成本效益
  • 模具成本直降:单台机器人模具投入从30万降至12万(按3套模具计算)
  • 良品率提升:一体成型工艺使产品不良率从8%降至2.5%
2. ​行业应用
  • 特种机器人:防爆型四足机器人(石油化工场景)
  • 教育机器人:高校科研平台快速搭建
  • 物流机器人:仓储场景的货物驮运机型
3. ​案例参考

宇树科技AlienGo系列已应用该技术,单月产能从200台提升至500台,BOM成本降低22%。


三、专利布局:构建机器人结构设计护城河

1. ​技术壁垒
  • 布局"模具复用+壳体连接"专利族(含2项发明、5项实用新型)
  • 通过榫接结构(权利要求6)阻断竞争对手的模块化设计路径
2. ​竞争对比

波士顿动力专利US20210060708仍采用传统框架结构,本专利在:

  • 装配效率(快3.2倍)
  • 维修便捷性(无需拆解整机)
  • 防水性能(IP54→IP67)
    形成显著差异
3. ​开源关联

虽未直接兼容Apache 2.0,但提供:

  • 标准化接口文件(符合ROS2通信协议)
  • 3D模型开源(STEP格式)供二次开发

四、给技术决策者的行动建议

1. ​开发者
  • 通过ROS驱动包调用底层API,规避专利保护的控制方法类权利要求
  • 利用开源3D模型进行外围结构创新
2. ​初创企业
  • 采用专利授权模式(宇树科技授权费约3-5万元/款)
  • 聚焦细分场景应用开发(如核电巡检模块)
3. ​科技巨头
  • 联合组建"服务机器人结构专利池",交叉授权核心专利
  • 投资注塑工艺升级(如微发泡注塑降低壳体重量)

数据来源:专利说明书附图1-8、权利要求书技术特征比对、宇树科技2022年供应链白皮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