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HCIA相关知识

一、网络基础

1、网络:

定义:

      利用传输介质将世界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网,进而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①计算机:[处理电流信号(数字信号)]②数据转换:

       软件:

        应用层:应用程序→通过代码→接收人类语言→编码

        表示层:编码→将人类语言→二进制

        硬件:

                介质访问控制层:二进制→(有形状的)电流信号

                 物理层:(通过处理器CPU)处理电流信号

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速率低,但耐用,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强【早期使用】

       双绞线(RJ-45):八根铜丝,两两相绞(抗干扰,防止失真)

       光纤:需进行光电转化,分为单模(转发距离长)和多模(转发距离短),无线传输

2、扩大网络

①传输距离延长

中继器(放大器):可延长传输距离,但不能解决失真问题,最大可增强五倍距离

②增加节点

集线器(HUB)--多接口集线器--构建网络拓扑结构

{

【直线型拓扑结构】:不安全(资源共享);可能收到垃圾信息(耗时,增加网络延迟);传输距离越长,转发效率越低。

【环型拓扑结构】:优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输距离,提高了网络稳定               缺点:同直线型

【星型拓扑结构】:优点:成本低,基本上解决了直线型的安全等问题,提高了网络稳定性。

缺点:集线器为核心,一旦无法通讯,整个网络就会完全崩溃。

【网状拓扑结构】:优点:网络稳定性较高                    缺点:成本较高,部署难度较大

 ③解决局限性问题:

     1)安全问题

     2)垃圾信息延迟问题

     3)地址问题:设置编号(MAC物理地址)

         MAC物理地址:标识和区分不同的设备身份(设置唯一性),用48位二进制表示(前24位代表了不同的厂商,后24位代表厂商生产该设备添加的物理串号,进而进行格式统一)。

     4)冲突问题(电流碰撞):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机制-排队

 ④ 交换机:

       1)无限的传输距离:采用了一种存储和转发的通讯模式(读和重写)

        2)完全没有冲突

        3)一对一的单播(交换机的转发原理)

补充: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首先会记录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和接受接口的对应关系到MAC地址表中,之后在转发过程中会查看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如果MAC地址表中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关系单播转发,反之没有记录则泛洪(除了接收到这个数据包的接口以外,向所有剩下的接口复制转发一次该数据包)

⑤路由器:

         1)隔离洪泛范围

         2)转发单播流量   

二、OSI参考模型

1.默认IP地址(有类IP地址)

     1.目的:判断是否为同一个范围的MAC地址

     2.实质:32位二进制

     3.IPv4——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例:192.168.1.1

     4.查阅IP地址:Windows+R+cmd→ipconfig

     5.判断:网络位相同则代表地址在一个范围,不同则代表不在一个范围

     主机位:范围内部的主机分配的地址

A类地址为单播地址。0-127------默认掩码是255.0.0.0,但1-126------是真实的取值,默认掩码是8位。

B类地址为单播地址。128-191------默认掩码是255.255.0.0,默认16位。

C类地址为单播地址。192-223-----默认掩码是255.255.255.0,默认24位。

D类地址为组播(在一个广播域中划分为一个更小的团体进而进行通讯,只能作为目标使用)地址。224-239------不允许个人进行配置。

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未投入使用)。240-255------不允许个人进行配置。

A类地址第一字节的最高位固定为0,B类地址第一字节的高两位固定为10,C类地址第一字节的高三位固定为110,D类地址第一字节的高四位固定为1110,E类地址第一字节的高四位固定为1111

2.无类IP地址

 ①特殊IP地址:

         1)127.0.0.1/8

              环回地址(测试地址),当无法跨区域发送信息时,检查自身网卡与驱动软件

          2)主机位全0的地址

              192.168.1.0/24------代表一个网络范围(网段)

          3)主机位全1的地址

             192.168.1.255------直接广播地址 

              网段内部存在多少IP地址---2的主机位次方

              网段内部存在多少可用IP地址---2的主机位次方-2

              192.168.1.1-192.168.1.254
          4)全0的IP地址

              0.0.0.0----DHCP动态获取IP地址时使用(没有IP地址),路由(代表所有IP地址)

          5)全1的IP地址

              255.255.255.255----受限广播地址

          6)169.254.0.0/16

              169.254.0.0/16---获取IP地址失败,设备自动生成的地址

 ②子网划分——VLSM---借位(针对主机位进行借位)

           1)减少IP地址的浪费

            2)例题:172.168.1.0/16------要给11个部门使用

                                  00001000=2^{4}=16

                                  00000100=2^{3}=8

因为16>11>8,所以需要借走4位

                             172.16.0001 0000.00000000  172.16.16. 0 /20  
                              172.16.0010 0000.00000000  172.16.32.0/20
                              172.16.0011 0000.00000000  172.16.48.0/20
                              172.16.0100 0000.00000000  172.16.64.0/20
                              172.16.0101 0000.00000000  172.16.80.0/20
                              172.16.0110 0000.00000000  172.16.96.0/20
                              172.16.0111 0000.00000000  172.16.112.0/20
                              172.16.1000 0000.00000000  172.16.128.0 /20
                              172.16.1001 0000.00000000  172.16.129.0/20
                              172.16.1010 0000.00000000  172.16.160.0/20
                              172.16.1011 0000.00000000  172.16.176.0/20

在这些范围之间的ip地址都可用

 ③子网汇总——取相同去不同

             例: 192.168.1.32

                         192.168.1.64 ---27

                          192.168.1.0 0100000
                          192.168.1.0 1000000
                          192.168.1.0 0000000
               得出:192.168.1.0 25

3.子网掩码

      1.实质:32位二进制,划分IP地址的网络位和主机位

       2.必须是连续的0和连续的1,让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代表IP地址的网络位

4.OSI参考模型-------统一标准

         1.核心:分层

          2.更利于标准化  

          3.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每一层都在下层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4.更利于理解与学习 

          5.模型:

              1)应用层------接收人类语言(抽象语言)

              2)表示层------压缩和解压缩,加密解密——将接收的数据转换为二

进制
              3)会话层------建立维护和断开一次会话通讯---会话:主机和服务

器之间的逻辑通道

                4)传输层----优化传输——建立端到端的传输
端口号---16位二进制,65536个端口号---(0没有使用)1-65535---1-1023—知名端口号(著名端口号)
SPORT:x
DPORT:80/443
SIP:主机DIP服务器
SMAC:主机 DMAC:网关

5)网络层 --- 路由器
6)数据链路层 ---MAC--- 介质访问控制层 LLC--- 逻辑链路控制层
7)物理层 --- 处理电信号

三、TCP/IP模型---协议簇

1.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数据---数据报文        传输层数据--- 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数据帧
物理层 -- 比特流

2.封装与解封装

协议

应用层协议---Http:80 和 https:443
        FTP:文件传输协议: 21/20
        Telnet--远程登陆协议: 23
        Ssh--安全的远程登陆协议: 22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7/68
        DNS--域名解析协议: 53
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协议(如图)
        类型字段--- 标注上层使用的协议 --- 解封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FCS-- 帧校验序列
网络层 ---IP协议
传输层 ---TCP UDP
TCP UDP 优缺点
1.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TCP 的三次握手,而 UDP 是无连接

的一种传输协议

2.TCP 协议的传输时可靠的(排序 / 确认 / 重传 / 流控),而 UDP
的传输的不可靠的
TCP 的流控 --- 滑动窗口机制
3.TCP 可以进行分段,而 UDP 不能
4.TCP可用进行流控,而UDP不能
5.TCP 传输消耗资源大,传输效率低,而 UDP 传输速率快,资源
消耗低

1)排序:于第一个数据包一个随机值,依次安排一个序号,进而解决发送延迟导致的数据包乱序的问题 。     

2)确认:目标在接收到信息后,会重新发送一个ACKmumber数据包给发送者,确认目标者已经接收到该信息,同时也会在后续数据的传输中将ACKnumber上依次加一,进而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3)重传:在一定时间内,发送者未接受到目标者的一个ACKnumber,发送者就会重新发送数据包,直到确认发送者能够收到这个ACKnumber。

4)分段:将数据大而化小,进而在重传的过程中减少带宽。

5)流控:滑动窗口机制

TCP常用 文件和邮件等
UDP常用即时通讯软件
TCP协议

选项:为TCP后续新功能的增加而留有,进而不影响现有的功能。

校验和:检验TCP报头中参数是否有缺失。

标志位:是基于其他协议而言的

URG:值为1,代表有优先紧急发送的数据包

ACK:值为1,代表有回复确认的数据包

PSH:值为1,代表该数据包有推送功能,推送功能提高了发送效率

RST:值为1,代表该数据包在发送过程中紧急断开了连接

SYN:值为1,代表发送者给予了一个虚拟值,进而确认对方能否正常工作,该标志位与TCP的三次握手紧密相关

FIN:值为1,代表数据包已经正常发完,正常断开连接

TCP的三次握手:

只有在第三次握手的时候携带数据,且真实序号是“随机值+字节数-1”

 UDP协议

 IP协议

 

1. 生存时间(TTL):每经过一个节点(路由器的转发)就会减一,限制网络大小

 2.协议号:7---TCP;16---UDP

 3.分片:用标识符进行区分。若为同一个数据则标识符相同

  • 29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