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条经络彩色穴位高清图谱 & 韦陀十二式
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
一、阴经
1.手太阴肺经:位于上肢内侧前缘,与肺相连,主要调节肺的功能,如呼吸、宣发肃降等。
2.手少阴心经:位于上肢内侧后缘,与心相连,对心脏的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主血脉、藏神等。
3.手厥阴心包经:位于上肢内侧中间,包裹着心脏,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等功能。
4.足太阴脾经:位于下肢内侧前缘,与脾相连,主要调节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等。
5.足少阴肾经:位于下肢内侧后缘,与肾相连,对肾的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功能进行调节。
6.足厥阴肝经:位于下肢内侧中间,与肝相连,主要调节肝的疏泄功能,如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等。
二、阳经
1.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肢外侧前缘,与大肠相连,主要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
2.手少阳三焦经:位于上肢外侧中间,通行元气和水液,对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手太阳小肠经:位于上肢外侧后缘,与小肠相连,主要调节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
4.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肢外侧前缘,与胃相连,主要调节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
5.足少阳胆经:位于下肢外侧中间,与胆相连,主要调节胆的贮藏和排泄胆汁功能,以及主决断等。
6.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下肢外侧后缘,与膀胱相连,主要调节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
三、奇经
1.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2.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具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和孕育胎儿等功能。
四、十四条经络
共十四条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1、手太阴肺经穴
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
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
2、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
3、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
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
4、足太阴脾经穴位
位于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1个,共42个:
5、足少阴肾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少阴肾经穴
位于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7个,共54个:
6、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
7、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
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
8、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
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
9、手太阳小肠经
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
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
10、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
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
11、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
12、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
13、督脉穴位图
主条目:督脉穴
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
14、任脉穴位
主条目:任脉穴
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
五、韦陀十二式
第一式:韦驮献杵 | 肺经
第二式:横担降魔杵 | 大肠经
第三式:掌托天门 | 胃经
第四式:摘星换斗 | 脾经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 | 小肠经
第六式:出爪亮翅 | 心经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 | 膀胱经
第八式:三盘落地 | 肾经
第九式:青龙探爪 | 心包经
第十式:卧虎扑食 | 三焦经
第十一式:打躬势 | 胆经
第十二式:掉尾势 | 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