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一幅卫星地图,会发现在我国西北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低地赫然入目。
这是位于新疆的中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从卫星地图看塔里木盆地
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分别从北部、南部、西部将其合围。
而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心,“流淌”着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什么是塔克拉玛干?
何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其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足够塞下整个河北与山东。
而全国沙漠面积大约有80万平方千米,可以说,这片沙漠将近占全国沙漠的一半。
塔克拉玛干沙漠范围示意
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以及《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等都不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记载,称其为流沙、大漠、瀚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530万年前的上新世初期,其形成演化与构造运动和古地理轮廓有关。
沙漠中的字牌
在这里,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风沙日。
受风的作用,风沙活动十分频繁且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流沙面积世界第一。
低矮的沙丘每年都在不断移动,据测算,近千年来整个沙漠已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塔克拉玛干风沙活动
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之处,农田被掩埋、交通被阻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塔克拉玛干又被称作“死亡之海”。
干旱,是它的代名词
沙漠,是恶劣生态环境的代表。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明显的大陆性气候,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
因其镶嵌在高山围绕的盆地之中,距离最近的海洋印度洋也有1900公里,湿润的海洋水汽几乎难以到达。
距最近的印度洋也有1900公里
这里年平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4、5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风沙弥漫、日光炙热、水源稀缺,是这片大地最常见的模样。
再加上风力作用的不断侵蚀和搬运,大量的沙砾堆积移动形成了无数的流动沙丘,造就了如今塔克拉玛干的模样。
流动沙丘
因此,这里的沙丘类型复杂多样,丰富程度也是其他沙漠所不及的。
从金字塔型沙丘、穹状沙丘、鱼鳞状沙丘群、塔型沙丘群、各种蜂窝状、羽毛状等,几乎无所不有,变幻莫测。
几乎涵盖了我国沙漠所有的沙丘类型,堪称风沙地貌博物馆!
复杂多样的沙丘类型
而在沙漠四周,雪山融水形成了众多河流。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流淌着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等河流。
这些河流有的穿越沙漠,有的深入到沙漠内部之后断流、消失。
河流示意图
其中,和田河是唯一一条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河,因出土和田玉而闻名。
它在夏季水量大的时候能穿越整个沙漠腹地,最终注入盆地北部的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
天山山脉发源的阿克苏河、渭干河、库车河都是自北向南流淌注入塔里木河。
它们在沙漠边缘地带浇灌出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点缀着沙漠的广袤荒原。
“死亡之海”正在改变
纵使是荒凉的沙漠,但并不影响这里曾经的繁华。
从古到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走过了大片古老的文明,楼兰、尼雅、小河、米兰、热瓦克、丹丹乌里克……
楼兰遗址
这些古城的遗迹,曾记录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兴盛。
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这些古城似乎又在一夜之间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因为环境带来的文明,也因为环境变化而消解。
沙漠里的古城遗迹
时至今日,新疆仍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其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面积的约64%、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约41%,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新疆罗布泊沙漠地带
今年7月,《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出台,预计到2030年完成“一圈、两区、三线”的作战。
如同一张全方位的战略防线,从多个维度向沙漠发起挑战。
荒漠生态修复工程
或许用不了多久,通过一项项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的措施。
这片曾经的“死亡之海”“生命禁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新生。
写在最后
本文为你分享了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关于本文内容你有任何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你可以立即点击“分享”按钮,将本文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