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安装Ubuntu实战手记: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细节
凌晨2点37分,我的第三杯咖啡已经见底。显示器蓝光打在脸上,虚拟机里那个该死的Ubuntu安装程序又卡在了83%——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重来了。作为常年和虚拟机打交道的老鸟,我决定把这次折腾的经历完整记录下来,或许能帮你少走点弯路。
为什么选择VMware+Ubuntu这个组合?
先说个冷知识:根据2023年Stack Overflow开发者调查报告,Ubuntu在开发环境使用率连续五年稳居第一。而VMware Workstation Pro在我的老旧笔记本上跑起来,比VirtualBox流畅至少30%(别问我怎么测的,看任务管理器GPU占用率就知道)。
- 文件共享:VMware Tools的文件夹拖拽功能比VirtualBox的共享文件夹稳定十倍
- 快照管理:做危险操作前随手拍快照,系统崩了能精确回退到崩溃前3分钟
- 硬件兼容:我的2017款联想小新潮7000都能流畅运行Ubuntu 22.04 LTS
准备工作:别急着点安装
上周帮学弟装系统,这哥们直接下载了Ubuntu 23.10就开干,结果VMware Tools死活装不上。后来发现是Workstation 16不兼容新内核这种破事。所以这些准备工作真的不能省:
必备项目 | 具体操作 |
VMware版本 | 建议Workstation 17 Pro(学生邮箱能白嫖许可证) |
Ubuntu镜像 | 认准LTS版本(22.04.3最稳),官网下完记得校验SHA256 |
硬件预留 | 至少划拨4核CPU+8GB内存+50GB硬盘(实测6GB内存会频繁卡顿) |
那些容易翻车的配置项
创建虚拟机时有个固件类型选项,新手绝对会懵:
- 选BIOS:兼容性好但启动慢
- 选UEFI:支持安全启动但可能遇到GRUB安装失败
我的建议是:老电脑选BIOS,新电脑选UEFI。上次在Surface Pro上装机,不勾选"启用安全启动"直接黑屏给你看。
安装过程:注意这些隐藏坑点
当你看到Ubuntu安装界面时,真正的挑战才开始。那个看似无害的"安装第三方软件"选项,曾经让我多折腾了两小时——勾选它会导致Nouveau驱动和VMware SVGA驱动打架。
分区方案生死抉择
自动分区?那是给勇士用的。我习惯手动分:
- /:30GB起步(系统更新很能吃空间)
- swap:内存≤8G就设1.5倍,大于8G给8GB足够
- /home:剩余空间全给它(你的代码和配置都在这里)
重点来了:引导加载器位置必须选整个磁盘(比如/dev/sda),千万别选分区!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安装后的关键5分钟
当进度条走完重启时,先别急着欢呼。这时候最容易遇到:
- 黑屏卡住:按Ctrl+Alt+F2切到终端,删掉Nouveau驱动再重启
- 分辨率异常:马上安装VMware Tools(不是open-vm-tools!)
- 网络连不上:检查NAT设置,有时候需要重置虚拟网卡
说到VMware Tools,有个邪门问题:Ubuntu默认的gcc版本可能太高,得先sudo apt install gcc-10
降级才能编译内核模块。这个坑我踩了三次才反应过来。
必须做的性能调优
打开终端,把这些命令挨个执行:
sudo vmware-toolbox-cmd disk shrink /
(回收虚拟机磁盘空间)echo "vmw_vmci" | sudo tee -a /etc/modules
(提升虚拟机通信速度)sudo sed -i 's/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g' /etc/default/grub
(关掉烦人的启动日志)
日常使用中的血泪经验
共享文件夹权限问题能让人发疯。记住这个万能命令:sudo chmod -R a+rwX /mnt/hgfs
。还有更骚的操作——把项目代码放在宿主机,通过共享文件夹映射到虚拟机开发,这样既能用Linux环境又能享受Windows的文件管理器。
凌晨3点15分,咖啡因开始上头。最后说个冷知识:VMware的Unity模式其实超好用,能让Ubuntu应用像原生Windows程序一样运行。可惜从Workstation 12开始就经常闪退,不知道17版修复没有...
窗外传来垃圾车的声音,虚拟机里的Ubuntu正在安静地跑着压力测试。希望下次你安装时,不用像我这样熬到东方既白。
文章来源 :https://www.qmy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