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与热轧碳钢棒材标准规范解析
1. 镀锌相关标准
1.1 修复要求
对于镀锌件,裸斑总面积不得超过待镀表面面积(不包括螺纹区域)的 1%,且裸斑不得包含任何螺纹区域。修复厚度通常应与周围镀锌层厚度相等,但使用含锌粉涂料修复时,修复厚度应比该材料类别所需镀锌层厚度大 50%,且不超过 100μm(4.0 密耳)。修复厚度测量应按照 ASTM A 780 进行。除非买方指示交付未修复物品以便后续自行修复,否则镀锌商应进行修复。
1.2 工艺、外观和质量要求
- 表面缺陷 :镀锌制品应无未镀区域、气泡、助熔剂沉积物、浮渣夹杂以及其他会影响制品预期用途的凸起或不符合良好镀锌工艺的缺陷。
- 涂层厚度 :锌涂层应光滑且厚度合理均匀。表面光滑度是相对概念,不影响部件预期用途的轻微粗糙度或与部件原始(未镀锌)表面状况相关的粗糙度不应作为拒收理由。因离心或其他去除多余镀液的处理,通常不会出现涂层分布不规则情况,但排水问题导致的局部涂层过厚影响功能或尖锐边缘撕裂、尖刺带来安全隐患的情况,应按相关条款拒收。
- 脆化问题 :冷加工钢材存在脆化风险,其受钢材类型(强度等级、时效特性)、厚度、冷加工程度和镀锌工艺等因素影响。镀锌商、设计师和制造商应采取预防措施,具体方法见 ASTM A 143/A 143M。低温会增加所有普通碳钢(包括镀锌碳钢)脆性失效风险,不同钢材受温度脆化影响不同,选择镀锌钢材时应考虑预期使用温度。热浸镀锌浴中常加锡控制镀锌层晶花,但锌浴中锡、锑或砷的存在会导致结构钢脆化,尤其是含铜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