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船模拖曳系统是进行船模水面和水下拖曳试验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按照设定深度和航速直线航行,测试船模的各种性能参数,为船舶和水下航行器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在拖曳水池试验项目中,对水下航行器尾迹进行红外测试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目的是通过探测水下航行器水下航行时水面尾迹的红外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改进设计,提高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测试端水池的上方进行遮盖,形成一个红外“暗室”,这就是所谓的“幕布悬挂系统”。因此,本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是在船模拖曳系统中设计一个能够满足红外测试要求的幕布悬挂系统。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满足船模拖曳试验中红外测试的要求,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设计和实验,掌握船模拖曳试验中红外测试的技术和方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在船舶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船舶和水下航行器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动。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船模拖曳系统的幕布悬挂系统是一种关键设备,它主要用于船模拖曳试验中,为船模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护,同时满足特定的试验需求。以下是关于船模拖曳系统的幕布悬挂系统的概述:
幕布悬挂系统的功能
幕布悬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船模,同时为船模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在船模拖曳试验中,幕布悬挂系统需要能够承受船模的重量,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船模在水面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幕布悬挂系统还需要具备易于安装和撤收的特点,以便在试验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操作。
幕布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
幕布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幕布悬挂系统包括支撑架、幕布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支撑架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幕布,一般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制成,如碳纤维、铝合金等。幕布则是用于覆盖船模的,通常采用耐腐蚀、防水、透气的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尼龙等。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幕布的升降和展开,通常采用电动或手动方式进行操作。
幕布悬挂系统的应用范围
幕布悬挂系统在船模拖曳试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在进行船舶水动力性能测试时,幕布悬挂系统可以用于支撑和保护船模,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在进行船舶耐波性测试时,幕布悬挂系统可以用于保护船模和测试设备,避免受到海浪的冲击;在进行水下航行器尾迹测试时,幕布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形成红外“暗室”,以便进行准确的测试。
总之,船模拖曳系统的幕布悬挂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它能够为船模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护,同时满足特定的试验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需求和船模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了许多先进的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这些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等特点。
在国内,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推出了一些实用的产品。但是,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努力。
在发展趋势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的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的环保设计和材料选择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综上所述,船模拖曳系统和幕布悬挂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未来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等方向发展,同时环保设计和材料选择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船模拖曳试验中红外测试要求的幕布悬挂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幕布悬挂系统的设计:根据试验要求,设计幕布悬挂系统的结构、材料、尺寸等参数,以满足红外测试的要求;
幕布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幕布悬挂系统的稳定性,以保证在船模拖曳试验中不会出现晃动、变形等问题;
幕布悬挂系统的操作便捷性研究:通过设计和实验,研究幕布悬挂系统的操作便捷性,以保证在试验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撤收;
幕布悬挂系统的环保设计: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幕布悬挂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方案
本课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等,以减小幕布悬挂系统的重量和提高其稳定性;
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如折叠式、悬挂式等,以实现幕布悬挂系统的快速安装和撤收;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如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等,以提高幕布悬挂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设计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如采用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以实现幕布悬挂系统的自动化操作;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如可回收材料、节能技术等,以降低幕布悬挂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设计出一个能够满足船模拖曳试验中红外测试要求的幕布悬挂系统,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船舶和水下航行器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动。
4.工作进度计划
第1周(2023.11.20-2023.11.26):布置任务,学习本课题相关知识,熟悉课题内容和要求,检索相关中英文参考资料,并进行文献翻译及综合,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第2周—第3周(2023.11.27-2023.12.10):进行深入的文献阅读,撰写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
第4周—第5周(2023.12.11-2023.12.24):整理设计思路,拟定工作计划,完成论文总体框架安排,确定章节内容,确定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第6周—第8周(2023.12.25-2024.1.14):进行方案设计和论证,完成设计计算,确定设计装配结构,并开始设计零件,基本完成装配图绘制,开始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撰写初稿;
第9周—第10周(2024.3.02-2024.3.17):总体上完成设计工作,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绘制,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修改,论文排版符合武汉东湖学院论文排版规范,达到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要求;
第11周—第12周(2024.3.18-2024.3.31):进一步修改设计和图纸,修改论文。
第13周—第14周(2024.4.01-2024.4.14):全面评估所完成的设计,进行设计优化,完善论文,着手准备答辩工作;
第15周(2024.4.15-2024.4.21):修改论文,查缺补漏,毕业论文定稿,设计图纸定稿并打印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为论文查重做好准备,同时开始答辩各项准备工作。
10、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和归档时间:2024年4月22日-2024年5月10日。
5.参考文献与资料
[1] 李 君,张建武,冯金芝. JJL系列船用绞纲机的改进,2000,(3):1-3.
[2] 叶燮明. JJL系列船用绞纲机的改进[J]. 渔业现代化, 1997, (05)
[3] 张春锦. 中高压液压绞纲机齿轮速比的选择[J]. 中国水产, 1996, (05)
[4] 李旺祥. 700—900KW双船底拖网渔船绞纲机液压系统分析 [J]. 渔业现代化, 1994, (06)
[5] 周华. 70kN液压绞纲机主轴的可靠性设计[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8, (03)
[6] 徐正轨. 绞纲机的对绞测试法[J]. 渔业现代化, 1987, (01)
[7] 杨永禄. 电磁离合器在中小型拖网渔船绞纲机上的应用[J]. 水产科学, 1989, (04)
[8] 陈水堂. 渔船甲板机械的发展趋势——液压绞纲机驱动仍占绝对优势[J]. 渔业现代化, 1989, (03)
[9] 候在柱. 浅谈中高压液压传动捕捞机械在我国的发展[J]. 渔业机械仪器, 1994, (02).
[10] 王丽芳. 中高压液压绞纲机齿轮速比的选择1998,(3).
[11] 陈军. 渔船绞纲机标准探讨[J]. 渔业现代化, 1996, (05)
[12] 刘其哲, 李劫夫. 一种简易淡水捕鱼绞纲机[J]. 科学养鱼, 1986, (02)
[13] 周雄. 大中型艉拖网渔船绞纲机的设计探讨(下)[J]. 渔业现代化, 1993, (06)
[14] 陆玉,何在洲,佟延伟,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5] 濮良贵,纪名刚,等主编.机械设计(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6] 龚桂义,潘沛霖,陈秀,严国良,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7] 邓召义,姚振甫,等主编.实用电子机械设计技术手册(机械部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18] 李香敏主编.AutoCAD2000机械设计与绘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9] 齐舒创作室.AutoCAD2000机械设计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