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主要内容 3
2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分析 4
2.1运动方案简介 4
2.1.1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4
2.1.2拟定机构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循环图 7
2.2执行机构选型 7
2.2.1推料机构选型 7
2.2.2检测装置选型 9
2.2.3压杆升降机构(检测台机构)选型 11
2.3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12
2.3.1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运动方案 13
2.3.2检测装置方案 14
2.3.3检测台往复运动方案 17
2.4控制压杆的凸轮设计 17
3盘类零件轮廓检测检测装置立体结构设计 23
3.1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轴测图 23
3.2推料机构设计 23
3.3压杆升降机构设计 25
3.3制动装置传动比计算 28
4各部分零件的尺寸设计和三维图 29
4.1凸、凹模零件设计 29
4.1.1刃口尺寸计算 29
4.1.2凸凹模结构设计 30
4.1…3凸模结构设计 32
4.1.4凹模型腔结构设计 33
4.2卸料和顶件装置设计 34
4.2.1卸料装置设计 34
4.2.2推件装置设计 35
4.3其他零件设计 37
4.3.1模柄的设计 37
4.3.2螺钉的选择 37
4.3.3圆柱销的选择 37
4.4装配图设计 38
5总机械运动方案评价 40
总 结 41
参考文献 42
致 谢 44
附 录 45
1.2.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的研究和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许多知名的工业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通常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激光测量技术、精密机械传动系统等,具有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
此外,国外的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还注重用户体验和可维护性,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在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国内相关研究,提高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主要针对钢制平垫圈公称尺寸,内径,外径,厚度分别为10mm,10.5mm,20mm和2mm。电动机转速为1440rad/min,每次检测时间为8S.在线检测。
计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检测钢制盘类零件轮廓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孔。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
盘类零件轮廓检测装置,主要的运动过程为:传动机构间歇的将工件送到检测的位置。在传送的过程中将被止动销挡住刚好到所需检测的内径圆孔到压杆将要下来的地方,然后压杆下来检测内径是否符合要求。在压杆下来检测的时间里,微动开关向右移动检测盘类零件轮廓是否符合要求。微动开关检测完后向左移动,回到其原来所在的。接下来,压杆和止动销一起上升回到其原来的地方。传动机构将已检测的工件送走,并将下一个将被检测的工件送到检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