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2 倍捻机的工艺过程及主要技术参数 2
3 倍捻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原理 3
3.1 喂给机构 3
3.2 输出机构 3
3.3 加捻卷绕机构 4
3.4 成型机构 5
4 设计方案 6
4.1 成形凸轮的设计 6
4.2 手动机构的设计 8
5 传动方案设计 10
5.1 传动方案的确定 10
5.2 传动比的分配 10
6 蜗杆传动设计 11
6.1 计算蜗杆轴的转速 11
6.2 计算蜗杆轴功率: 11
6.3 选择材料 11
6.4 确定主要参数 12
6.5 蜗轮的模数及蜗杆直径系数q. 12
6.6 验算蜗轮的圆周速度 13
6.7 求中心距a 13
6.8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3
6.9 蜗杆、蜗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4
6.10 精度等级的选择和公差,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15
6.11 蜗杆、蜗轮的结构设计 15
7 齿轮传动设计 16
7.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6
7.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6
7.2.1 确定公式各参数值 16
7.2.2 计算 17
7.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8
7.4 结构设计 19
7.5 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确立 19
8 蜗杆轴的设计 20
8.1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20
8.2 轴的结构设计 20
8.2.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20
8.2.2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20
8.3 选择轴的材料 22
8.4 求轴上的载荷 22
9 链传动设计 24
9.1 链传动主要参数 24
9.1.1 选择链轮齿数 24
9.1.2 确定链条节距 24
9.1.3 确定中心距和链条长度 24
9.1.4 链轮的主要尺寸 24
9.2 链传动的张紧 24
9.3 链传动的润滑 24
10 总结 25
附录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3 倍捻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原理
倍捻机主要是由喂给机构、输出机构、加捻机构以及成形机构等组成。
3.1 喂给机构
本机采用圆柱形筒子喂入的筒子架,筒子插在呈一定倾斜角度(4~12度)的筒子插锭上,纱条由径向一侧引出退绕,依靠张力而拖动筒子作慢速回转退解,这样喂入的纱线可保持相当的张力而穿绕于罗拉上。
3.2 输出机构
输出机构主要由上、下罗拉、罗拉座、工字架、横动导板以及断头自停装置组成。
倍捻机的罗拉机构与精纺机的罗拉不同,因无需牵伸,所以只用一对罗拉,因不存在对纤维的控制问题,故罗拉表面没有沟槽。倍捻机在征产过程中。因落线或停车时,由于纱线的捻度的不平衡,常使纱线从小压辊表面滑到罗拉颈上。因此,在小压辊表面近两侧处车一切口来防止。这样,在开车时,纱线便自动脱离切口,而进入正常位置。
本机在罗拉绕纱方法上采用图3-1所示绕法。这种绕法纱线受到的张力大,因为罗拉需要利用一部分纱线的张力来带动小压辊,同时导纱角小,纱线与导纱钩的摩擦大,纱线张力也大,但可以降低纱线的强力不均。为了防止纱线长期通过罗拉同一部位而将罗拉表面磨成沟槽,在罗拉后方装一横动导板,使纱线不停的来回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