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便被凸显出来。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师问生答这一种形式,再者就是各种流于形式的课堂互动,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因此,为了解决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对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进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依次进行探讨: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以及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在实际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本研究首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缺乏互动的积极性;(2)互动形式单一;(3)互动缺乏目的性;(4)老师的互动准备不充分;(5) 互动氛围不自在。接着对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导入设置不合理;(2)参与式学习不足;(3)目标设置不充分;(4)课堂总结未做好;(5)前测后测有偏差。然后通过研究BOPPPS教学模型,提出了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最后为了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选取了初中数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课题进行了案例分析,策划了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真实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将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是切实可行而且卓有成效的,师生互动所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策略,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契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型;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2.1理论意义 2
1.2.2实践意义 3
1.3 研究现状 3
1.3.1 BOPPPS教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2 师生互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3已有研究述评 9
1.4 研究内容 11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2
2.1概念界定 12
2.1.1 BOPPPS 12
2.1.2 BOPPPS教学模型 12
2.2理论基础 15
2.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5
2.2.2建构主义理论 17
第3章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归因分析 20
3.1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20
3.1.1调查目的 20
3.1.2调查对象 20
3.1.3调查过程与结果回收 20
3.1.4调查内容 20
3.1.5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3.2师生互动的问题分析 31
3.2.1学生缺乏互动的积极性 31
3.2.2互动形式单一 31
3.2.3互动缺乏目的性 32
3.2.4老师的互动准备不充分 32
3.2.5互动氛围不自在 32
3.3基于问题的归因分析 33
3.3.1导入设置不合理 33
3.3.2参与式学习不足 33
3.3.3目标设置不充分 33
3.3.4课堂总结未做好 34
3.3.5前测后测有偏差 34
第4章 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36
4.1 B(Bridge-in)导入策略 36
4.2 O(Objective)目标策略 37
4.3 P(Pre-assessment)前测策略 38
4.4 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策略 39
4.5 P(Post-assessment)后测策略 41
4.6 S(Summary)总结策略 42
第5章 BOPPPS教学模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实验研究 43
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43
5.2教学实验研究 46
5.2.1实验假设 46
5.2.2实验方案 46
5.2.3实验结果与分析 47
5.3教学实验结论 50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2
6.1研究结论 52
6.2研究展望 53
致 谢 54
参考文献 55
附录一 58
附录二 59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