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矿洞检测仿生机器人设计
题目类别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矿业作为全球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问题历来备受关注。矿洞检测作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面临着复杂地形、缺氧、毒气、光线不足等多重挑战。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矿洞检测机器人逐渐成为替代人工的有效手段。其中,仿生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
本研究选题旨在设计一种矿洞检测仿生机器人,以解决矿洞环境中复杂地形和恶劣条件下的自主检测问题。该仿生机器人将借鉴自然生物的运动特征和感知能力,具备强大的适应性、智能化和自主导航能力,可用于矿洞环境中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这一选题不仅符合当前矿业安全生产的需求,也代表了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科研院校和企业致力于仿生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开发,推动了仿生机器人在矿洞检测、救援、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发表了关于多模态自适应攀岩机器人的研究,该机器人能够在陡坡和峭壁上移动和作业,展示了良好的附着和地形适应能力。此外,北京理工大学等机构也开发了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能够在水陆多工况下运动,完成了复杂地形环境下的作业任务。
然而,尽管国内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对矿洞检测这一特定应用场景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现有的矿洞检测机器人大多存在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低、自主导航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地形和恶劣条件下的检测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一种矿洞检测仿生机器人,以弥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矿洞探测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研发了多种矿洞探测机器人。例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矿洞探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这些机器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电器短路、机械故障或通信中断等问题,未能完全满足救援任务的需求。
此外,国外在仿生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美国NASA正在开发用于地下探索的机器人技术,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地球的熔岩管和洞穴探索,也有望用于其他行星的地下探测。这些研究成果为矿洞检测仿生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主要参考文献(列此处)
[1] 卢亚平,宋天麟,王日禾.基于Serpenoid曲线的多关节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实验测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3, 42(10):130-135.
[2] 贾云瑞,张增猛,车进凯,等.水压人工肌肉驱动的模块化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单元模块试验[J].液压与气动, 2023(12):1-5.DOI:10.11832/j.issn.1000-4858.2023.12.001.
[3] 张鑫,李旭,李沙沙,等.基于单片机的六足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 2024(15).
[4] 朱佳伟.基于介电弹性体驱动的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3.
[5] 马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