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数模混合同传装置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修改)

一、学生在开题前的准备工作
(分条目简要列出学生自接受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以来已开展的前期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课题要求的实习/实验准备情况、开展情况,调研或社会调查情况,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中外文献查询情况等)

课题要求的实习/实验准备情况:
自从接受“基于STM32的数模混合同传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这一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以来,我积极学习了STM32微控制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硬件架构、外设接口以及编程环境等,为后续的实验和装置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成了相关实验设备的准备和调试工作,包括STM32开发板、数模转换模块(DAC)、模数转换模块(ADC)以及其他必要的电路元件,确保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测试和验证。
开展情况:
根据课题要求,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开展了实验工作。初步完成了STM32与数模转换模块的连接与调试,实现了模拟信号的输出。
正在进行模数转换模块的接入与测试,旨在验证数字信号的准确采集与处理。同时,也在探索如何优化STM32的编程逻辑,以提高数模混合同传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研或社会调查情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了数模混合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现状,对比了不同数模转换方法的优缺点,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与导师和同行进行了多次交流,就课题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
深入学习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
学习了STM32微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了解了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信号处理算法设计打下了基础。
中外文献查询情况:
通过学校图书馆、学术期刊网站以及专业论坛等途径,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中外文献,包括学术论文、专利文献和技术标准等。
对查阅到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提取了有用的信息和方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初步建立了文献综述框架,为后续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了准备。
综上所述,我在接受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以来,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实习/实验准备、调研与交流、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文献的查阅与整理等。这些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昕,赵天童,付元.基于TOF/PDOA联合算法的二维精确定位一体化基站设计[J].煤矿机械, 2023, 44(10):24-27.
[2] 陈雪娇,缪文南.基于STM32的可穿戴体感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 2022, 30(1):189-193.
[3] 刘亚楠.ECU远程监控及标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23.
[4] 刘丽丽.短波电台故障检测维修训练考核系统设计[J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