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核心技巧:
一、背常考意思
考研英语对单词意思的考查其实比较固定,有规律可循
对于绝大部分考研单词(起码80%),考来考去就是那固定的1、2个意思,比如,invest(投资)、traditional(传统的)……
需要我们记3个及以上意思的单词确实有,但数量不多。即使是这些单词,其每个意思被考到的概率也并不一样,也是有侧重的,一定是其中的某1、2个意思更经常被考到
后期几套真题做下来,自然会体会到这一点
要想提高背词效率,必先减少记忆量
那只背所谓的高频词、核心词可以么(2000多个)?并不可以,远不足以应付考试
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这个单词在历年真题中出现过,都有背的必要,出现2次及以上,绝对要背
减少记忆量的前提是,减少的这部分并不会影响考试
所以考研5000多单词,这个单词量并不能减,但我们可以减少每个单词所记的意思数量,毕竟有些意思考研确实常年不考,我们何必浪费时间去背了?
要有应试思维,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常考意思上。考研5000多单词,就算你每个单词只记1、2个常考意思,这个记忆量其实也不小了,你若觉得小,那请你把这一块先踏实完成再说
这也是我当初做公众号的初衷之一,我发现市面上的单词书给的单词意思普遍偏多,有的甚至跟字典一样,给的太多又没有侧重,那背词效率肯定会低很多嘛
所以我公众号单词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完全以历年真题(英语一、二共30套真题)为标准,对单词意思进行筛减,所给意思不多(1、2个居多),但一定是常考意思
真题从未考过的单词、从未考过的单词意思,我公众号肯定不会给到,连拓展都不会拓展
二、结合真题语境背
背单词,不管是考研英语,还是四六级,最最最忌讳的就是:脱离具体语境,始终用孤立、机械的方式死记硬背
脱离语境,孤立背单词带来的后果是:
1、记得不牢,很快就忘
2、平时感觉背会的单词,一到做题就突然不认识了,不能瞬间反应出单词意思
3、单词都认识,也不是语法问题,但句子还是翻译不通
只要你平时背单词结合真题语境,以上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因为有具体语境,记忆更深刻,对单词的用法等多少有些了解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
背单词,最终是为了服务句子。考试是考你对文章、句子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考单词听写,不是给你一个单词,你写出相应的几个意思就可以
所以背单词,一定要回归到句子中,通过句子掌握单词
这其实很好理解,举个例子:
现在我们认识很多汉字,但上学时,我们有专门背过类似于字典这样的书么?并没有
我们先学拼音(相当于英语中的音标),然后再学诗词、文章(相当于考研英语中的阅读理解等题型)
早读时,都是读、背一些诗词和文章,从来没有单独背过汉字,这样学着读着背着,就认识并掌握很多汉字了
英语也是如此,掌握单词不能脱离句子。平时多看看句子,掌握单词的同时,也提高了句子翻译的能力,一箭双雕
背考研单词,最好的语境就是真题语境。通过真题语境,你可以体会到这个单词在真题中具体是如何考查的
这也是我公众号单词一律提供真题语境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
我公众号选的真题句子,相对比较简单,为了让原本非常复杂的真题句子简单点,我对一些句子做了删改,但语境还是那个语境,单词意思、用法并没有变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
我公众号是针对考研单词的,给真题句子也是为了辅助记忆单词,如果我每个真题语境都给的复杂、难懂,那你啃句子就要啃半天,这样反而不利于你快速理解、掌握单词(稍微复杂点的句子,我都给了句子结构分析)
三、及时温故
像important(重要的)、education(教育)这类单词,我们之所以很熟,并非这些单词本身非常简单、好记,而是我们见的次数太多了,重复过很多次了
所以背单词,永远离不开重复,即经常温故
仅仅背1、2遍肯定记不住,我也记不住,背了忘很正常,说明咱是正常人,哈哈
关于温故单词,需要注意以下2点:
1、温故要及时
经常有同学跟我抱怨说,单词书我都背了3、4轮了,为何还是记不住?
如果你把整本单词书从头到尾背完一遍后再去温故,那这时你的第二遍跟之前的第一遍其实没啥区别,基本是重新背,因为间隔时间太长了
请记住:
间隔时间越短,温故速度越快,效果越佳;间隔时间过长,就不叫温故了,基本等于重新开始背
所以对于5000多考研单词,正确的背法是:
每天坚持背,但每天量不多(30个以内),在背新词的过程中,反复温故之前背过的
这样当你背到第5000个单词时,考研单词这关就成功通过了,完全不用担心之前背的单词会忘,因为前面背的单词,尤其是前2000多个,你都不知道重复多少遍了
因为每天所背新词数量不多,温故单词比背新词轻松,所以这样背下来,整个过程并不会感到很痛苦,每天也占用不了多少时间(1小时足以),坚持起来也更容易
所以你看,同样是重复背,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方式,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家比较熟,温故单词时,其实没有必要严格按这个来,不要搞得太死板嘛,你只要有及时温故的意识就行了
第一个月的温故是最重要的,也是温故次数最多的,起码温故3次(1天后、1周后、1个月后),越到后面,温故的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
2、结合真题语境温故
前面咱提到背新词要结合真题语境背,其实温故单词,尤其是前期温故,结合真题语境去温故,效果会更好
就拿我公众号来说,温故单词时,你先看我给的真题语境,尝试自己去翻译,如果能够大体读懂,那句里的单词你肯定都认识了,要是哪里卡住了,再看看我给的参考译文和单词,最后通过具体语境把某几个单词重点背背
总之,不管是背新词还是温故单词,只要结合具体语境了,其效果一定会好于你孤立背、温故
五个小技巧:
一、次多时少
凡是那些每天连续花2、3个小时专门用来背单词,还是脱离语境孤立背的那种,在我看来都是背单词走火入魔了,效率很低
因为背单词这件事,一旦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注意力就很难再高度集中,记忆效率开始大幅度下降
所以背单词,建议遵循“次多时少”原则,即:每次背的时间并不长,但背的次数比较多
举个例子:
如果你打算每天投入1小时左右在单词上,建议你把这1个小时分成2次:早上花30、40分钟背新词,然后晚上再花20分钟左右温故今天、昨天背的单词
平时的零碎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3、5分钟做1篇阅读、做1道数学大题确实不行,但温故几个单词完全可以,效果还不错,这样的3、5分钟每天还是很多的
二、多看少写
平时背单词,建议反复去看,过遍数就行,而不是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更不必边抄写边大声拼读单词
原因很简单,你抄写1遍的时间,足够你快速看3遍,但后者的记忆效果要明显好于前者
同样是1遍,写的效果也不一定就好于看,因为很多同学写着写着,大脑就不怎么思考了,这也是你连续抄写1小时但并不感到有多疲劳的原因
真要抄写,也要有侧重性,侧重把你认为难背的单词抄写1、2遍就行,不要所有单词都去抄写
有些同学担心单词拼写不会,其实大家平时背的单词,基本都是阅读类单词,对于这类单词,你达到“能认识”这一程度就可以,即看到单词模样,能快速反应出单词意思
具体的单词拼写不会,并不影响做题,像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你看文章选答案即可,全程不需要你拼写一个单词
至于作文,后期你背背作文模板、优秀范文,考前动笔练练,单词拼写这块问题不大,不必担心
三、不迷恋词根词缀等记忆法
坦白讲,如今词根词缀等记忆法的流行,是众多培训机构的努力,不搞点新花样,单词课怎么卖?
为了记住一个单词,先记住这个,再联想那个,有这时间我直接把单词重复背3遍不更好么?
考研5000多单词,记忆量本身就不小,为了这5000多单词再另外去记一大推联想真没必要,记忆量反而大大增加了
关键是,很多所谓的词根词缀、联想、谐音记忆,其解释真的好牵强,我都感到尴尬,可以说任何一个解释,都能找到反例
前面我提到背常考意思,有些单词靠词根词缀等去联想,即使不牵强,但所联想到的也不一定是常考意思
我没有专门背过单词书,也没怎么研究词根词缀,我单词量怎么来的?
文章、句子看多了,重复的次数多了,单词自然就认识了,因为有具体语境,单词不仅认识还掌握了,记忆深刻
给我一个单词,具体的词根词缀我可能讲不出来,但我能瞬间说出它的意思(考研单词我能说常考意思),考试时,时间紧迫,要的不就是这种瞬间反应能力么?
什么是瞬间反应?就是当你看到important(重要的)、education(教育)这类单词时的反应,对于这些单词,知不知道它的词根词缀还重要么?
词根词缀等记忆法,让一些同学认为背单词有捷径,其实背考研单词,没有什么捷径
如果真有捷径,我只能说是:
结合具体语境 + 背常考意思 + 肯花时间 + 长期坚持 + 重复重复再重复
当你一味地去追求捷径,往往就意味着开始走弯路了,推荐wx小程序【惊呼考研英语】:
单词小程序根据确定的院校目标分数,帮你量身定制单词学习方案
目标不同,推送的单词学习任务,建议的学习时长都是不同的
并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学习、复习,助你3倍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