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1.1操作系统目标
- 方便性
- 有效性
- 可扩充性
- 开放性
1.1.2操作系统的作用
-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 OS作为计算机系统系统的管理者:存储器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I/O设备管理是负责I/O设备的分配(回收)与操纵;文件管理适用于实现对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 方便用户
-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2单批道处理系统
- 在解决人际矛盾和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矛盾的过程中形成
- 主要缺点: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
1.2.3 多批到处理系统
- 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 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 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机争用问题、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I/O设备分配问题等等。
1.2.4分时系统
- 分时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
(1)及时接收
(2)及时处理:人机交互的关键在于用户键入命令后,能对自己的作业及其运行及时的实施控制过修改。 - 分时系统的特征
(1)多路性
(2)独立性
(3)及时性:是指用户的请求在很短的时间能得到响应。时间间隔由人们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确定;
(4)交互性
1.2.5实时系统
- 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 类型:
(1)工业(武器)控制系统
(2)信息查询系统
(3)多媒体系统
(4)嵌入式系统 - 实时任务的类型:
(1)周期性实时任务和非周期性实时任务。
(2)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 - 与分时系统的比较
(1)多路性
(2)独立性
(3)及时性:实时系统的实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戒指是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或毫秒级;
(4)交互性
(5)可靠性
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 CP/M在8位微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 Linux是UNIX的重要变种,由芬兰学生Linux Torvalds开发;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3.1并发
- 并行: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 并发:值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 进程: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1.3.2共享
- 互斥共享方式
- 同时访问方式:所谓同时,是指宏观意义上,在微观下,进程对资源的使用是交替进行的
1.3.3虚拟
1.3.4异步
- 进程的执行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走走停停的。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 传统的主要功能:处理及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基本功能以及向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
1.4.1处理及管理功能
- 进程控制: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终止)已结束的进程,并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 进程通信:实现相互合作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 调度:
(1)作业调度
(2)进程调度
1.4.2存储器管理功能
-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 内存保护:确定每道程序彼此互不干扰;决不允许用户程序访问系统的程序和数据,也不允许程序转移到非共享的其他程序中执行。
-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中与之对应的物理地址。
- 内存扩充:借助虚拟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1.4.3设备管理功能
- 缓冲管理
- 设备分配
- 设备处理
1.4.4文件管理功能
-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 目录管理
- 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接口分为两大类:
- 用户接口
- 程序接口
1.4.6现代操作系统的新功能
- 系统安全
- 网络功能和服务
- 支持多媒体
1.5OS结构设计
1.5.4微内核OS结构
- 微内核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足够小的概念、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以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
- 优点;提高了可扩展性;增强了可靠性;可移植性强;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