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lis (龙蜥) 社区https://openanolis.cn/https://openanolis.cn/
日常使用中,最常见的是对系统中的目录进行操作。这里总结了一些常用的目录操作指令:
1 .ls 查看目录信息
#查看目录下的文件
ls [path]
如:ls /root/
#常用参数
ls -d */ #只显示目录,注意必须和*/ 一起使用
ls * #显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的全部文件
ls -R #只当前目录及子目录的全部内容 通常和more 连用 如: ls -R | more
ls -s #显示目录和文件的同时显示他们的文件大小
ls -l #同 ll 命令 显示内容更为详细
ls -lh # 将显示的文件大小转为可读的状态,如xxk、 XXM
ls -a #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al #组合使用 -a 和 -l
ls -S #S大写,显示的结果按照文件大->小 显示
ls -Sr #S大写,显示的结果按照文件小->大 显示
2. cd 切换目录
#切换目录
cd directory
#如:
cd /etc/
#常用
cd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cd ~/user1 切换到指定用户目录
cd - #退到上层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bin #回到上层目录,并进入上层目录下的bin 目录
3.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pwd
pwd -P # 显示目录的物理路径
pwd -L # 显示逻辑路径
#上面这两条命令涉及到 ln -s 等的使用,不明白的请自行baidu一下
4.mkdir 创建目录
mkdir test #创建 test目录
mkdir -p test/test1/test2/test3 # 通过递归的方式创建子目录
5. rmdir 删除目录
rmdir test #删除test 目录,test目录必须为空
6.cp 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目标挡
-options: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至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link文件;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cp -a test/ /tmp/test1 #复制test目录及所有目录文件 到/tmp/test下
7.rm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rm [option] 文件或者目录
-option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r :递归删除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新手 禁用 rm -rf /
#新手 禁用 rm -rf /
#新手 禁用 rm -rf /
8.mv 移动文件或者目录
mv [option] 源文件或者目录 目标文件或者目录
-option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举例:
mv file1 /tmp/ #将 文件file1 移动到 /tmp/ 目录下
#使用mv 为文件更改名字
mv file1 file2 #将 file1 更名为 fil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