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规范 Core v5.2 GAP 文档解读第9章 LE模式和过程

目录

9 LE模式和过程

广播模式和观察过程

广播模式

观察过程

发现模式和过程

不可发现模式

受限可发现模式

通用可发现模式

受限发现过程

通用发现过程

名字发现过程

连接模式和过程

不可连接模式

定向可连接模式

无向可连接模式

自动连接建立过程

通用连接建立过程

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

定向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参数更新过程

终止连接过程

连接建立定时参数

连接间隔定时参数

CIS中心设备建立过程

CIS外围设备建立过程

CIS终止过程

绑定模式和过程

不可绑定模式

可绑定模式

绑定过程

周期性广播模式和过程

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

周期性广播模式

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

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

等时广播模式和过程

广播等时同步模式

广播等时广播模式

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

广播等时通道映射更新过程

广播等时终止过程


9 LE模式和过程

广播模式和观察过程

广播模式和观察过程允许两个设备使用广播事件以单向无连接方式进行通信。

广播模式和观察过程广播者观察者
广播模式ME
观察过程EM

 

广播模式

定义:

广播模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在广播事件中发送无连接数据的方法。

条件:

必须用不可连接广播事件发送数据。

广播模式下的设备可以通过排除广播方的地址,以匿名方式发送不可连接和不可扫描的无向或定向广告事件。

广播数据(AD)类型中不能将Flags设置为‘LE通用可发现模式’或‘LE受限可发现模式’。

注意:广播模式下发送的所有数据都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来自任何可能已经收到数据的设备的确认。

设备可以配置和启用多个独立的广播集。每个广播集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广播过滤策略。

 

观察过程

定义:

观察过程提供了一种设备从正在发送广播事件的设备接收无连接数据的方法。

条件:

执行观察过程的设备可以使用被动扫描或主动扫描接收广播事件。

执行观察过程的设备可以使用主动扫描来接收任何处于广播模式的设备以可扫描的广播事件发送的扫描响应数据。

当执行观察过程的设备在广播事件中收到一个可解析的私有地址时,该设备可以使用可解析私有地址解析过程来解析该私有地址。

注意:在广播模式下的设备发送动态数据的用例中,接收设备应禁用控制器中的重复过滤功能,以便主机接收控制器接收到的所有广播包。

 

发现模式和过程

所有设备应处于不可发现模式、通用可发现模式或受限可发现模式之一。处于不可发现模式的设备是不可发现的。处于通用可发现模式或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可被发现设备发现。正在发现其他设备的设备执行受限发现过程或通用发现过程。

一些设备可能只扫描使用传统广播PDUs的广播事件。因此,建议使用扩展广播PDUs来广播事件的设备也使用带有传统广播PDUs的广播事件的广播集。
如果设备处于可发现模式之一,并且多个广播集使用相同的ID地址或相同的IRK(Identity Resolving Key),那么这些广播集也应该共享相同的过滤策略。

发现模式和过程外围设备中心设备
不可发现模式ME
受限可发现模式OE
通用可发现模式C1E
受限发现过程EO
通用发现过程EM
名字发现过程OO
C1:如果支持有限发现模式,则为O,否则为M。

 

不可发现模式

描述:

配置为不可发现模式的设备不会被执行通用发现过程或受限发现过程的任何设备发现。

条件:

处于不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可以发送广播事件。如果发送广播事件,广播数据(AD)类型中不能将Flags设置为‘LE通用可发现模式’或‘LE受限可发现模式’。

如果设备发送广播事件,建议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 主机应将所有广播集的广播过滤策略设置为“仅处理来自白名单中的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或“处理来自所有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

•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广播间隔。

 

受限可发现模式

描述:

配置为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可由执行受限或通用设备发现过程的其他设备在有限时间内发现。当用户执行特定操作时,设备通常进入受限可发现模式。

使用理由:
1、允许远程设备用通用发现过程对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进行优先安排或识别出来,呈现给用户,因为用户正在与这些设备交互。
2、允许远程设备用受限发现过程过滤掉开启了通用可发现模式的设备。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可以支持受限可发现模式。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受限可发现模式。

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必须发送带有如下Flags AD类型的广播数据:
•‘LE受限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1。
•‘LE通用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0。

LE-only的设备的Flags AD类型设置如下:
a)“BR/EDR不支持”标志设置为1。
b)“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控制器)”标志设置为0。
c)“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主机)”标志设置为0。

广播数据也应包含如下AD类型以实现更快的连接体验:
• TX Power Level AD type
• Local Name AD type
• Service UUIDs AD type
• Slave Connection Interval Range AD type

设备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时间不应超过180 s。

当设备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 主机应将所有使用相同的ID地址或相同的IRK广播集的广播过滤策略设置为“处理来自所有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
•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广播间隔。

在建立连接或主机终止模式之前,设备应保持受限可发现模式。

注意:用于传统广播事件的那些频繁变化的主机数据应该放在广播数据中,静态数据应该放在扫描响应数据中。

注意:广播间隔的选择要权衡功耗和设备发现速度。

设备可以配置和启用多个独立的广播集。

 

通用可发现模式

描述:

配置为通用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可以被执行通用发现过程的设备无限期地发现。设备通常自动进入通用可发现模式。

当设备处于通用可发现模式时不会被执行受限发现过程的设备发现。如果已知执行发现的设备将使用受限发现过程,则不应使用通用可发现模式。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可以支持通用可发现模式。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通用可发现模式。

处于通用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必须发送带有如下Flags AD类型的广播数据:
•‘LE受限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0。
•‘LE通用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1。

LE-only的设备的Flags AD类型设置如下:
a)“BR/EDR不支持”标志设置为1。
b)“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控制器)”标志设置为0。
c)“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主机)”标志设置为0。

广播数据也应包含如下AD类型以实现更快的连接体验:
• TX Power Level AD type
• Local Name AD type
• Service UUIDs AD type
• Slave Connection Interval Range AD type

当设备处于通用可发现模式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 主机应将所有使用相同的ID地址或相同的IRK广播集的广播过滤策略设置为“处理来自所有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
•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广播间隔。

在建立连接或主机终止模式之前,设备应保持通用可发现模式。

注意:用于传统广播事件的那些频繁变化的主机数据应该放在广播数据中,静态数据应该放在扫描响应数据中。

注意:广播间隔的选择要权衡功耗和设备发现速度。

 

受限发现过程

描述:

执行受限发现过程的设备,只接收来自受限可发现模式下的设备的设备地址、广播数据和扫描响应数据。

只有当已知要发现的设备使用的是受限可发现模式时,才应该使用受限发现过程。当需要发现所有设备,而不管它们是使用受限可发现模式还是通用可发现模式时,应使用用于通用目的发现的通用发现过程。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可以支持受限发现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受限发现过程。

建议设备扫描它支持的所有PHYs。

当主机执行受限发现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设置扫描过滤策略为“处理所有广播包”。
2.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间隔和扫描窗口。
3. 主机应配置控制器使用主动扫描。

除非主机结束受限发现过程,否则主机应开始扫描广播包,并应在扫描LE 1M PHY时至少持续扫描10.24 s,而在扫描LE Coded PHY时至少持续扫描30.72 s。

主机应检查广播数据中的Flags AD类型。如果Flags AD类型存在,并且“LE受限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1,那么主机应将该设备视为发现的设备。否则,应忽视该广播数据。所发现设备的广播数据可以包含其它AD类型的数据,如Service UUIDs AD type、TX Power Level AD type、Local Name AD type和Slave Connection Interval Range AD type。主机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执行任何连接建立过程。

主机应忽略Flags AD类型中的“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控制器)”和“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主机)”标志位。

 

通用发现过程

描述:

执行通用发现过程的设备,接收来自受限可发现模式或通用可发现模式下的设备的设备地址,广播数据和扫描响应数据。

通用发现过程应该用于通用目的的发现,例如:发现所有可发现的设备,无论它们处于通用可发现模式还是受限可发现模式。一个设备如果用通用发现过程去发现设备,并以某种形式呈现给用户,应该将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从通用可发现模式的设备中区分出来,例如,将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排在列表顶部或高亮显示。

注意:为终端用户将处于受限可发现模式的设备区分开来的原理是,设备通常只有在终端用户进行明确操作之后才进入受限可发现模式,这表明用户的直接目标是发现特定的设备并与之交互。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可以支持通用发现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通用发现过程。

建议设备扫描它支持的所有PHYs。

当主机执行通用发现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设置扫描过滤策略为“处理所有广播包”。
2.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间隔和扫描窗口。
3. 主机应配置控制器使用主动扫描。

主机应开始扫描广播包,并应在扫描LE 1M PHY时至少持续扫描10.24 s,而在扫描LE Coded PHY时至少持续扫描30.72 s。这个过程可能被主机提前终止。

主机应检查广播数据中的Flags AD类型。如果Flags AD类型存在,并且“LE通用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1或者“LE受限可发现模式”标志设置为1,那么主机应将该设备视为已发现的设备。否则,应忽视该广播数据。所发现设备的广播数据可以包含其它AD类型的数据,如Service UUIDs AD type、TX Power Level AD type、Local Name AD type和Slave Connection Interval Range AD type。主机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执行任何连接建立过程。

主机应忽略Flags AD类型中的“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控制器)”和“同时LE和BR/EDR到同一设备(主机)”标志位。

 

名字发现过程

描述:

名字发现过程用于获取远程可连接设备的蓝牙设备名称。

条件:

如果在执行受限发现过程或通用发现过程时未获取完整的设备名称,则可以执行名字发现过程。

名字发现执行过程如下:
1. 主机应使用连接建立过程建立连接。
2. 主机应使用GATT过程 Read Using Characteristic UUID 读取设备名称特征。
3.GATT过程完成后,连接可能终止。

 

连接模式和过程

连接模式和过程允许设备与另一个设备建立连接。

当设备已连接时,可以通过连接参数更新过程来更新连接的参数。已连接的设备可以使用终止连接过程终止连接。

连接模式和过程外围设备中心设备广播者观察者
不可连接模式MEMM
定向可连接模式OEEE
无向可连接模式MEEE
自动连接建立过程EOEE
通用连接建立过程EOEE
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EOEE
定向连接建立过程EMEE
连接参数更新过程OMEE
终止连接过程MMEE
CIS中心设备建立过程EC1EE
CIS外围设备建立过程C1EEE
CIS终止过程C1C1EE
C1:如果支持CIS,则为M,否则为E。

CIS: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 连接等式流,CIS是一种逻辑传输,使连接的设备能够在任意方向传输等时数据。

 

不可连接模式

描述:

处于不可连接模式的设备不允许建立连接。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应支持不可连接模式。广播者和观察者不能建立连接,因此被认为是支持不可连接模式。

处于不可连接模式的外围设备可以发送不可连接的广播事件。这时建议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 主机应将广播过滤策略设置为“仅处理来自白名单中的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或“处理来自所有设备的扫描和连接请求”。
•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广播间隔。

设备可以配置和启用多个独立的广播集。每个广播集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广播过滤策略。

 

定向可连接模式

描述:

处于定向可连接模式的设备,应接受来自执行自动连接建立过程或通用连接建立过程的已知对等设备的连接请求。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可以支持定向可连接模式。只有当设备具有已知的对等设备地址时,才应使用此模式。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定向可连接模式。

外围设备应发送可连接的定向广播事件。

设备可以配置和启用多个独立的广播集。每个广播集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广播过滤策略。

 

无向可连接模式

描述:

处于无向可连接模式的设备,应接受来自执行自动连接建立过程或通用连接建立过程的设备的连接请求。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应支持无向可连接模式。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无向可连接模式。

外围设备应发送可连接可扫描的无向广播事件或可连接的无向广播事件。

设备可以配置和启用多个独立的广播集。每个广播集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广播过滤策略。

 

自动连接建立过程

描述:

自动连接建立过程允许主机将控制器配置为自主地与一个或多个处于定向可连接模式或无向可连接模式的设备建立连接。控制器中的白名单用于存储设备地址。此过程使用发起者控制器中的白名单。控制器自主地与地址和存储在白名单中的地址相匹配的设备建立连接。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可以支持自动连接建立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自动连接建立过程。

当主机执行自动连接建立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将自动连接的设备地址列表写入白名单。
2. 主机应设置发起者过滤策略为“处理来自白名单中所有设备的可连接的广播包”。
3.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间隔和扫描窗口。
4. 主机应按照“连接间隔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连接参数。

当连接已建立或主机终止此过程时,此过程将终止。

 

通用连接建立过程

描述:

通用连接建立过程允许主机与一组处于定向可连接模式或无向可连接模式的已知对等设备建立连接。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可以支持通用连接建立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通用连接建立过程。

当主机执行通用连接建立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将扫描过滤策略设置为‘accept all’选项之一。
2.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间隔。
3.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窗口。
4. 主机应开始扫描。
5. 主机应按照“连接间隔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连接参数。

当主机发现可能尝试去连接的设备时,主机应停止扫描,并使用定向连接建立过程发起连接。

当连接已建立或主机终止此过程时,此过程将终止。

 

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

描述:

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允许主机用主机选择的连接配置参数与白名单中一组设备地址建立连接。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可以支持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

当主机执行选择性连接建立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将选择性连接的设备地址列表写入白名单。
2. 主机应将扫描过滤策略设置为‘accept only’。
3.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间隔。
4. 主机应按照“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扫描窗口。
5. 主机应开始主动扫描或被动扫描。

当主机发现要去连接的对等设备之一时,主机应停止扫描,并用所选的连接配置参数使用定向连接建立过程向对等设备发起连接。

当连接已建立或主机终止此过程时,此过程将终止。

 

定向连接建立过程

描述:

定向连接建立过程允许主机根据主机选择的连接配置参数,与单个对等设备建立连接。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应支持定向连接建立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观察者或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定向连接建立过程。

当主机执行定向连接建立过程时,主机对控制器的配置如下:
1. 主机应设置发起者过滤策略为“忽略白名单并处理来自主机指定的特定设备的可连接的广播包”。
2. 主机应将对等地址设置为指定单个设备的设备地址。
3. 主机应按照“连接间隔定时参数”章节中的定义设置连接参数。
4. 主机应发起向外围设备的连接。

当连接已建立或主机终止此过程时,此过程将终止。

 

连接参数更新过程

描述:

连接参数更新过程允许外围设备或中心设备更新已建立的ACL连接的参数。

条件:

当设备处于中心设备角色时应支持连接参数更新过程。当设备仅处于外围设备角色时,该设备可以支持连接参数更新过程。但是当设备仅处于广播者或观察者角色时,该设备不应支持连接参数更新过程。

如果中心设备或外围设备不支持‘连接参数请求链路层控制过程’,启动连接参数更新过程的中心设备应以所需的连接参数使用‘链路层连接更新过程’。

如果中心设备和外围设备都支持‘连接参数请求链路层控制过程’,启动连接参数更新过程的中心设备或外围设备应以所需的连接参数使用‘连接参数请求链路层控制过程’。

如果中心设备或外围设备不支持‘连接参数请求链路层控制过程’,启动连接参数更新过程的外围设备应以所需的连接参数使用‘L2CAP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命令。外围设备不应该在接收到‘L2CAP连接参数更新响应’的30 s 内发送‘L2CAP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命令。当中心设备接受外围设备发起的连接参数更新时,中心设备应以所需的连接参数在30 s 内启动‘链路层连接更新过程’。

如果请求的或更新的连接参数对于中心或外围设备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它可能会用错误代码0x3B断开连接(不可接受的连接参数)。设备应该能够容忍远程设备提供给它们的连接参数。

 

终止连接过程

描述:

终止连接过程允许主机终止与对等设备的连接。

条件:

中心设备和外围设备应支持终止连接过程。广播者和观察者不应支持终止连接过程。

主机应首先终止任何相关的CIS(es),再终止ACL。

发起终止连接过程的主机应使用‘链路层终止过程’。

 

连接建立定时参数

描述:

连接建立定时参数用于中心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建立期间。

中心设备应使用GAP连接建立过程之一向处于可连接模式的外围设备发起一个连接。上面有提到哪些模式和过程可能会使用这些定时参数。

条件:

各种不同情况下在LE 1M PHY和LE Coded PHY上的扫描间隔、扫描窗口、扫描持续时间、广播间隔、广播持续时间设定。

 

连接间隔定时参数

描述:

连接间隔定时参数用于连接中。初始连接间隔用于确保快速完成绑定、加密设置和服务发现等过程。启动过程完成后,应将连接间隔更改为外围首选连接参数特征中的值。

条件:

中心设备应该读取外围首选连接参数特征,或者从广播数据中检索参数。

连接间隔应设置为……。应该使用这些参数直到中心设备不再有挂起的动作需要执行,或者直到外围设备执行连接参数更新过程。

1 s内中心设备不再有挂起的动作需要执行并且外围设备没有发起任何其它动作之后,中心设备应唤醒连接参数更新过程并将连接间隔更改为外围首选连接参数特征中指定的值。

如果中心设备没有读取外围首选连接参数特征,那么中心设备可以选择要使用的连接参数。

1 s内外围设备不再有挂起的动作需要执行并且中心设备没有发起任何其它动作之后,外围设备可能会执行连接参数更新过程。外围设备不应在建立连接的5 s内执行连接参数更新过程。

任何时候都需要密钥刷新或加密设置过程。密钥刷新或加密设置过程优先于连接参数更新过程,连接间隔应设置为……。需要维持这一快速连接间隔,直到完成密钥刷新或加密设置过程。然后应切换为外围首选连接参数特征中的值。

 

CIS中心设备建立过程

描述:

CIS中心设备建立过程允许中心设备的主机使用所选的主机参数与外围设备建立CIS。

条件:

当两个设备已连接时,一个中心设备可以与一个外围设备建立一个或多个CIS。一个CIS是中心设备使用‘CIS创建过程’建立的。中心和外围可能在已建立的CIS上发送等时数据。

 

CIS外围设备建立过程

描述:

CIS外围设备建立过程允许外围设备的主机接受或拒绝来自中心设备的建立CIS的请求。

条件:

当两个设备已连接时,外围设备可能会收到来自中心的建立CIS的请求。一旦接收到请求,外围设备的主机就可以接受请求,并且使用‘CIS创建过程’建立CIS。

 

CIS终止过程

描述:

CIS终止过程允许主机终止对等设备的CIS。当中心和外围之间的ACL终止时,CIS也必须使用终止连接过程终止。

条件:

主机应使用‘CIS终止控制过程’启动CIS终止过程。

 

绑定模式和过程

绑定允许两个连接的设备交换和存储安全性和身份信息以创建信任关系。当设备存储绑定信息时,通常称为“设备已绑定”或“绑定已创建”。

绑定外围设备中心设备
不可绑定模式MM
可绑定模式OO
绑定过程OO

 

不可绑定模式

描述:

处于不可绑定模式的设备,不允许与对等设备创建绑定。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设备应支持不可绑定模式。如果一个设备不支持SM中定义的配对,那么认为是不可绑定模式。

如果支持SM配对,主机应将Bonding_Flags设置为“无绑定”,并且绑定信息不得交换或存储。

 

可绑定模式

描述:

处于可绑定模式的设备,允许与处于可绑定模式的对等设备创建绑定。

条件:

主机应在配对过程中将Bonding_Flags设置为“绑定”。

 

绑定过程

描述:

当非绑定设备试图访问需要绑定的服务时,可以执行绑定过程。目的是在两设备间创建绑定。

条件:

当设备处于外围或中心设备角色时,设备可以支持绑定过程。当设备处于广播者和观察者角色时不应支持绑定过程。

中心设备的主机将Bonding_Flags设置为“绑定”并发起配对过程。如果对等设备处于可绑定模式,则两设备应将绑定信息交换并存储在安全数据库中。

如果设备支持可解析私有地址的生成,并为其本地地址生成可解析私有地址,那么它必须使用SMP发送身份信息,包含有效的IRK。如果一个设备没有为它自己的地址生成一个可解析的私有地址,并且主机使用SMP发送身份信息,主机必须发送一个全零的IRK。如果认证需求不足以分发IRK,主机可以中止配对过程。

 

周期性广播模式和过程

周期性广播模式和过程,允许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使用扩展广播事件和周期性广播事件,以单向无连接方式进行通信。这些模式和过程还会使用已有的连接。

模式和过程广播者观察者外围设备中心设备
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OEEE
周期性广播模式C1EEE
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EOOO
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EEC2C2
C1:如果支持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则为M,否则为E。
C2:如果支持周期性广播模式或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则为O,否则为E。

 

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

定义:

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提供了一种设备使用广播发送关于周期性广播序列的同步信息的方法。

条件:

处于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的设备应在不可连接和不可扫描的扩展广播事件中发送周期性广播序列的同步信息。所使用的广播间隔与周期性广播事件之间的间隔无关。

设备处于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的必要前提是,它也同时处于周期性广播模式。它可以在保持周期性广播模式的同时,离开或可能重新进入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

 

周期性广播模式

定义:

周期性广播模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以周期性和确定性间隔发送广播数据的方法。

条件:

处于周期性广播模式的设备应以一定的间隔发送周期性广播事件,并使用周期性广播同步信息中规定的跳频序列。

进入周期性广播模式的设备也应至少进入周期性广播同步模式长到足以完成一个扩展广播事件。

 

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

定义:

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接收周期性广播同步信息,并与周期性广播序列同步的方法。

条件:

执行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的设备应扫描不可连接和不可扫描的广播事件,该事件中包含关于一个周期性广播序列的同步信息,或者应通过参与‘链路层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在已经存在的连接上接收周期性广播同步信息。当设备接收到一个周期性广播序列的同步信息时,它可以以一定间隔并使用周期性广播同步信息中指定的跳频序列监听周期性广播事件。

 

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

定义:

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设备在现有连接上发送关于周期性广播序列的同步信息。

条件:

执行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的设备应发起‘链路层周期性广播同步传输过程’。

 

等时广播模式和过程

等时广播模式和过程允许两个或多个设备使用扩展广播事件、周期性广播事件和等时事件,以单向无连接方式进行通信。

模式和过程广播者观察者
广播等时同步模式C1E
广播等时广播模式OE
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EO
广播等时通道映射更新过程C1C2
广播等时终止过程C1C2
C1:如果支持广播等时广播模式,则为M,否则为E。
C2:如果支持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则为M,否则为E。

 

广播等时同步模式

定义:

广播等时同步模式为设备传输BIG的同步信息提供了一种方法。

BIG:Broadcast Isochronous Group广播等时组

条件:

当一个设备处于广播等时同步模式时,它必然也处于广播等时广播模式。处于广播等时同步模式的设备应发送位于周期性广播的AUX_SYNC_IND PDU中的ACAD字段中的BIGInfo。

 

广播等时广播模式

定义:

广播等时广播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处于广播者角色的设备能够发送加密的或未加密的BIG的BIS的子事件中的广播等时PDUs。

条件:

处于广播等时广播模式的设备应发送BIG的BIS的子事件中的广播等时PDUs。

 

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

定义:

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提供了一种设备与BIS同步的方法。

条件:

执行广播等时同步建立过程的设备,必须首先执行周期性广播同步建立过程,获取同步信息。同步信息用于同步到所需的BIG中的BIS。

 

广播等时通道映射更新过程

定义:

广播等时通道映射更新过程允许广播者使用和传输一个BIG的新通道映射,或者允许一个观察者接收和使用一个BIG的新通道映射。

条件:

广播者在BIG事件中发送通道映射命令。当观察者接收到一个通道映射消息时,它在接收BIG数据时使用新的通道。

 

广播等时终止过程

定义:

广播等时终止过程允许广播者的主机终止一个BIG,或者允许观察者的主机终止同一个BIG的同步。

条件:

发起广播等时终止过程的主机应使用链路层的‘BIS终止控制过程’。

  • 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