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总结第八章

本章内容

1.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

2.String类,StringBuffer类,StringBuilder类

3.内部类


一.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

1.基本数据类型有时要转成引用数据类型,所以java针对所有的基本数据类型都提供了对应的包装类。但包装类并不是用来取代基本类型的。

下面即对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包装类:

基本数据类型

包装类

byte(字节)

java.lang.Byte

char(字符)

java.lang.Character

short(短整型)

java.lang.Short

int(整型)

java.lang.Integer

long(长整型)

java.lang.Long

float(浮点型)

java.lang.Float

double(双精度)

java.lang.Double

boolean(布尔)

java.lang.Boolean


2.包装类和基本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类的语法:

Integer intValue = new Integer(21);

包装类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的语法:

Integer integerId=new Integer(25);

int  intId=integerId.intValue();

3.自动装箱、拆箱

JDK5.0中为基本数据类型提供了自动装箱(boxing)、拆箱(unboxing)功能:

装箱:将基本数据类型包装为对应的包装类对象

拆箱:将包装类对象转换成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

下面就char型来诠释自动装箱拆箱

package boxing;

public class Charact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acter c='a';   // 自动装箱
	    char x=c;  // 自动拆箱
	    System.out.println("变为大写:"+Character.toUpperCase('a'));
	    System.out.println("变为小写:"+Character.toLowerCase('Y'));

	}
	

}

运行截图如下:



就int型来诠释转换为int包装类,以及装箱拆箱

package boxing;

public class Integ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int的最大值:"+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nt的最小值:"+Integer.MIN_VALUE);
		Integer a=100;   // 自动装箱
		int b=a;   // 自动拆箱
		String str="123";
		int temp=Integer.parseInt(str);   // 将字符串转换为int
		System.out.println(temp+5);

	}

}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二.字符串相关类

1.String类

*  String代表字符串类型,字符串内容本身不可改变,字符串存储于“字符串常量池“中。

补充:栈内存一般放局部变量的基本数据类型。对象的引用类型。

静态区放静态,对所有实例化对象共享。

字符串常量值其实也放在堆内存中,但单独拿出来讲就在字符串常量池里,常量池属于堆内存。

*  String的两种实例化方式:

a.直接赋值法(常用)

 eg:  String str=“Hello”;


b.通过new操作符实例化

eg:String  str=new String(“hello”);


*  一个字符串就是一个String类的匿名对象。所谓匿名对象,就是在堆内存中开辟了空间,但在栈内存中并没有引用指向的对象。

例如:

package string.trap;

public class String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hello";
        change(str);
        System.out.println(str);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String str){
		str="中国";
	}

}

在此时change里的方法的字符串并没有被指向,这个部分是在堆内存中另开辟的空间,但在栈内存中没有引用指向对象,故输出结果依然是“hello”。

运行结果截图为:

*  字符串常用方法:

1.public String(byte[] bytes)

 使用平台的默认字符集解码,将字节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2.public String(byte[] bytes,Charset charset)

  使用指定字符集解码,将字节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3.public char charAt(int index)

  根据索引位置获取字符串中的某个字符

4.public boolean contains(CharSequence s)

  判断当前对象代表的字符串是否包含参数字符串内容

5.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判断字符串内容是否相同

6.public byte[] getBytes()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7.public int indexOf(String str)

  返回参数字符串在当前字符串中的索引位置

8.public int lastIndexOf(String str)

  从后往前找参数字符串,返回参数字符串在当前字符串中的索引位置

9.public int length()

   返回当前字符串的长度

10.public String toLowerCase()

   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

对以上常用方法进行验证:

package string;

public class String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中华人民共和国";
		System.out.println(str.charAt(2));  // 根据索引位置获取字符串中的某个字符
        System.out.println(str.contains("人民"));   // 判断当前对象代表的字符串是否包含参数字符串内容
        System.out.println(str.indexOf("民共和"));
        // 将"abcde"的d变为大写
        String s1="abcdedx";
        System.out.println("从后往前找d:"+s1.lastIndexOf("d"));
        String s2="wxYz";
        System.out.println(s2.toUpperCase());
        System.out.println(s2.toLowerCase());
        System.out.println("中华人民共和国".substring(3));
        System.out.println("中华人民共和国".substring(3,6));
        String s3="   中     国     人  ";
        System.out.println("s3的长度:"+s3.length());
        System.out.println("删除了前后空格后的长度:"+s3.trim().length());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country="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瑞典";
        String[] array=country.split(",");
        System.out.println("遍历拆分后的字符串:");
        for(String cou:array){
        	System.out.print(cou+"  ");
        }
	}

}
实验结果截图:


2.StringBuffer类,StringBuilder类

这两个类功能几乎一样,代表可变的字符序列,称为字符串缓冲区,工作原理是:预先申请一块内存,存放字符序列,如果字符序列满了,会重新改变缓存区的大小,以容纳更多的字符序列。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String的区别:

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是可变对象,若连续操作String对象则会产生大量垃圾,而且“断开------连接”很频繁。

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相比,StringBuilder是线程不安全的。

就StringBuffer举例:

package stringbuffer;

public class StringBuffer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ffer sb=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中国").append("香水").append("Java");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前:");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sb.reverse();   // 反转缓冲区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后:");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StringBuffer sb2=new StringBuffer();
		sb2.append(false).append(12.5).append("hello");
		sb2.insert(1,true);   // 在索引为1处插入true
		System.out.println(sb2);

	}

}

运行结果截图:



三.内部类

1.在类的内部定义另一个类。如果在类Outer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Inner,此时Inner就称为内部类,而Outer则称为外部类。

2.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public class 外部类{

  //外部类成员

      public class 内部类{

           //内部类成员

      }

}


3.内部类在编译完成后也会产生.class文件,而文件名称则是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class”

**   什么时候使用内部类?

类中有属性或者方法不足以描述某个复杂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又包含在类中,这时就应该使用内部类。

使用内部类的好处:

1 可以方便地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属性

2 减少了类文件编译后的产生的字节码文件的大小

缺点:使程序结构不清楚

****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中不能定义static变量

成员内部类持有外部类的引用

外部实例化成员内部类的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内部类对象=外部类实例.new 内部类();

如:

package inner.member;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String name="中国人";
   
   // 成员内部类
   class MemberInner{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属性:"+name);
	   }
   }
   
   public MemberInner getMemberInstance(){
	   return new MemberInner();
   }
}

package inner.member;

public class TestMe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new Outer();
		out.getMemberInstance().method();   // 通过在外部类中的成员方法中获取内部类对象
        
		// 外部类.内部类  内部类对象=外部类实例.new 内部类();
		Outer.MemberInner in=out.new MemberInner();
		in.method();
	}

}
截图如下:


**** 静态内部类

如果一个内部类使用static声明,则此内部类就称为静态内部类,其实也相当于外部类。可以通过外部类.内部类来访问。

静态内部类不会持有外部类的引用,创建时可以不用创建外部类对象

静态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的静态变量,如果访问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必须通过外部类的实例访问

外部实例化静态内部类对象的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内部类对象= new 外部类.内部类();

如:

package inner.staticdemo;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String name="中国";
   private static int population=14;
   
   static class StaticInner{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静态内部类直接访问外部类的static属性:"+population);
		   Outer out=new Outer();
		   System.out.println("在静态内部类中通过外部类对象访问非static属性:"+out.name);
	   }
   }
   
   public static StaticInner getStaticInner(){
	   return new StaticInner();
   }
}

package inner.staticdemo;

public class TestStatic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getStaticInner().method();
		System.out.println("************************");
        Outer.StaticInner in=new Outer.StaticInner();
        in.method();
	}

}


截图如下:


*** 局部内部类

局域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中的内嵌类,所以类的作用范围仅限于该方法中,而类生成的对象也只能在该方法中使用。

局域内部类不能包含静态成员

特别注意:局域内部类要想访问包含其的方法中的参数,则方法中的参数前必须加上final关键字(JDK<=1.7)。

如:

package inner.local;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String name="中国";
   public void func(int x){
	    class LocalInner{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局域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属性:"+name);
			   System.out.println("局域内部类访问包含其方法的参数"+x);
		   }
	   }
	    
	   new LocalInner().method();   // 在局域内部类所在的方法中实例化局域内部类对象,并调用其方法
   }
}

package inner.local;

public class TestLoca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new Outer();
		out.func(5);

	}

}
截图如下:

*** 匿名内部类

如果一个内部类在整个操作中只使用一次的话,就可以定义为匿名内部类

没有名字的内部类,这是java为了方便我们编写程序而设计的一个机制,因为有时候有的内部类只需要创建一个它的对象就可以了,以后再不会用到这个类,这时候使用匿名内

部类就比较合适。

如:

package inner.anonymity;

public interface Jumping {
    public void jump();
}
package inner.anonymity;

public class TestAnonumit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umping j=new Jump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jump() {
				System.out.println("某人跳楼了...");
			}
			
		};
		j.jump();

	}

}
结果截图: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