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于一:从inch一词聊起来

英语单词 inch,表示“英寸”这样一个概念。那么,这个单词的本质,是什么呢?字面义,会是什么呢?

  • inch n.英寸

显然,中国的翻译高手,对于inch这个单词,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你可以看到 inch 这个单词,是一个音译词,但同时,也是一个意译词,是半音半意进行翻译的,或者说是音意兼顾进行翻译的。

  • inch = in英 + ch寸 = 谐音:英寸 = 长度单词:寸(英制) = 英寸

寸,在汉语中,也是一个长度单词,寸,是尺的下一级单位,尺寸通常放在一起相对而言,故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说。所以,要讲到翻译的最高境界,inch一词,译为“英寸”,可谓最是经典之一,类似的,当然还有gene翻译成“基因”,也是音意拿捏得都十分到位。

  • 对比:音意兼相译,经典案例
    • inch n.英寸
    • gene n.基因

我们说,寸,是相对于尺来说的,那么,一寸和一尺,在老外那里算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一英寸,约2.5厘米强,它是一英尺的十二分之一(即1/12),显然,这个进制的体制,是和尺规作图有关的,因为对圆的分割,通常都是6的倍数,因为这是非常容易或者可以说是可以直接得到的一种分割方式。

事实上,中国人通常在表达尺、寸的概念时,在过去,老百姓的习惯通常是这样的,就是一个成年人,把大拇指竖起来,它的一半,大概就是一寸长,也就是说,通常成年人的大拇指是在五、六厘米左右的样子,所以它的一半(一个关节长),相当于就是一寸长;而我们说方寸之间,其实也就是说寸是没有多长的,是一个比较短的尺度;而一英尺,则是将手掌的大拇指和食指撑开、往前量三次的样子,即单次大概是1英寸的4倍的样子,这显然并不精确,但在平日对于事物长度的考量或估算,通常是非常方便的一种方式。

  • inch n.英寸(1 inch = 0.0254米 = 2.5厘米强) //1 inch = 1/12 foot
  • foot n.英尺(1 foot = 0.3048米 = 30厘米强) //1 foot = 12 inches

我们可以看到,英尺这个单词,其实就是表示脚的那个单词,即foot,即日常一步的距离(成人日常的一步,不要故意大步或小步,是日常的一步,即1 foot)。

我们说,inch本质的定义,是十二分之一英尺,事实上,这就是它的字面义,所以,inch这个单词的结构拆分,大体如下:

  • inch = in- 表“一” + ch = 十二分之一 = 指1英尺的十分二之一

inch这个单词,来自于拉丁语uncia,十二分之一,拉丁语的这个uncia,还是ounce(n.盎司)一词的词源词或来源词汇,ounce是一个度量衡中的表示重量的单位,而inch则是一个长度单词,所以uncia一词的本质,即不是表长度,也不是表重量,它的字面义,是指对圆进行标准分割之后的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十二分之一,这个对圆的十二分法或分割术,通常也用于时间的表达,其中一半,也就是六份,用于表达白天,另外六份,用于表达黑夜。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中国的历法最初有相当一段时间是阳历,也就是天干,而天干十,地支十二支,是大家都熟知的,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最初采用阳历天干法的时候,一年其实是分成十个月份的,这可能和十进制的贯例有关,和人的十指之数有关,便其背后的另外两个原因,则可能是和当时人们对于一年月数的观测或划分不准则有关,也和几何作图或数学不够发达有关,后来,是从外面传来了新的历法,也就是阴历法,以地支十二的方式对一年进行月份的划分,才有了中国后来历法的变革和更新,走向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贯例,当然,即便如此,其实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是不完全准确的,所以才有了闰年闰月之法,对历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周期性的修定。

中国历法的在历史上曾经的变革:天干法(10个月,相当粗糙、十分不准确)-> 地支法(12个月,比较准确,受国外历法影响引进,属泊来品) -> 干支法(干支配伍、相互修正,中西合壁、闰年闰月,更加科学,被长期采用,直至今日)

干支历法的实现,其实就是现在农村中农民仍然习惯采用的农历,干为阳、支为阴,干支历法,也就是阴阳历法。

所以,inch这个的ch-,本质上是指圆,即对圆的标准划分,而这个标准或习惯性的划分方式,其实就是十二分法,即在正圆初分得到的六边形的基础上,做中垂线进行二分划分得到的结果,十二分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即应用于对年的划分,也应用于对天的时辰的划分,并外溢或辐射到整个度量衡体系或系统的方方面面,这可能得益于和一年大体可以划分成12个月有关,对农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关。

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inch这个单词的结构,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 inch = in- 表“一” + ch-圆及其标准划分 = 自于拉丁语uncia = 十二分之一 = 指1英尺的十分二之一 = 英寸(2.54厘米)

显然,inch中的ch-和circle、cycle、circuit、circus等单词是相通的,但为什么英文中的inch,最后会变成ch-,这可能和音变有关,也可能g-有关,即ch-用于表达g-的概念,是和g相通的,指向前走一步的意思,也就是取圆的标准划分中的12节中的一节之含义,或者和规范性书写有关,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我们本篇的重点,其实还没有开始呀,因为我们真正要讲的,其实是关于inch中的前面一节in-的故事,前面的,只能算是抛砖引玉吧。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Inch一词的in-这个部分,会具有“一“这样的含义呢?认真想想,它是不是会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呢?

事实上,inch中的in表示“一”,我们可以先不管它,我们先说一个概念,那就是英语单词在创造新词时,有一个元音互换的原则,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原则,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这个所谓的原则,其实只是一种归纳或统计的现象的表达,因为,英语单词,其实是历史的产物,英语整体上讲,其实是一个泊来品,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反反复复受到外族的入侵,早已失去了所谓的自我,欧洲大陆就像剧院的观众席或观众区,英国就像剧院中的舞台或表演区,英国的历史,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幕幕闹剧,一个个乱世相续的时间串或时间历史线而已,上面挂满了羊头和狗肉,英文单词的本质,这些字符不过是对语言符号的文字性记录而已,而在发音方面,辅音相对是稳定的,而元音是难以控制的,原因是元音主要反映的,其实是人们在发音时的口形和音量,是口型的饱满程度,这个所谓的饱满程度,除了受发音者本身的发音准确性有关之外,最后在听者和受众那里,其实是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比如距离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素,这让o、a之间、i、e之间的发音很容易混淆,开口大不大、饱满不饱满,是一个非常相对的概念,加上o、a、i、e、u之类的所谓元音本身发音是存在诸多相近性的,这就导致了各种混淆的产生,也就是导致了分化,就像中国诸多方言的一样。所以,当你看到inch这样的单词时,其实,根据元音互换原则,你是可以在心中模糊地呈现出以下形式的:

  • inch-
  • onch-
  • anch-
  • ench-
  • unch-

它的本质,其实是元音的变化或互换,而inch,可以视为是两个音节构成的单词,因此,真正受元音互换直接影响的,其实是其中的第一个音节,即in-这个部分:

  • in-
  • on-
  • an-
  • en-
  • un-

我们知道,in-在inch一词中的字面含义,其实是“一”,这意味着,在inch的同源词当中,应当大量存着有以上形式,都表示“一”的情况。没错,如果你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就对了。

比如我们最最高频使用的冠词,a/an就和此有关,所谓的不定冠词a/an,不过是在表达“一,一个”这样的概念,对不对?而a,其实只不过是an的简写或略写形式,即a,派生自an,a的本质取决于an,而an和inch一词中的in-是相通的,意思就是“一”。

但从词源上讲,冠词an的本质,所谓“一”,并不是指直接指“一个”这样的概念,而是“统一或统于一”这样的概念,而汉字的【统】字和【系】字是相通的,本质上就是一根绳子或者带子这样的东西,系和统,就是指相联系,并通过联系相固定或绑定在一起的意思,它的结果就是two in one,是二合一,两个统成一个的意思,一个是结果,是衍生的后果,所以,an,表达“一”的含义,其实是它的字面义的引申义。我讲这么多的意思,你可能没有明白,我简单点说,就是an这个单词,或者说不定冠词an,它的本质或字面义,是类似于中文【系统】这个词语的【系】或【统】这两个字,是“以绳相系”、“相系统一”的意思,它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含义或者说字面含义,就是“绳子或者带子”的意思,相当于【统】字的其中的丝字旁,而汉字【丝】作为文字的偏旁,其实是指绳子、带子的意思,相当于【系】字。

不定冠词a = (派生自)不定冠词an = 字面义:一根绳子(带子) = 系、统 = 二者相系,统于一 = 引申:一,一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事实上,an这个词来自于法语,最终来自于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它的本质,通词根un-/uni-,通long,最初很可能是和生育有关,指生产前连在母子之间的那根脐带,即,它的本来原始含义,是指在生产前,婴儿是完全不独立的,母子一体,以一根脐带相系,这根带子,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统于一体,是这么个意思,当然,英语中的这个不定冠词,在来源和部分义涵及使用上是有一些小的争议的,它和and和one、once这些单词,也都是相通的,显然,这些单词,也有包含有“一”这样的义涵:

  • one 一,一个
    • none 没有一个
    • 前缀non-,通none,指没有一个,没有、无
  • once 曾经,一度
  • and 和,又 //相邻或相近的一个,又一个,再一个,下一个,另一个
  • any 任一个 //相当于one of,其中某一个,其中任一个
  • lone 孤单,单个 //派生:lonely,alone等,l-通le-,表“离”,指与群体或其它事物相离相隔的,孤单的
  • on 出现,存在,在…上 //通one,通at,指一个东西的出现,或某个东西存在或出现在某处,一个东西在…上
  • at 在,存在 //一个东西位于或靠近某处,通前缀ad-
  • ounce 盎司 //十二分之一磅
  • 词根un(i)-
    • unite 统一
    • unit 单元,单位
    • unique 唯一的
    • universe 宇宙
    • university 大学
  • eleven 十一 //= e-(=通ten)十 + lev-(通leave)留下、剩下或余下 + en(通one)一 = 十个之后还余一个 = 十一(个)‘
  • all 全部 //= al + l = 一个一个又一个 = 全部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最后,我们来说说,英语单词核心义涵通常来源于辅音字母,所以in-、on-、an-、en-、un-它们可能都表示一这样的含义,但这个含义,根本上是来自于其中的辅音字母n,如果我们所认为的这个n是和生育有关,那么,它就是指那根联系或系统之用的带子,也就是脐带,所以,它的字面义就是以一根带子连成一体的意思,是母子一体的意思,这就是母子相依为命的,最初的来源。

  • 结构#n-:表示一,【词源】很可能和生育有关,n,指脐带
    • 注:#n-,其中#,指i、o、u、a、u等元音字符或组合形式(例如:ounce中的-ou-)

如果我们的推测和认知是正常的,结构#n-表示“一”这样的含义,除了主要来自于辅音字母n外,可能部分来自于字母u、o、a,而且u、o、a直接相通,可能指头或身体(主体),代指婴儿或母子关系中的子,引申指系统中的事物(不是孤立或无联系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我们上面所讲的这一切,都来自于一个虚构的印欧语根,即PIE *oi-no-,意为“一个(one),独特的(unique)”,由于它所指的,非常地古老、遥远,而且又是虚构的,且诸多内容是存在各种争议的,所以,请不必过于执着,和迷信于它,如果可以,你也可以提供更坚实的证据和更为合理的修正意见,当然,在此之前,你也完全可以参考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