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的感悟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只是很多时候自己意识不到,或者偶尔会意识到,但因觉得自己青春犹在,而没有在意。时间的稀缺性在于其不可再生性,人生多则不过百年,少则一二十年英年早逝。对于某个个体来说,日子过一天少一天,时间是不可能再生出来的,时间也是不可逆的,今天后悔昨天做错的事情,想回去重来,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时间的车轮只会向前,不会倒退。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论穷人或富人,当官的或老百姓,明星也好凡人也罢,上天赋予我们的时间都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366)天。人最终的结果,都不免一死。
所以,古今中外,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可以说是最多的。无一不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合理地安排时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对现代的我们来说变成了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每个人的一天一般都是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自由支配时间。善用时间的人会扩大自由支配时间并合理安排时间,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逐渐被拉开的。当你每天花2小时在追泡沫剧或打游戏的时候,别人用同样的时间进行学习或锻炼,一个仍然浑浑噩噩混过每一天,一个身体精力旺盛,头脑灵敏,知识丰富,这就显现出了差距。
当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要如何使用有限的时间,也是自己的安排。但是,要想活出精彩的人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人,必定都是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
三种管理时间的方法
关于时间管理,我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汇总如下: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掌握自己的时间。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第一个建议是掌握自己的时间。进一步给出时间管理的步骤,即“记录诊断时间→消除时间浪费→统一安排时间”。首先通过记录并分析,了解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现状,知道自己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有8小时可支配时间,但是通过记录分析,实际才发现只有4小时自由支配时间,那么以8小时为基数做出的时间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多半会不理想。
-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这是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要事第一》书中总结的时间管理法则。以重要性和紧急度两个维度,可以把事情(任务)进行划分,以此确定时间分配的比例及工作的优先级。
时间分配:
四个象限的时间分配,一般可以确定的比例是:20:50:25:5。
利用“二八定律”进行时间管理。该法则认为80%的成效源于20%的事情。一天当中,有20%的事情是真正重要并能产生绩效的。集中大部分精力、时间先着重完成这20%的任务,那么就能创造一天价值的80%了。剩下的事情都是低价值的事情。如此而推进,要保障第一象限有足够的时间发挥,办成更加重要的事情,故而,确保有“20%”的关键性事务稳定在第一象限。第二、三象限分担更多的日常性、重要性事务,确保事项有序推进。处理原则:
第一象限:马上做。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紧迫性,要求集中一切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第二象限:计划做。此项工作,重要不紧急,需要切实将其放在一定重要的位置,按照时间计划逐项、逐点落实,确保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充足时间。
第三象限:授权做。此项工作,不重要但紧急。要从此种状态中摆脱出来,授权别人去做,减少自身压力,把“猴子”扔在别人身上。
第四象限:减少做。此项工作,纯粹是消磨时间。适当在这种状态中休息一下即可,不需要过度沉迷其中。 -
利用角色时间管理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通常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如,我既是一个教师,又是一个丈夫和父亲,还有我是我自己。在进行时间分配的时候,以天或周为单位,列出本周或当天作为该角色要做的最重要的3件事(二八法则),例如:
2022年12月1日 作为老师的角色:
- 写第一单元教案
- 辅导某重点生
- 与班委开会
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 晚上陪老婆逛街
- 开家长会
- 陪孩子读《论语》
作为自己的角色:
- 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
- 反省总结(20分钟)
总结
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他能确保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有时间去有序地执行,在他们的“辞典”里没有“忙”这个字。“我太忙了”、“我没时间”等等都是借口,时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殆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对时间进行合理的管理,其实只要你有意识去管理时间,大师们总结的方法有很多。感觉到自己时间“不够用”,就会想方设法去挤出来。只要我们善用这些方法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事情就会变得井然有序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