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压查表法来计算剩余电量
自从手持及便携式设备被开发出来, 电池技术就被广泛使用在这些装置上。在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 电池剩余电量的精度, 一直是使用者要求的重点之一, 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剩余电料显示还有30%, 可是下一秒钟或是接一个电话, 或是打开相机准备照相, 结果却是断电收场。当然这种状况在早期feature phone时代是经常发生, 主要是因为当时设备的功能单纯, 能耗相对的也较少, 一颗满电的电池芯用个3~5天都不是问题。所以当时的电量计的式设计很简单, 就是用量测电压, 透过查表、或是简单的计算来决定剩余电量。
相对于智能手机的时代, 一颗满电的电池只能用个一天的状况, 如果电量指示还有30%, 下一个动作却让设备直接断电, 恐怕消费者都没法接受。
电压查表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最低, 能耗也很低。缺点是精度也最相对较低, 且SOC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上下跳动, 当电池老化之后, 这种跳变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2.库仑计
库仑计, 顾名思义, 就是电池电荷的累计。通过检流电阻检测充放电电流, 冲进去的电量就是电池的容量。总容量减去放出的容量就是电池剩余容量。
此方法实现相对简单, 且原理容易理解, 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计算方法, 但是, 并无法作为真正的电池电量计算使用。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两点, 一是累计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进, 误差会越来越大;二是电池的充入电量和放出电量是不相等的, 在不同的负载、温度等条件下, 容量差别更大, 最典型的就是常温满电的电池在低温下只能放出很少的电量。
所以, 库仑计一般只是作为电量计算的辅助工具, 需要配合其他设备或采样数据进行修正使用。
3.透过检测电压, 电流及温度, 加上算法来计算剩余电量
这是比较典型的电量计算方案, 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库仑计计算电量, 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电压或温度进行补偿。对新电池来说可以比较精确的计算出剩余电量, 可是当电池老化之后精度就逐步降低, 这主要是因为库仑计的计算基础事先要了解目前电池的总容量, 再依据量测到的当前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 来计算用掉的容量之后, 估算出剩余电量。可是当电池老化之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总容量变少, 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用新电池的总容量当成计算的基础, 剩余电量的计算误差就会越来越大。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期初精度很高, 缺点有:
(a)元器件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需要额外的制程及设备来进行检流电阻的校正, 以及对电池的全充放电来估算初期电池总容量。
(b)随着电池老化, 误差会随之增加。
(c)方案本身的能耗比较于电压检测方案要高很多。
4.针对电压检测方案的优化
(a)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长期精度进行优化, 最主要的步骤就是在电量计芯片内, 针对现在使用的电池芯建模, 由于理论上电池无论是新的还是老化之后, 其OCV(开路电压)曲线都是相同。因此建立了电池模型就有实际剩余电量的参考依据, 同时还把因为大电流放电温升的因素考虑进来, 以提升长期电量计算精度。可是这个方案是在大部分应用中, 精度都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b)除此以外, 也有厂商针对上述缺点, 在电量计内加上自我学习校准的演算功能, 来应对老化的影响, 以保持长期剩余电量的精度。
5.针对普通电流检测方案的优化
由于普通电流检测方案的长期精度误差很大, 因此有厂家建立了“内阻追踪(Impedance Track)”的技术, 根据内阻的变化决定电池老化的程度, 来修正剩余电量计算的精度。
电量计技术比较:
电量计技术 代表厂家 方案成本 短/长期精度
电压查表法 所有未使用电量计的厂家 低 低/非常低
库仑计 Qualcomm,Broadcom
(主要放在PMIC/PMU内) MTK, X-power(芯智汇) 中 中
O2(凹凸),EPI(芯传) (由开发的软件方案决定)
电压检测+温度检测+电池建模 Maxim(美信) 低 低/中
电压检测+温度检测+电池建模 CellWise(赛微) 低 高/高
+自学习演算
库仑计+内阻追踪 TI(德州仪器) 高 高/高
自从手持及便携式设备被开发出来, 电池技术就被广泛使用在这些装置上。在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 电池剩余电量的精度, 一直是使用者要求的重点之一, 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剩余电料显示还有30%, 可是下一秒钟或是接一个电话, 或是打开相机准备照相, 结果却是断电收场。当然这种状况在早期feature phone时代是经常发生, 主要是因为当时设备的功能单纯, 能耗相对的也较少, 一颗满电的电池芯用个3~5天都不是问题。所以当时的电量计的式设计很简单, 就是用量测电压, 透过查表、或是简单的计算来决定剩余电量。
相对于智能手机的时代, 一颗满电的电池只能用个一天的状况, 如果电量指示还有30%, 下一个动作却让设备直接断电, 恐怕消费者都没法接受。
电压查表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最低, 能耗也很低。缺点是精度也最相对较低, 且SOC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上下跳动, 当电池老化之后, 这种跳变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2.库仑计
库仑计, 顾名思义, 就是电池电荷的累计。通过检流电阻检测充放电电流, 冲进去的电量就是电池的容量。总容量减去放出的容量就是电池剩余容量。
此方法实现相对简单, 且原理容易理解, 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计算方法, 但是, 并无法作为真正的电池电量计算使用。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两点, 一是累计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进, 误差会越来越大;二是电池的充入电量和放出电量是不相等的, 在不同的负载、温度等条件下, 容量差别更大, 最典型的就是常温满电的电池在低温下只能放出很少的电量。
所以, 库仑计一般只是作为电量计算的辅助工具, 需要配合其他设备或采样数据进行修正使用。
3.透过检测电压, 电流及温度, 加上算法来计算剩余电量
这是比较典型的电量计算方案, 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库仑计计算电量, 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电压或温度进行补偿。对新电池来说可以比较精确的计算出剩余电量, 可是当电池老化之后精度就逐步降低, 这主要是因为库仑计的计算基础事先要了解目前电池的总容量, 再依据量测到的当前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 来计算用掉的容量之后, 估算出剩余电量。可是当电池老化之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总容量变少, 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用新电池的总容量当成计算的基础, 剩余电量的计算误差就会越来越大。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期初精度很高, 缺点有:
(a)元器件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需要额外的制程及设备来进行检流电阻的校正, 以及对电池的全充放电来估算初期电池总容量。
(b)随着电池老化, 误差会随之增加。
(c)方案本身的能耗比较于电压检测方案要高很多。
4.针对电压检测方案的优化
(a)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长期精度进行优化, 最主要的步骤就是在电量计芯片内, 针对现在使用的电池芯建模, 由于理论上电池无论是新的还是老化之后, 其OCV(开路电压)曲线都是相同。因此建立了电池模型就有实际剩余电量的参考依据, 同时还把因为大电流放电温升的因素考虑进来, 以提升长期电量计算精度。可是这个方案是在大部分应用中, 精度都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b)除此以外, 也有厂商针对上述缺点, 在电量计内加上自我学习校准的演算功能, 来应对老化的影响, 以保持长期剩余电量的精度。
5.针对普通电流检测方案的优化
由于普通电流检测方案的长期精度误差很大, 因此有厂家建立了“内阻追踪(Impedance Track)”的技术, 根据内阻的变化决定电池老化的程度, 来修正剩余电量计算的精度。
电量计技术比较:
电量计技术 代表厂家 方案成本 短/长期精度
电压查表法 所有未使用电量计的厂家 低 低/非常低
库仑计 Qualcomm,Broadcom
(主要放在PMIC/PMU内) MTK, X-power(芯智汇) 中 中
O2(凹凸),EPI(芯传) (由开发的软件方案决定)
电压检测+温度检测+电池建模 Maxim(美信) 低 低/中
电压检测+温度检测+电池建模 CellWise(赛微) 低 高/高
+自学习演算
库仑计+内阻追踪 TI(德州仪器) 高 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