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客

堪帝斯·斯帝文斯在《知识推动型经济》一文的开篇写道:“知识在目前已经被认为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这种认识使得信息、技术与学习在经济绩效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焦点”。知识经济也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词汇被频繁的使用在各种场合。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OECD 1996年报告),其所以倍受瞩目,根本上是因为知识具有与物质资料完全不同的特性——“知识蛋糕不会因为分享而导致每个人“切分”到蛋糕变小。一个人享有一种知识不妨碍其他人同时同质同量地享有这种知识。非但如此,一整块知识蛋糕在被分享的过程中很可能在质上更优,在量上更大,每个分享的人可以同时得到这一整块更优更大的蛋糕而不是切分到一小块。尤其值得注意的,分享本身就是这块蛋糕变优变大的前提条件”[9]。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不减反增意味着经济可以持续的增长,美国90年代长达十年的增长就是对这一论断的最好证明。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如何获取、共享和应用知识成为组织和个人保持竞争性最重要的能力,而如何比别人或别的组织更快更好的学习也就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目前有关知识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兴盛,但都很少有人把观察者的眼光放到某一项技术实践上,指望着变革从学校或者研究所开始是很奇怪的。本文力图从实践的角度讨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blog对学习的改造作用——blog改变了我们以往的交流常态,这种改造对知识经济而言尤其重要。--作者:frank choe


第一章:blog是什么?

blog是“Web log”的缩略语,在美国,blog这一单词已经逐渐固定下来,将写blog叫做“blogging”、做这件事的人称为“blogger”,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一致公认的译法。Blog的思想最初要追溯到计算机诞生的年代,但一直到1997年,blog这个词汇才被John Barger创造出来,1999年之后它得到了发展迅速,这还要得益于麦特·德拉吉的一则有关克林顿和一位白宫实习生暧昧关系的报道,这则报道引起的各种思考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停止。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其中的一个影响是人们开始思考个人网络出版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对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同年,美国一家小软件公司Pyra的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编写了一个小软件,目的是便于交流想法和团队协作。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小软件对普通人也很有用,于是他们共享了这个软件。这就是blog的起源,这个公司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Blogger.com的前身。blog提供了人们一个实践的机会,操作简单,个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就能轻松上阵。简单易用而且完全免费,降低了进入成本,所以从1999年初到2002年底,blogger人数从近百人壮大到近百万。2002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博客之年”,各大媒体都注意到了blog的迅猛发展。《华盛顿邮报》年底的总结文章就是《blog goes mainstream》。到目前为止,申请注册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万,尤其以技术人员数目最多,blog也成为一种时尚的网上活动受到年轻人的亲睐。

Blog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们捕捉其实质与内涵的努力几乎白费,我们每天都体验它,但每天又都能发现一些和我们之前理解的blog不一致的地方,今天的理解很可能在明天就需要更正了。即使如此,对blog各式各样的定义对我们理解blog是有帮助的,摘录几条如下:

1. Dave Winer(最早的blogger之一) blog的本质: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出版方式,是网上社区的一部分(defines weblogs as being: personal, on the web, published, and part of communities )。
2. Evan Williams:博客(blogger的一种翻译,以下不再解释)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3.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4.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碌某霭娣绞健!?/a>
……

有四点对于理解blog非常重要: blog首先是一个网页,通过互联网传播。但是它与个人主页的区别在于它很容易创建,到blogger.com上只要花五分钟申请一个账号,任何人就可以拥有一个blog,blogger所要做的就是表达;其次,blog要频繁更新,勤于写作是blogger的最基本素质。好的blogger甚至每天更新若干次,花数小时blog。Blog上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每个blog上都可以看到一张日历,点击任何一个日期,读者就可以浏览这一天blogger所有的post;第三,blog强调个性化,不是网页做得多么出众出彩,而是内容的个性化。blog上的内容只需要对自己负责,blogger可以把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写到blog中去,可以是只言片语,可以是长篇大论,可以说对晚饭的评价,也可以写一段对人生的思考,不用担心没人理解或被其他人的观点埋没。它可以记录blogger一天脑袋中思考的所有事情。对感兴趣的文章,读者可以通过comment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blogger交流。最后,blog运用链接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看到一篇好文章,blogger除了发表一些读后的感悟之外,还会留下这篇文章的读唇樱攵琳吖蚕砦恼戮皇墙鼋稣计渲幸欢位啊?

Blog之所以对知识经济特别重要,在于:1、平民化的出版工具,改变了知识和信息源头的构成方式;2、时间组织和链接,改变了以往知识被组织和传播的方式。以上两点结合起来,实际上突破了旧的知识和信息组织结构,进入到契合网络互链互动特性的新的知识和信息组织结构中,形成了blogger有关知识各种全新的理解。以下我将展开讨论这种新的理解对知识经济而言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章:blog与知识经济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对知识作适当的讨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彼得·豪维特(Peter Howitt)是这样定义知识的:“我把知识按照潜在的客观察的行为来定义。它是个人或群体的一种能力,去从事或者指导、引导其他人去从事一个能够产生对物质对象的可预见的改变过程。进一步,他区分了可编码知识和内隐知识:“当知识为数学定理或能够通过已知过程再生产的计算机程序所传达时,知识就是可编码的”,这种知识一般通过书籍、光盘、数据库等载体,可以用文字、语言或者图表表达出来;“当知识只存在于特定的个人的思想中,或者是组织的已建立起来的日常工作中,并且不能进行常规的传达或再生产时,知识就是内隐的”,比如,经验、技巧、文化习惯、灵感等等。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作四类:Know-what、Know-why、Know-how和Know-who,前两类基本上属于可编码的,后两类基本上属于隐性知识。这种定义来自于经济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是我选择它的原因。按照这种定义,知识不仅仅指我们从书本上或者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几乎经过大脑思考得出的东西都可以被看作知识。而在之前,我们倾向于把知识只限定在可编码的那一类范围之内。

对于任何个人或组织而言,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如果把他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可编码知识就是冰山之一角,隐性知识属于水面下的那部分。而且,可编码的知识很容易被复制或模仿,,而隐性知识由于是“隐含的、未编码的、高度个性化的”,很难进行复制或模仿。因此,构成个人或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来自于隐性知识。明确这一点,对我们以后的讨论非常重要。

(1) blog与知识观念

认知影响行为。在对知识的认知上,我们经历了好几次有意义的变化。最先提出知识经济概念的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一文中详细的论述了这几次认知上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概括如下:

1700——1750,“技艺的神秘性同有机的、系统的、有目的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转变为技术。“正是知识意义的这一转变,使得资本主义在那时成为不可避免的产物,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一节)

1880——二战结束,知识应用于劳动,导致了生产力革命

1950——今,知识应用于知识,导致了管理革命。

任何革命性的转变,必须从人的观念开始。

目的而非手段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知识的交易是为了换回某种其他形式的利益,比如说把小说制成光盘卖出去得到利润。这个过程中,知识仅只充当了实现这次交易的手段而已,它本身的价值要受制买卖双方:买方要看值不值、喜欢不喜欢,卖方要看有没有人要。这种形式所取得的对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的作用仅限于被大众认为具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范围内,大部分的知识被我们无形中忽略了。交易知识的动机是否是获得知识,只要考虑其收获的利益形式。比如说通过bbs转载大量文章,促进思考并不是第一位的目的,而是这样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尊敬、认可,因为我们很少在这样的场合看到原创的文章(或者原创文章是一种偶然性的创作);至于另类的专栏作家推销自己观点的过程,其动机中包含的促进思考的成分多呢还是获得他人认可的成分要多些?当我们具体分析他们行为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能抛开某种除了使自己和他人知识长进之外的利益,大多数时候思想交流是第二位的。

甚至经济学在讨论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也带有这种倾向。英国马克斯.H.布瓦索就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在《信息空间》中,他有这样一段话:“直到最近,经济学将信息几乎完全当作对交易的一种支持,而不是凭借其本身的资格。其自身就应当被看作一种交易的对象”。

从知识的自然属性来讲,知识交易(或交换)对象是知识本身,因为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每个人必然也收获知识。虽然不否认每次知识交易都包含上述过程,但问题是交易的过程有钱或者其他东西对它的价值进行衡量以后,会对思想交流产生何种影响?反过来说,如果排除了用物质化价值来判断知识价值的可能性,又会如何?这时候,人们考虑的仅只是知识中包含的思想有什么对我的思考有帮助,而不是说它有没有某种利用价值;这时候,不是说需要进行交流的时候(比如说座谈会)才交流,之前的时间就找到多少资料就用多少资料做文章,而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交流,因为我们承认交流是为了获得更多知识的。好了,这时候,梢钥吹剑岵街钟跋欤杭词故呛苄〉囊桓鏊伎迹灿锌赡鼙晃颐腔ハ嘧⒁猓⒒ハ嗤萍觥F┤缢担泄豐ARS疫情被瞒告一个网友发表的一个小评论或者开车途中处理的一个小故障。现在,能够大规模传播的知识就不再仅限于那些经过出版商了经济价值评估的知识,而是任何形式的知识都有可能得到其他人的重视,虽然它们不一定出现在书架上或其他权威的地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知识的关注扩散到隐性知识领域是不是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呢?而且,其重要性也不在于这类事情发生了,因为它也的确不是新现象,而在于它将在一个包括更多人的范围内经常出现,他们之间互相交换想法,分享所得。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普遍的知识共享和思考习惯形成了呢?

国内的学者姜奇平老师认为,“信息和知识,当它不再是作为工具,作为实现别的经济目标的手段,而是作为本身自足的概念时,它对传统物理空间体系和经济学体系同时构成了一种系统的解构”[1]。

那么,blog是如何促进这种观念的转变呢?来源于三点:一、它是平民写作,普通大众开始进入到思考者的行列,文章没有内容限制,没有字数要求,也没有质量要求,也不担心没有人看;二、它是一种有人情味的稳定交流方式,第一个读者就是blogger自己;二、完全免费,快乐在于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改善自己的生活。
交换知识目的是知识本身还促进了另一种观念的形成,即知识需要共享而非隐藏。

共享而非隐藏 延续工业时代我们对资源的理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是受保护的,就像我们对待土地这样的资源一样。保护的观念发生在一个以稀缺性资源为主的时代时是有意义的,但是知识显然不是稀缺性的资源,知识有增值的特性。不加追究一律保护的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也要区分对待,对于那些系统的、成型的知识(往往是那些提供了我们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答案的知识),这些知识及其应用很容易复制,而出于市场秩序的考虑,我们有知识产权对他们进行保护,比如说专利,这种保护最主要是限制不合法使用,它也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从中受益,是必要的。但是往往我们还会把保护的观念带到更广泛的场合。比如,对一个好的知识隐藏其来源,产生的一个影响就是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反过来,如果人们看到一篇好文章以后,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作出一个标记,其他人也就多了一个发现这篇文章的机会。国内著名的blogger方兴东博士就写到:“对于传统写作来说,写作一篇文章所使用的参考资料、各类文献就像中学时候的“高考参考书”一样,属于个人保密的内容”,“都像‘专有软件’一样封闭‘源代码’”[2]。有时候这种隐藏的行为甚至不为当事人察觉,结果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传播,从而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还只是一个相对不太重要的部分,更多的是那种只言片语的思考片断、感悟(即我们所讲的隐性知识),它本身不具有直接应用的价值,但却是创新活动的思想来源,对促进思考和创造非常有意义,但是我们也把这些想法隐藏在心底。

同样,其重要性也是通过大量的人重复这样的行为体现的,当所有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时,我们可以预见到知识网络的形成,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信息节点,和其他人相互联系。

链接是blogger共享思想的最好体现,一篇文章里包含若干个链接,而这些链接当中又包含更多的链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更是把生活体验、工作心得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其中虽不可避免各种无聊的词句,但重要的是,它的确提供了我们以前很多无法获得的知识,至少不会那么容易的获得。比如,要了解SARS对杭州人心理的真实影响,以前我们只有通过打电话或者面对面的交谈才能了解,现在,通过一个杭州人的blog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到,并且可能并不比亲友之间的交谈缺乏真实感。

在倡导blog的过程中,王俊秀说:博客要把自己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收获都奉献出来。“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正是博客的写照[3]。

(2) blog与知识群落

知识群落(knowledge community,或者知识社群)是指自动自发(或半自动自发)而组成的「知识分享」的团体,其凝聚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及信任,或是共同的兴趣,而不在正式的任务与职责。知识群落都有比较明显的兴趣范围。网络上很多主题论坛实际上就是知识群落的一种形式。知识群落对知识的传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得围绕主题的各种相关知识可以迅速汇集,另一方面它能够很好的过滤无用信息,最后它还使得知识价值得到深度挖掘,但在具体实现这两层作用的方式上不同形式的知识群落之间有很大区别,导致区别的原因来源于他们聚集的动因和聚集的方式。以下将具体讨论blog方式。

Blog首先是一个思想聚集的地方,首先指的是一群人,正如毛向辉在他的blog上面写的一样:让思想连结在一起。而很多优秀的blogger,为了更好的整理自己一段时间的思想,会定期对以前写的东西进行分类归档,有时候甚至要进行删减,力图使自己纪录的东西更精练,像wings blog就把他所写的文章按主题性质分成了15类,郑云深的刻事录KLOGS也有很详细的分类整理。交流思想才是blogger聚集的目的,也是他们聚集的动力。

其次blog才是一个个性化的区域,通常它会产生两种blog,一种是唠叨型的blog,纪录一些生活琐事,这种blog基本上属于满足自己表达欲望的那种,很少能够吸引大量的人阅读,甚至它本身就被设置成个人访问的,和日记本的功能差不多;一种是具有思想个性的blog,这种blog从一开始就力图纪录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的过程及其成果。网络上影响力比较大的blog基本上属于第二种,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毛向辉的互连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郑云深的刻事录KLOGS。更有一些学者型的blogger,为特定的专题开一个blog,比如最近SARS流行,马上就出现了专门为研究SARS社会影响的社会学研究日志“非典SARS”。正是这种blog构成了知识群落的基础。blogger会发现他们会对彼此的思考方式感兴趣,于是他们就相互联系起来,聚集的blogger越来越多,最后就形成一个知识群落,这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中间没有任何的强制力量,规模不限。blog里面有这样一项功能,就是可以添加链接指向其他的blog(也可以是其他地方),blogger就是是通过这个功能聚集,链接保证各个blog知识的完整性和质量。每个blogger都通过自己的blog链接到其他blog,blogger就可以选择知识库的成员,其他blog像围绕在自己周围的一个知识库,对任何的个人而言自己都处在知识库的中心,而同一个人可以属于几个不同的群落,所以不同的知识群落在blog上面交叉。bbs或其他网上社区一般都由一个组织或个人组织发起,所有人共享同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社区的个人没有选择群落成员的权利,结果是信息堆积,很难保证社区知识的质量,并且任何人都要受管理员的限制,成员之间形成稳定的思想交流的可能性很小。

这种符合个性要求的自组织群落对知识的获取、分类加工及共享都具有bbs或其他知识群落所不具有的优势。
在获取知识方面,国内著名的blogger毛向辉在《blog与蚂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描述:“好的Blogger都像蚂蚁:他们工作非常刻苦,发现新闻的源头,然后留下Weblog气味让其他的Blogger能够跟随并继续行动。这是一个积聚的行为,与传统的出版截然不同。”对于blogger而言,搜集知识和共享知识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义务。这个知识群落是以自己的blog为中心的,搜集知识本身首先是为自己服务,但这些知识在blog上被留下链接的时候,它相对于别的blogger而言,实际上是扩大了他们的知识来源。网络上每个blogger都在搜集知识,留下链接,知识迅速汇集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这是每日必行的工作,比起单个人的行动,这种效果无疑要被无数倍的放大。

同时,因为各个群落之间相对而言都有一个兴趣范围,所以各群落也只对这一范围之内的知识感兴趣,各种群落交叉在一起,他们对知识的选择就象大草原上动物对食物的选择一样:各种事物散落在草原各处,动物们四处出击,按照自己的口味把这些混杂的食物分类聚积起来了。很显然,这种知识分类不会很科学,但对于整理网上的知识他的作用要比专业网站(或者其他)要好得多,因为做这件事的人的数量非常大。

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知识过滤的过程,这一点有相当多的人认同。blogger仝亚力在《博客的使命》一文中是这样写的:“博客以某个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把每天产生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拣选,形成一种专业、有深度的信息,供那些对这一领域信息有兴趣的访客浏览和使用。使我们不必对扑面而来的种种信息不加分析、理解、取舍地照单全收,使我们避免陷身于信息迷雾中不知所措”[7]。除了这个意义上的过滤外,blog还减小了处理各种无聊的反馈信息的难度,主题数目有限,很容易做删除整理的工作,对公共论坛而言,要处理没用的反馈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称blog为信息时代的过滤器。

随着知识被迅速在知识群落范围内传播,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讨论,新的知识逐渐在这里被加工,生产出来。讨论程度和观点数量对这一过程影响非常大。

先要考察在这个群落范围内思考和讨论进行的质量如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情感维系,非人际的交流对致力于问题的解决虽然被证明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没有其他形式的情感联系,这种交流是短暂的,一般情况下,任务完成后这个组织也就自行解散。人际交流虽能确保持续的交流但又很容易掺杂很多不利于讨论交流的因素,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界于两者之间的组织形态。Blog正是这样一种组织形态,各人生存在网络上,但彼此之间却能够进行友情沟通。例如,最近在blog上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一个blogger(叶子的blog——smile to life2003-4-25~29)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初稿放到了自己的blog上,围绕这篇论文,各种专业的非专业的、资深的不资深的blogger进行了相当认真的讨论(例如),有批评有建议,而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到叶子的回应。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讨论很难获得,除了上面的原因,还因为,我们周围不一定有权威人士,至少不会那么多。而且,他们获得的是一种实时交流的效果,这和email不一样,更接近现场讨论,保证思考的连续性。George Siemens 在《The Art Of Blogging》一文中开玩笑说,与blogging相比,等着报纸或者收音机与你讨论的话,我们得得到永生。
Blog的个性化还使得各种观点都被重视。一方面是,blog是一个个人的天地,读者只能通过comment发表意见,blogger就象一个主持讨论的人,议题由他确定。读者没有发新贴的权利(当然他可以到自己的blog上写),不象公共论坛,无法限制成员,很难做到这一点,专为灌水而来的成员造成信息泛滥,讨论的主题一分钟可以变好几次,真知灼见很快就被淹没了。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观点写出来,即使是比较边缘的想法也有呈现的机会,甚至会引起一场讨论。

经过若干人的链接,comment以后,每个人都只要花少量的时间浏览一下各个blog,就很容易对其中包含的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要读还是不读。文章被链接的次数越多,一般情况下,这篇文章越重要;大家讨论的越热烈,引起讨论的主题也越有看的价值。这有点相当于建立了一套知识价值评估系统,和学术领域通过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发表刊物权威性等指标建立起来的评估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融入这样一个群落对网络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由于这样一个有一定专业方向的群落上面有各种不同层次的人,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每天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对一个初学者而言,他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个专业的知识,因为他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它不是循序渐进的罗列知识,任何人完全可以自定他的学习策略,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专业体系。对他而言,这个群落一个关键群落,里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其次,从这个群落里,可以获得关键他人的帮助。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到这样的人物很容易,他们是群落里面的专业人士,经常有深刻见解的文章被到处链接。然后,要么阅读关键他人最初到现在的文章获取经验,要么直接取得和关键他人的联系,指导你进入这个领域。最后,它提供了一个终身教育环境。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之所以把教育提高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感到,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在学校所学知识折旧的速度,知识或能力不够用成为导致生存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越来越严重)。Blogger之间聚合成的知识群落对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这个群落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往往它还处在发展浪潮的前沿;并且由于成员之间人际交流的感情联系,群落有稳定向前发展的基础,成员对这个群落会越来越有依赖性。

当然,目前还存在一种blogger聚集的方式,我暂时称它为门户blog。他类似于门户网站,对于blog还远远没有被普遍使用的今天,他提供方便的入口可以达到大量的blog,是现在倡导blog文化的主要影响力。目前这类blog的代表有中文blog心得集和博客中国。访问这两个网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和普通的blog不同,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区别。实际上,他们是一个blog的社区,支撑它的还是blog的思想共享的精神。区别只在于它不属于个人,里面的内容都是由很多blog完成的。目前来说,它对普及blog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这种形式削弱了blog的个性化特征,这是blog很重要的特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章能不能在上面发表又不得不进行价值判断了,特别是,它是不是也有规模瓶颈呢?特别是博客中国,这种非个性化的特征很明显,长篇大论是一个证明。


第三章:blog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兴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雇员大脑当中的各种经验和技能。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Thomas H·Davenport和Laurence Prusak就认为,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调用组织或个人本来已经拥有但可能不被觉察甚至彻底遗忘的知识资源。但是正如我们错误的理解知识概念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也错误的理解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很大程度上被误解为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企业内部网络等。如何处理隐含于个人和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原本是更为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忽视了。

正如前面提到,隐性知识难于复制或模仿,所以它才是构成企业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来源。如何获取隐性知识无疑是有效管理它们的第一步。张方劲和张华在他们的论文《隐性知识:技术创新成功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一文中指出,非正式网络是隐性知识的主要来源。Blog之于知识管理,首先便是建立一个非正式网络。需要指出来的是,多数学者认为隐性知识不能用文字表达,因为隐性知识与他的所有者没有分离,所以只有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才能得到传播和共享。但是实际上交流就是对隐性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的表达,所以隐性知识不是不能表达出来的知识,能用口表达就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是说表达起来不象显性知识那样系统、逻辑严密、一目了然,而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感受,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Blog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很多时候交谈对象是作者自己),把交谈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除了通过舞会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彼此的blog达到隐性知识交流的目的。这个网络聚集了各种零碎的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有关员工的心智模式、局部运行的真实状况、还有各种建议的信息;对员工而言,他可以了解到企业的一些隐含规则(文化)、工作技巧、企业现状等等,并且经常阅读这些blog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系统(有点类似于尤克强教授《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所提到的知识地图的含义,不过他针对的是显性知识),比如,他可以大致确定哪个blogger对哪个方面有权威性,谁随能够提供他适当的帮助。这种交流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它促进了企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学习。与email不同的是,这种交流更加快速,几乎是实时(real-time)进行,很容易达到交谈的效果;而且,blog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每个blog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员工都被卷入,使企业内部信息更加平均,知识传播的效率有很大的区别。

隐性知识被记录以后,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它进行各种处理。分类在这里比较困难,可能更多还是要依靠员工的主观判断,因为语言表达有很高的模糊度,很多时候表达出来不意味着其他人都能理解。技术处理中重要的可能是存储,特别是按照时间序列和人物进行存储,这样,企业可以适当减轻核心员工流失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个员工掌握的很多经验、技巧被保留下来了,其好处是可以更快速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同样可以预见,企业内部也会因为兴趣、分工等等原因逐渐出现若干个边界模糊的知识群落,他们形成的原因在这里可能要比互联网上的情况更为简单,因为企业内的blog存在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就是工作。

Blog与企业知识管理的融合就是k-log。已经有很多公司发布了用于小型企业的k-log工具,例如,Userland 公司开发的Manila能够简便的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Blog社区,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Blog空间。企业鼓励员工记录下工作中的任何思考,对于公开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订阅、形成讨论。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看到k- log的对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可行性,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建立这样一套系统,微软公司内部一直在使用一个类似于blog的sharepoint系统,而google公司内部也一直在使用blog交换想法,甚至今年初,他们还大举收购了blog服务商中的明星公司Blogger.com。《一次k-log试验性实践的回顾》一文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案例以待进一步研究。

另一个blog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就是企业知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我要讲的意思是建立包含多个价值链环节的社区,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共享只是企业创新来源的一小块阵地,处理好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因素是具有更加长远眼光的战略措施。David Becker最近观察到软件业这方面的改善:以前软件业害怕在设计过程中透露信息,因为可能有人会偷窃他们的创意,但现在他们发现从项目开始就保持和潜在客户沟通并把反馈应用于软件的设计会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回报。Mitch Kapor,lotus公司的创立人之一,开了一个关于软件开发的blog,他说,现在blog已经成为他与客户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和收集客户各种建议的关键渠道(vital conduit)。因为他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法。著名的多媒体公司macromedia公司甚至为每个项目建立一个blog社区,除了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内获取有价值的建议外,他们还发现这是很好的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客户也被卷入了,然后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他们的客户。

Blog对思考和交流的贡献甚至吸引了很多CEO加入进来,

第四章:结论

上面的讨论从三个方面展开:blog对知识观念的改造是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自组织的知识群落形成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主要阵地,其背后的支撑就是blog对知识管理所起的作用。Blog远非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但目前它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可能再现一个人努力的过程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这是blog对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提示,目前这个方向的实践是应用于教育,年初传来的消息是资格最老的blogger——David Winner受聘于哈佛大学Berkman 中心,专门研究blog在高等教育的应用价值,目前哈佛已经搭建了全校范围内的blog服务器;斯坦福大学也建立这样的一套系统供学生和教授之间交流。由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且通过链接连接各种新闻背景,传统方式运作的媒体已经感受到一场正在逼近的革命,德拉吉报道(世界上最先披露克林顿丑闻的一个blog,2002年七月世界新闻网站排名第20名,个人站点)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知识的生产与规模、资本无关,蚂蚁可以挑战大象;9·11事件也成为blog报道的舞台,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blogger进入伊拉克进行实地报道,提供了我们多维观点,据说日访问量达到20万人次;各大主流媒体都开始关注blog的未来影响,其中不乏耸人听闻的夸张,例如《blog将杀死传统媒体》,而Blog的兴旺不在于取代,而是回归,回归互联网互联互动的特性……blog预示着一场知识的变革,社会知识影响力结构将会因此改变,会学习也许在将来的一个表述就是会使用blog。

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是不管喜不喜欢,试试看。对没有涉及blog的人,尝试提供了解它的机会;对于开拓者,它促进了对blog应用的发掘。最近已经有人考虑blog和无线通讯的融合,这就是moblog(mobile blog的简写),这是人渴望实现自由管理点滴知识的努力,因为电脑的限制,blog实际上是不能做到随时记录。也有人在尝试blog的可能形式,比如多媒体blog,这绝对是全新的概念。

而且,我们也的确注意到blog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blog倡导平民写作,但对大多数blog来说,他们记录的信息只增加了信息的泛滥,而没有提高信息的质量,那么,如何对blog作出适当的评价呢?目前blog运用于企业也只是集中在软件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与blog相结合的基础,那么是不是blog就是软件企业的专利呢?平民写作带来的一个问题的知识产权应当如何保护,到伊拉克的blogger就抄袭了某媒体的报道,引起人们对blog伦理道德规范的思考。到目前为止,blog还只是在一定的社会人群里面兴旺,这部分人一般知识水平比较高,随着它的发展,blog扩展到普通百姓时,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所有这些都还要留待观察家来讨论。


参考资料:
[1] 再论博客——对工业生产方式的思考 姜奇平
[2] 博客的“源代码”和它的内涵 方兴东
[3] 博客的精神特质 王俊秀
[4] 博客红遍美国,魅力究竟何在? 日本BP社报
[5] 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尤克强
[6] blog与蚂蚁 毛向辉
[7] 博客的使命 仝亚力
[8] The Art of Blogging George Siemens
[9] 博客与蝴蝶——对博客现象的管理学分析 吴伯凡
[10]《知识经济》 Dale Neef
[11] 试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 张庆普 李志超 《企业改革与探索》 2002年第4期
[12] 知识经济与学习变革 屈林岩 金鸣娟
[13] 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张海英 《情报科学》2002年6月
[14] 非正式团体: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 王润良 郑小齐 《科研管理》2001年7月
[15] 博客与蝴蝶:对博客现象的管理学分析 吴伯凡
[16]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Ideas Earl Bockenfeld Earl Bockenfeld’s Radio Weblog.htm
[17] 网络学习的人际策略 程乐华
[18] 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换 温有奎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 Basic K-log Info John Robb(郑昀译)
[20] 博客论 方兴东 王俊秀
[21] 博客论——知识经济2.0 姜奇平
[22] 知识经济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