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系统学一下5G通信知识,找到了华为课堂资料,记一下学习笔记
第一课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前世今生)
第一代1G 模拟制式语音业务(大哥大)
时间:1980 二十世纪80年代
技术: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y)北欧移动电话; TACS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北欧的一种全入网通信系统技术;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北美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NAMTS(没找到);除了PPT上还有日本的JTACS,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
模拟制式特点:可靠性低,宽带利用率低,容量小
第二代2G 数字制式语音业务
时间:1990
技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技术
特点:模拟转数字,编解码技术提高系统容量
扩展2.5G技术:GPRS,EDGE技术满足低速上网,发消息,邮件等
第三代3G 同样数字制式,移动多媒体业务
时间:2000
技术:TD-SCDMA 时分双工中国市场(移动自主知识产权);WCDMA欧洲市场(联通);CDMA2000北美市场(电信);移动市场最好。
特点:网速块,满足视频等业务
第四代 4G LTE 移动宽带(100Mbps-1Gbps)
时间:2010
技术:TD-LTE时分多址;FDD LTE频分多址
特点:高清视频、语音、全IP网络,例如IMS多媒体接入网络
第五代5G NR 万物互联
时间:2019年中国商用
技术:频谱资源增加;架构变化(云化);接口技术(灵活双工上下配比动态变化,全双工上下行同时传输,NOMA非正交多址,Massive 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和波束赋形、调制技术256QAM一个波承载10bit信息 )
特点:eMBB 增强型移动带宽;URLLC超低时延、超高可靠;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
可以清楚看到所谓移动网络的10年一代
第二课 5G网络概述
移动业务需求趋势和业务场景
典型业务:自动驾驶、VRAR
挑战:
1、MBB数据流量增长、2、联网设备增长、3、需求多样性
1、例如宽带:8GB高清电影下载时间 3、4、5G对比:70分钟(14Mbps)-7分钟(150mbps)-6秒(10G)
VR需求:良好和理想体验需要5G满足
2、例如连接数量:智慧工厂、城市、工业互联网等等
3、多样性、差异化:自动驾驶的低时延、高可靠。保证安全的制动距离。
5G对比5G网络,时延低(强调一下图1毫秒指的是空口时延,手机到基站,不包括核心网),吞吐量高,连接数大
5G提出愿景的一些组织
IMT2020/NGMN 提出的5G愿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5G服务对象
加上垂直行业,可以看到5G重点增加物联网应用
5G架构切片化服务
NFV:针对单个网元物理形态,网元的硬件和软件解耦。SDN:针对网络架构,把整个承载网的设备的控制面和转发面分开,控制面放一起,下面设备只负责转发,实现集中控制。
第三课 5G关键技术
增强覆盖技术
1、根据香农公式得知用户速率(C)和载波带宽(B)、信号质量(S/N)正相关,所以5G使用了更高的频谱,加大载波带宽。
2、所以5G频段当前以3.5G为主,未来我们将使用毫米波(30GHz~300GHz)和乃至可见光(400–800兆Hz)这些更高的频段。但是越高的频段会出现的问题有:(1)高频波长比低频传播损耗更大,绕射能力越弱。(2)上行覆盖小,是瓶颈。覆盖距离受限。
解决方案:(1)提高手机的发射功率 (2)上下行频段解耦(在小区边缘出拿出LTE1.8G频谱资源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会不会对4G上行有影响?根据4G业务模型特点,上行远远小于下行,不会受影响、
提高效率技术
1、什么效率?
单位时间内每赫兹承载的bit数。
2、方法:
(1)NR无线新波形(FOFDM),
在4G中的子载波带宽固定,5G中子载波可以根据不同QoE应用的报文大小而改变,范围15KHz~(15*2的n次幂)480KHz。减少子载波的保护间隔到一个子载波。 另一个上行新波形,手机里基站比较近:采用CP-OFDM(离散分配资源),比较远用DFT-S-OFDM(单载波,成块分配载波资源)。
(2)SCMA稀疏码分多址技术,
下面例子是将六个用户的数据分布在四个子载波里发送(个人感觉就像六种俄罗斯方块在四个子载波里插空,尽量占满),服务更多的用户。应用在物联网场景中。
(3)NR新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分为射频调制和数字调制,射频调制是频谱搬移,例如从低频搬到高频,在RRU和AAU里面实现。数字调制在BBU里实现,影响速率。常见方法QAM,QPSK。
—FQAM调制技术:64变成128-256,为了区分不同相位点,QAM+FSK ,融合调频、调相、调幅来区别相位来抗干扰。
–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下面例子假如要发101,3bit,查看当前天线物理数量,10放在2号物理天线发送,1放在空口调制编码单独发送。(基础薄弱没看懂,物理天线和空口是分开的两个通道吗?)
(4)NR新编码技术 Polar code 极化码,
关于极化码的原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视频:5G,华为,土耳其——我花了两个月,搞懂了5G背后的秘密;非常有意思,我理解大概是牺牲差的信道来保证好的信道传输更好。
5G采用的两种编码方法:LDPC适合大数据包编码;极化码适合小数据包编码。
(5)NR帧结构重构(CRS Free),
NR中去除LTE中一直发送小区的参考信号CRS。节省百分之10的开销。用CSI-RS代替。
(6)灵活双工技术,
根据业务模型调整小区的上下行资源配比。重叠区域干扰的解决方法:灵活调度下面两个小区的第四个资源块,左边给靠左的用户,右边给靠右的用户,避开中间重叠区域。
(7)全双工技术:
是指收发双方在同一时频资源进行数传。解决自干扰的办法:发射内容分路留下来和接受的数据做抵消,有80%的增益。
(8)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
增益1:左边4个用户对比右边16个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收数据。
增益2:上行可以8流,因为手机不支持波束赋形,是广播发射,不能定向发射。
增益3:立体覆盖:不仅可以水平,还可以上下扫波。
降低时延技术
红色:时延相关的因素,从绿色具体的几个方向解决。
技术1:时隙聚合调度
DCI一次调度多次使用
技术2:免授权调度
主要针对uRLLC业务
技术3:EAI侵入式空口调度
配合技术2使用,强行侵占资源调度,并告诉基站,被侵占的其他业务下次调度避免占用这部分资源。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对比同步HARQ技术,异步HARQ不要求有固定的子帧的间隔发送,只要有资源马上发送,减少重传时延。
小小白先学到这里吧,欢迎批评指正,大概还会两三次笔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