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年之前,
1997
年
6
月
6
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系首次提出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免疫性”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
Linux
的“病毒免疫性”问题,比如,
Ubuntu
的“
Live CD
”(“直启动”模式),就具有“抗病毒”的免疫性。
今年
7
月
5
日,根据《中国电脑病毒疫情及互联网安全报告》的统计数字,得知在
2007
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有
759
万台电脑遭受病毒“侵扰”,比去年同期增长
12.2%.
,其中遭受“
Trojan
”(“木马”)侵扰者高达
91.35%
,同时,据报道,病毒样本多达
11
万种,同比增长
23%
,其中“木马”病毒占总病毒数新增数的
67.71%
,高达
7.6
万种。这种情况,令人十分担忧。
大家知道,所谓“木马”(“
Trojan Horse
”),其实就是“碟件”(“
Spyware
”),专门干坏事。据报道,所谓“盗号木马”最为猖獗,专门盗取客户的“银行和网游账号”,干的坏事不少,人人喊打。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怎么办呢?
病毒泛滥,是互联网的一种病态。究其根本原因,是上网用户使用多年不变的
Win XP
操作系统引起的,
Win XP
本身缺乏“病毒免疫性”(
Virus Immunity
)。现在看来,计算机遭受病毒“侵害”,再由“杀毒软件”来“杀毒”,似乎已是一种惯例。比如,“杀病毒”厂商卡巴斯基(
Kaspersky
)与瑞星为了某种杀毒的失与误,大打官司,很是热闹。我们要问,出路在哪里?升级到
Vista
,还是
Ubuntu
?
Vista
是一种操作系统的“私有版本”,一般是几年不变,实际上,“病毒高手”已经把下一个目标对准它了。
Vista
体积臃肿,漏洞百出(将来绝对超过一百),不是理想的迁移平台。
Ubuntu
是一种操作系统的“自由框架”(这里的“自由”两字系源之“自由软件”),体积娇小(一张
CD
光盘),更新极快(半年一个新版本),
Ubuntu
试图以增加自身“免疫功能”来对抗外在的病毒侵扰,而不是一味求助“杀毒厂商”的帮助。
Ubuntu
将要改变以往软件业的发展模式(病毒制造与杀死病毒的两者博弈)。
Ubuntu
的兴起,一定会增加互联网的病毒“免疫性”,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我认为,
Ubuntu
是一个理性的“逃离病毒侵扰”的迁移平台。
现今,
Ubuntu
的“免疫性”研究才刚刚起步,事实上,“
Ubuntu
病毒”已经出现。但是,这是一件好事,提醒人们及早注意,认真研究。当然,
Ubuntu
的免疫性,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给
Ubuntu
的病毒制造者设置了极高的“门槛”,让他们“不得而入”而已。如果他们进来了,制造
Ubuntu
病毒,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把逮住(他们)。
计算机病毒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是个“门外汉”。本文只是说说“计算机病毒的免疫性”基本概念而已。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