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瀛 操作系统整理[5]——第五章 设备管理

 

第五章  设备管理

I/O系统

I/O通道

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具有执行I/O指令的能力,并通过执行通道(I/O)程序来控制I/O操作。但I/O通道又与一般的处理机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其指令类型单一,这是由于通道硬件比较简单, 其所能执行的命令,主要局限于与I/O操作有关的指令; 再就是通道没有自己的内存,通道所执行的通道程序是放在主机的内存中的, 换言之,是通道与CPU共享内存。

 

I/O控制方式

程序I/O方式

在程序I/O方式中,由于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的低速性, 致使CPU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等待I/O设备完成数据I/O的循环测试中, 造成对CPU的极大浪费。在该方式中,CPU之所以要不断地测试I/O设备的状态,就是因为在CPU中无中断机构, 使I/O设备无法向CPU报告它已完成了一个字符的输入操作。

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须CPU干预,因而可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可见,这样可使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碌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及吞吐量。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I/O控制方式

该方式的特点是:① 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与I/O设备之间,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② 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 ③ 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可见,DMA方式较之中断驱动方式,又是成百倍地减少了CPU对I/O的干预,进一步提高了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

 

缓冲管理

缓冲的引入

(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 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缓冲池(Buffer Pool)

对于既可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公用缓冲池, 其中至少应含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缓冲区:① 空(闲)缓冲区; ② 装满输入数据的缓冲区; ③ 装满输出数据的缓冲区。

 

设备分配

SPOOLing技术

为了缓和CPU的高速性与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引入了脱机输入、 脱机输出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 将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相反。事实上, 当系统中引入了多道程序技术后,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一道程序,来模拟脱机输入时的外围控制机功能,把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再用另一道程序来模拟脱机输出时外围控制机的功能,把数据从磁盘传送到低速输出设备上。这样,便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 输出功能。 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 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Simultaneaus Periphernal Operating On-Line),或称为假脱机操作。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I/O的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

(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设备处理

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1) 接收由I/O进程发来的命令和参数, 并将命令中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例如,将磁盘块号转换为磁盘的盘面、 磁道号及扇区号。

       (2) 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状态,传递有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 发出I/O命令,如果设备空闲,便立即启动I/O设备去完成指定的I/O操作;如果设备处于忙碌状态,则将请求者的请求块挂在设备队列上等待。

       (4) 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 对于设置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驱动程序还应能够根据用户的I/O请求,自动地构成通道程序。

 

设备处理方式

       (1) 为每一类设备设置一个进程,专门用于执行这类设备的I/O操作 .

       (2) 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I/O进程,专门用于执行系统中所有各类设备的I/O操作。

       (3) 不设置专门的设备处理进程,而只为各类设备设置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模块), 供用户进程或系统进程调用。

 

3. 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1) 驱动程序主要是指在请求I/O的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一个通信和转换程序。

       (2) 驱动程序与设备控制器和I/O设备的硬件特性紧密相关, 因而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应配置不同的驱动程序。

       (3) 驱动程序与I/O设备所采用的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4) 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 因而其中的一部分必须用汇编语言书写。

 

磁盘存储器管理

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磁盘调度

1. 先来先服务FCFS(First-Come, First Served)

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Shortest Seek Time First)

3. 扫描(SCAN)算法

循环扫描(CSCAN)算法

磁盘高速缓存(Disk Cache)

1. 磁盘高速缓存的形式

利用内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的一系列盘块中的信息。因此,这里的高速缓存是一组在逻辑上属于磁盘, 而物理上是驻留在内存中的盘块。高速缓存在内存中可分成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单独的存储空间来作为磁盘高速缓存,其大小是固定的,不会受应用程序多少的影响;第二种是把所有未利用的内存空间变为一个缓冲池,供请求分页系统和磁盘I/O时(作为磁盘高速缓存)共享。此时高速缓存的大小,显然不再是固定的。当磁盘I/O的频繁程度较高时,该缓冲池可能包含更多的内存空间;而在应用程序运行得较多时,该缓冲池可能只剩下较少的内存空间。

2. 数据交付方式

系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将数据交付给请求进程:

       (1) 数据交付。这是直接将高速缓存中的数据, 传送到请求者进程的内存工作区中。

       (2) 指针交付。只将指向高速缓存中某区域的指针, 交付给请求者进程。

       后一种方式由于所传送的数据量少,因而节省了数据从磁盘高速缓存存储空间到进程的内存工作区的时

3. 置换算法

由于请求调页中的联想存储器与高速缓存(磁盘I/O中)的工作情况不同,因而使得在置换算法中所应考虑的问题也有所差异。因此,现在不少系统在设计其高速缓存的置换算法时,除了考虑到最近最久未使用这一原则外, 还考虑了以下几点:

  (1) 访问频率。

  (2) 可预见性。

  (3) 数据的一致性。 

4. 周期性地写回磁盘

在UNIX系统中专门增设了一个修改(update)程序, 使之在后台运行,该程序周期性地调用一个系统调用SYNC。该调用的主要功能是强制性地将所有在高速缓存中已修改的盘块数据写回磁盘。一般是把两次调用SYNC的时间间隔定为30 s。这样,因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工作损失不会超过30 s的劳动量。而在MS-DOS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只要高速缓存中的某盘块数据被修改,便立即将它写回磁盘,并将这种高速缓存称为“写穿透、高速缓存”(write-through cache)。 MS-DOS所采用的写回方式,几乎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但须频繁地启动磁盘。

 

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并行交叉存取

 

 

 

 

 


RAID的优点

(1)可靠性高。

       (2)磁盘I/O速度高。

       (3)性能/价格比高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