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CF中国软件大会(CCF ChinaSoft)“云际计算技术”论坛成功召开

    2023年12月1日上午,2023年度CCF中国软件大会第七届云际计算技术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王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陈志峰和国防科技大学史佩昌三位老师联合协助组织。

    第七届云际计算技术论坛为从事云际计算技术研究、企业应用和标准研制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旨在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分享探讨云际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成功案例,促进国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者的学习和交流。论坛邀请了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华恒盛世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创集团和鹏城实验室等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八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主题报告形式分享了云际计算系统软件的理论与技术新进展,讨论了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师生与从业人员的广泛参与。

    论坛由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意洁老师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陈志峰老师共同主持。论坛开幕式由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云际计算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怀民致辞。王怀民院士介绍,云际计算旨在支持不同资源提供者,共享市场,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共同降低费效比。王院士希望在这个论坛上大家可以有更多交流,能够不断推进共识,推动标准化,进而推动平台化,推动以开源的方式把共性的技术沉淀下来,来有效的控制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王院士指出,上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研究的,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雄心来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助力中国,提升国际产业、市场的主动权,引领性和影响力。

b36efb743976f03dba1fa8d7caab78f5.jpeg

✦  +

7d85f1f8ef85528dcb4fb6b84324cba0.png

a392ea6be1871a8aaee6614ce63b9374.png

    致辞后,本次论坛报告正式开始。第一场报告是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首席技术官孙思清带来的题为《分布式算力云筑新型数字化底座》的报告,介绍了浪潮云聚焦在分布式算力、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攻关,主导浪潮分布式云平台、智能数据平台、自主区块链平台等产品研制和应用,构建起完备的“云、网、数、用”技术平台体系,围绕“云网边端融合、云数智融合、建管运融合”,形成的行业内领先或创新的核心技术和实践经验。

fe629f499d2833183fb48943f550c137.png

    第二场报告是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卫民的题为《云际畅联,全域协同,天翼云一体化云网战略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天翼云在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方面的战略布局,全栈云产品能力和服务体系,以及如何通过一体化的运维管理、安全运营机制和云际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资源协同和效率提升。

1a73acd0665a83350ba545b58afa8e30.png

    在第三场报告中,东北大学副教授何强分享了题为《基于云际计算的云监管与治理技术》报告,介绍基于云际计算的云监管的相关背景,之后探讨了云际资源多方磋商与动态重构基础机制、资源调度技术、监管与治理、软件及相关应用场景等。

fef6179a04b8aa358584ac0f80c79fc6.png

    第四场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卅作题为《面向云际协同的高效资源管控系统》的报告,围绕在东西部云际协同场景中如何提高西部数据中心整体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分析传统云计算厂商多数据中心整体资源使用现状、效率提升情况,并分享计算所提出的“信息高铁”算力网的建设进展,以及在这一问题上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e06d20d2909fd9b08bc9358c5119dcc2.png

    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袁彬航作题为《基于云际计算的大模型训练》的报告,针对基础大模型训练大量数据通信,讨论了在通信高效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以及目前在云际计算的分散算力环境中训练基础大模型方面的努力。

6cc047498ea37aeacf2bd7e943314645.png

    接着,北京华恒盛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斌作题为《面向云际计算场景下的新一代算力调度系统——打破云计算时代的“算力孤岛”》的报告,介绍面向云际计算场景下算力调度的难点和痛点,同时介绍算力调度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北京华恒盛世科技有限公司调度算法在异构多CPU调度、异构多GPU调度、异构多“调度系统”调度、异地多中心统一调度、绿色计算调度(实现精准节电)、超算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同时,结合目前主流的Kubernetes云原生技术,实现“双调度”之间的动态感知,形成能同时支撑“科学计算&AI计算”的一体化“算力调度底座”,打破云计算时代存在的“算力孤岛”。

8e449469f26da3159efd377563beb572.png

    神州数码信创集团研究员向阳朝作题为《云际计算场景下服务可感知的零信任容器网络及其DPU卸载》的报告,针对在云际计算的云原生环境中所有微服务都位于一个平面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介绍他们通过在DPU上卸载mTLS、透明IPsec和OVS,并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以避免DPU的限制,实现了一个具有线速性能的零注入和服务感知零信任容器网络。

bd27e35ffa345c0b1844bcf26bdc79b0.png

    最后一场报告是鹏城实验室网络智能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张叶红进行的题为《基于算力网的云际协同计算技术》的报告,介绍了鹏城实验室牵头实施的“中国算力网”建设进展,并重点探讨“算力网”新型基础设施为云际协同计算带来的新的挑战。

1c7562d90a5f05878854d77b5fc79cd1.png

    最后,陈志峰老师对论坛进行总结,指出云际计算已成为云计算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软件定义的云际计算理念在产业界的应用初显成效,本次论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王意洁教授代表论坛组委会向各位报告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8b185cf597f84eadecb84c1d120d6292.png

    据悉,云际计算是以云服务提供者之间开放协作为基础,通过多方云资源深度融合,方便开发者通过“软件定义”方式定制云服务,创造云价值,实现“服务无边界、云间有协作、资源易共享、价值可转换”的新一代计算模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软件定义的云际计算基础理论和方法”项目于2016年启动,将云际计算作为一种前瞻性研究对象。近年来,多云逐渐成为企业选择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Gartner预测采用多云策略的企业用户到2025年将达到35%,并连续两年(2020、2021)将分布式云作为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本次第七届云际计算技术论坛对云际计算相关领域研究和工业界应用进行介绍和探讨,邀请来自高等院校、工业界等部门多位专家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席报告及交流讨论。

c72dc0eeafb5dfaa8b2779f9dfa3f50e.jpe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