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开发工具,修改代码编译后,程序没变

修改代码后,点击编译,

编译之后的结果依然是之前的,没有改变。

关闭程序,重新打开,才有。

解决方法:

在设置中找到通用设置,取消勾选“使用新版文件监听模块”

即可。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Linux书籍中是没有提到的。   特别要提到的是,对于想通过阅读 Andrew S. Tanenbaum和 Albert S.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得到澄清,到时你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才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我们才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法而少学到什么,相反,你发现你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的东西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的心情,那时心里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西真的已经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前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脚就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够了。   所以当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的东西。   适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英语的故事,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你也可以大致读过,因为下面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够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不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点,因为笔者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可能作者认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过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节是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文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定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本书称作一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为它基本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觉。如果有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至于你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我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本书的代码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虑运行的效率。一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虑效率的问题也不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独文件夹中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导扇区,读者在相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中就不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个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正文中引用的代码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你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并且光盘是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马上动手写一个最小的“操作系统” 2   1.1 准备工作 2   1.2 十分钟完成的操作系统 3   1.3 引导扇区 4   1.4 代码解释 4   1.5 水面下的冰山 6   1.6 回顾 7   第2章 搭建你的工作环境 8   2.1 虚拟计算机Bochs 8   2.1.1 Bochs初体验 8   2.1.2 Bochs的安装 9   2.1.3 Bochs的使用 10   2.1.4 用Bochs调试操作系统 12   2.2 QEMU 15   2.3 平台之争:Windows还是*nix 16   2.4 GNU/Linux下的开发环境 20   2.5 Windows下的开发环境 22   2.6 总结 23   第3章 保护模式(Protect Mode) 25   3.1 认识保护模式 25   3.1.1 保护模式的运行环境 29   3.1.2 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 31   3.1.3 实模式到保护模式,不一般的jmp 33   3.1.4 描述符属性 35   3.2 保护模式进阶 38   3.2.1 海阔凭鱼跃 38   3.2.2 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 44   3.2.3 特权级概述 48   3.2.4 特权级转移 51   3.2.5 关于“保护”二字的一点思考 65   3.3 页式存储 65   3.3.1 分页机制概述 66   3.3.2 编写代码启动分页机制 67   3.3.3 PDE和PTE 68   3.3.4 cr3 71   3.3.5 回头看代码 72   3.3.6 克勤克俭用内存 73   3.3.7 进一步体分页机制 81   3.4 中断和异常 87   3.4.1 中断和异常机制 87   3.4.2 外部中断 90   3.4.3 编程操作8259A 91   3.4.4 建立IDT 94   3.4.5 实现一个中断 95   3.4.6 时钟中断试验 96   3.4.7 几点额外说明 98   3.5 保护模式下的I/O 100   3.5.1 IOPL 100   3.5.2 I/O许可位图(I/O Permission Bitmap) 100   3.6 保护模式小结 101   第4章 让操作系统走进保护模式 102   4.1 突破512字节的限制 102   4.1.1 FAT12 103   4.1.2 DOS可以识别的引导盘 108   4.1.3 一个最简单的Loader 108   4.1.4 加载Loader入内存 109   4.1.5 向Loader交出控制权 116   4.1.6 整理boot.asm 116   4.2 保护模式下的“操作系统” 117   第5章 内核雏形 119   5.1 在Linux下用汇编写Hello World 119   5.2 再进一步,汇编和C同步使用 120   5.3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 123   5.4 从Loader到内核 127   5.4.1 用Loader加载ELF 127   5.4.2 跳入保护模式 131   5.4.3 重新放置内核 137   5.4.4 向内核交出控制权 142   5.5 扩充内核 143   5.5.1 切换堆栈和GDT 144   5.5.2 整理我们的文件夹 148   5.5.3 Makefile 149   5.5.4 添加中断处理 155   5.5.5 两点说明 168   5.6 小结 169   第6章 进程 171   6.1 迟到的进程 171   6.2 概述 171   6.2.1 进程介绍 172   6.2.2 未雨绸缪——形成进程的必要考虑 172   6.2.3 参考的代码 173   6.3 最简单的进程 174   6.3.1 简单进程的关键技术预测 175   6.3.2 第一步——ring0→ring1 178   6.3.3 第二步——丰富中断处理程序 189   6.4 多进程 200   6.4.1 添加一个进程体 200   6.4.2 相关的变量和宏 200   6.4.3 进程表初始化代码扩充 202   6.4.4 LDT 203   6.4.5 修改中断处理程序 203   6.4.6 添加一个任务的步骤总结 206   6.4.7 号外:Minix的中断处理 207   6.4.8 代码回顾与整理 212   6.5 系统调用 220   6.5.1 实现一个简单的系统调用 222   6.5.2 get_ticks的应用 227   6.6 进程调度 232   6.6.1 避免对称——进程的节奏感 232   6.6.2 优先级调度总结 240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 242   7.1 键盘 242   7.1.1 从中断开始——键盘初体验 242   7.1.2 AT、PS/2键盘 243   7.1.3 键盘敲击的过程 244   7.1.4 用数组表示扫描码 248   7.1.5 键盘输入缓冲区 251   7.1.6 用新加的任务处理键盘操作 253   7.1.7 解析扫描码 254   7.2 显示器 263   7.2.1 初识TTY 264   7.2.2 基本概念 264   7.2.3 寄存器 267   7.3 TTY任务 270   7.3.1 TTY任务框架的搭建 272   7.3.2 多控制台 277   7.3.3 完善键盘处理 281   7.3.4 TTY任务总结 288   7.4 区分任务和用户进程 289   7.5 printf 291   7.5.1 为进程指定TTY 292   7.5.2 printf()的实现 292   7.5.3 系统调用write() 294   7.5.4 使用printf() 296   下 篇   第8章 进程间通信 300   8.1 微内核还是宏内核 300   8.1.1 Linux的系统调用 302   8.1.2 Minix的系统调用 303   8.1.3 我们的选择 305   8.2 IPC 306   8.3 实现IPC 306   8.3.1 assert()和panic() 309   8.3.2 msg_send()和msg_receive() 313   8.3.3 增加消息机制之后的进程调度 321   8.4 使用IPC来替换系统调用get_ticks 322   8.5 总结 324   第9章 文件系统 325   9.1 硬盘简介 325   9.2 硬盘操作的I/O 端口 326   9.3 硬盘驱动程序 327   9.4 文件系统 337   9.5 硬盘分区表 338   9.6 设备号 344   9.7 用代码遍历所有分区 347   9.8 完善硬盘驱动程序 352   9.9 在硬盘上制作一个文件系统 355   9.9.1 文件系统涉及的数据结构 356   9.9.2 编码建立文件系统 358   9.10 创建文件 366   9.10.1 Linux下的文件操作 366   9.10.2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367   9.10.3 open() 369   9.11 创建文件所涉及的其他函数 377   9.11.1 strip_path() 377   9.11.2 search_file() 378   9.11.3 get_inode()和sync_inode() 379   9.11.4 init_fs() 381   9.11.5 read_super_block()和get_super_block() 382   9.12 关闭文件 383   9.13 查看已创建的文件 384   9.14 打开文件 386   9.15 读写文件 387   9.16 测试文件读写 390   9.17 文件系统调试 393   9.18 删除文件 395   9.19 插曲:奇怪的异常 401   9.20 为文件系统添加系统调用的步骤 403   9.21 将TTY纳入文件系统 404   9.22 改造printf 411   9.23 总结 413   第10章 内存管理 414   10.1 fork 414   10.1.1 认识fork 414   10.1.2 fork前要做的工作(为fork所做的准备) 417   10.1.3 fork()库函数 421   10.1.4 MM 421   10.1.5 运行 427   10.2 exit和wait 427   10.3 exec 432   10.3.1 认识exec 433   10.3.2 为自己的操作系统编写应用程序 434   10.3.3 “安装”应用程序 436   10.3.4 实现exec 442   10.4 简单的shell 447   10.5 总结 449   第11章 尾声 451   11.1 让mkfs()只执行一次 451   11.2 从硬盘引导 455   11.2.1 编写硬盘引导扇区和硬盘版loader 455   11.2.2 “安装”hdboot.bin和hdldr.bin 461   11.2.3 grub 461   11.2.4 小结 463   11.3 将OS安装到真实的计算机 465   11.3.1 准备工作 465   11.3.2 安装Linux 466   11.3.3 编译代码 466   11.3.4 开始安装 467   11.4 总结 467   参考文献 470 解密《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 5 月 18 日见到了《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定不能含糊。整个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体,通过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的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问,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行号的运用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讨论区供读者交流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台,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新版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发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认平台却不免影响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对 Linux 不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少量的,而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如何在两种平台下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容量呢? 于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文字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中代码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已经购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重新排版、修订和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的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的心血使得新版的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卖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渊:坦白讲,我在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问:那么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这本书为何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是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的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用了更多心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细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为本书建立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容易地阅读,更轻松地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Linux书籍中是没有提到的。   特别要提到的是,对于想通过阅读 Andrew S. Tanenbaum和 Albert S.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得到澄清,到时你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才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我们才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法而少学到什么,相反,你发现你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的东西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的心情,那时心里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西真的已经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前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脚就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够了。   所以当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的东西。   适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英语的故事,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你也可以大致读过,因为下面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够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不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点,因为笔者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可能作者认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过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节是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文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定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本书称作一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为它基本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觉。如果有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至于你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我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本书的代码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虑运行的效率。一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虑效率的问题也不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独文件夹中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导扇区,读者在相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中就不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个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正文中引用的代码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你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并且光盘是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马上动手写一个最小的“操作系统” 2   1.1 准备工作 2   1.2 十分钟完成的操作系统 3   1.3 引导扇区 4   1.4 代码解释 4   1.5 水面下的冰山 6   1.6 回顾 7   第2章 搭建你的工作环境 8   2.1 虚拟计算机Bochs 8   2.1.1 Bochs初体验 8   2.1.2 Bochs的安装 9   2.1.3 Bochs的使用 10   2.1.4 用Bochs调试操作系统 12   2.2 QEMU 15   2.3 平台之争:Windows还是*nix 16   2.4 GNU/Linux下的开发环境 20   2.5 Windows下的开发环境 22   2.6 总结 23   第3章 保护模式(Protect Mode) 25   3.1 认识保护模式 25   3.1.1 保护模式的运行环境 29   3.1.2 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 31   3.1.3 实模式到保护模式,不一般的jmp 33   3.1.4 描述符属性 35   3.2 保护模式进阶 38   3.2.1 海阔凭鱼跃 38   3.2.2 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 44   3.2.3 特权级概述 48   3.2.4 特权级转移 51   3.2.5 关于“保护”二字的一点思考 65   3.3 页式存储 65   3.3.1 分页机制概述 66   3.3.2 编写代码启动分页机制 67   3.3.3 PDE和PTE 68   3.3.4 cr3 71   3.3.5 回头看代码 72   3.3.6 克勤克俭用内存 73   3.3.7 进一步体分页机制 81   3.4 中断和异常 87   3.4.1 中断和异常机制 87   3.4.2 外部中断 90   3.4.3 编程操作8259A 91   3.4.4 建立IDT 94   3.4.5 实现一个中断 95   3.4.6 时钟中断试验 96   3.4.7 几点额外说明 98   3.5 保护模式下的I/O 100   3.5.1 IOPL 100   3.5.2 I/O许可位图(I/O Permission Bitmap) 100   3.6 保护模式小结 101   第4章 让操作系统走进保护模式 102   4.1 突破512字节的限制 102   4.1.1 FAT12 103   4.1.2 DOS可以识别的引导盘 108   4.1.3 一个最简单的Loader 108   4.1.4 加载Loader入内存 109   4.1.5 向Loader交出控制权 116   4.1.6 整理boot.asm 116   4.2 保护模式下的“操作系统” 117   第5章 内核雏形 119   5.1 在Linux下用汇编写Hello World 119   5.2 再进一步,汇编和C同步使用 120   5.3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 123   5.4 从Loader到内核 127   5.4.1 用Loader加载ELF 127   5.4.2 跳入保护模式 131   5.4.3 重新放置内核 137   5.4.4 向内核交出控制权 142   5.5 扩充内核 143   5.5.1 切换堆栈和GDT 144   5.5.2 整理我们的文件夹 148   5.5.3 Makefile 149   5.5.4 添加中断处理 155   5.5.5 两点说明 168   5.6 小结 169   第6章 进程 171   6.1 迟到的进程 171   6.2 概述 171   6.2.1 进程介绍 172   6.2.2 未雨绸缪——形成进程的必要考虑 172   6.2.3 参考的代码 173   6.3 最简单的进程 174   6.3.1 简单进程的关键技术预测 175   6.3.2 第一步——ring0→ring1 178   6.3.3 第二步——丰富中断处理程序 189   6.4 多进程 200   6.4.1 添加一个进程体 200   6.4.2 相关的变量和宏 200   6.4.3 进程表初始化代码扩充 202   6.4.4 LDT 203   6.4.5 修改中断处理程序 203   6.4.6 添加一个任务的步骤总结 206   6.4.7 号外:Minix的中断处理 207   6.4.8 代码回顾与整理 212   6.5 系统调用 220   6.5.1 实现一个简单的系统调用 222   6.5.2 get_ticks的应用 227   6.6 进程调度 232   6.6.1 避免对称——进程的节奏感 232   6.6.2 优先级调度总结 240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 242   7.1 键盘 242   7.1.1 从中断开始——键盘初体验 242   7.1.2 AT、PS/2键盘 243   7.1.3 键盘敲击的过程 244   7.1.4 用数组表示扫描码 248   7.1.5 键盘输入缓冲区 251   7.1.6 用新加的任务处理键盘操作 253   7.1.7 解析扫描码 254   7.2 显示器 263   7.2.1 初识TTY 264   7.2.2 基本概念 264   7.2.3 寄存器 267   7.3 TTY任务 270   7.3.1 TTY任务框架的搭建 272   7.3.2 多控制台 277   7.3.3 完善键盘处理 281   7.3.4 TTY任务总结 288   7.4 区分任务和用户进程 289   7.5 printf 291   7.5.1 为进程指定TTY 292   7.5.2 printf()的实现 292   7.5.3 系统调用write() 294   7.5.4 使用printf() 296   下 篇   第8章 进程间通信 300   8.1 微内核还是宏内核 300   8.1.1 Linux的系统调用 302   8.1.2 Minix的系统调用 303   8.1.3 我们的选择 305   8.2 IPC 306   8.3 实现IPC 306   8.3.1 assert()和panic() 309   8.3.2 msg_send()和msg_receive() 313   8.3.3 增加消息机制之后的进程调度 321   8.4 使用IPC来替换系统调用get_ticks 322   8.5 总结 324   第9章 文件系统 325   9.1 硬盘简介 325   9.2 硬盘操作的I/O 端口 326   9.3 硬盘驱动程序 327   9.4 文件系统 337   9.5 硬盘分区表 338   9.6 设备号 344   9.7 用代码遍历所有分区 347   9.8 完善硬盘驱动程序 352   9.9 在硬盘上制作一个文件系统 355   9.9.1 文件系统涉及的数据结构 356   9.9.2 编码建立文件系统 358   9.10 创建文件 366   9.10.1 Linux下的文件操作 366   9.10.2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367   9.10.3 open() 369   9.11 创建文件所涉及的其他函数 377   9.11.1 strip_path() 377   9.11.2 search_file() 378   9.11.3 get_inode()和sync_inode() 379   9.11.4 init_fs() 381   9.11.5 read_super_block()和get_super_block() 382   9.12 关闭文件 383   9.13 查看已创建的文件 384   9.14 打开文件 386   9.15 读写文件 387   9.16 测试文件读写 390   9.17 文件系统调试 393   9.18 删除文件 395   9.19 插曲:奇怪的异常 401   9.20 为文件系统添加系统调用的步骤 403   9.21 将TTY纳入文件系统 404   9.22 改造printf 411   9.23 总结 413   第10章 内存管理 414   10.1 fork 414   10.1.1 认识fork 414   10.1.2 fork前要做的工作(为fork所做的准备) 417   10.1.3 fork()库函数 421   10.1.4 MM 421   10.1.5 运行 427   10.2 exit和wait 427   10.3 exec 432   10.3.1 认识exec 433   10.3.2 为自己的操作系统编写应用程序 434   10.3.3 “安装”应用程序 436   10.3.4 实现exec 442   10.4 简单的shell 447   10.5 总结 449   第11章 尾声 451   11.1 让mkfs()只执行一次 451   11.2 从硬盘引导 455   11.2.1 编写硬盘引导扇区和硬盘版loader 455   11.2.2 “安装”hdboot.bin和hdldr.bin 461   11.2.3 grub 461   11.2.4 小结 463   11.3 将OS安装到真实的计算机 465   11.3.1 准备工作 465   11.3.2 安装Linux 466   11.3.3 编译代码 466   11.3.4 开始安装 467   11.4 总结 467   参考文献 470 解密《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 5 月 18 日见到了《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定不能含糊。整个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体,通过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的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问,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行号的运用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讨论区供读者交流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台,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新版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发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认平台却不免影响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对 Linux 不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少量的,而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如何在两种平台下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容量呢? 于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文字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中代码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已经购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重新排版、修订和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的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的心血使得新版的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卖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渊:坦白讲,我在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问:那么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这本书为何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是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的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用了更多心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细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为本书建立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容易地阅读,更轻松地学习。
一、Qt Creator 的安装和hello world 程序的编写(原创) 1.首先到Qt 的官方网站上下载Qt Creator,这里我们下载windows 版的。 下载地址:http://qt.nokia.com/downloads 如下图我们下载:Download Qt SDK for Windows* (178Mb) 下载完成后,直接安装即可,安装过程中按默认设置即可。 2.运行Qt Creator,首先弹出的是欢迎界面,这里可以打开其自带的各种演示 程序。 3.我们用File->New 菜单来新建工程。 4.这里我们选择Qt4 Gui Application。 5.下面输入工程名和要保存到的文件夹路径。我们这里的工程名为helloworld。 6.这时软件自动添加基本的头文件,因为这个程序我们不需要其他的功能,所以 直接点击Next。 7.我们将base class 选为QDialog 对话框类。然后点击Next。 8.点击Finish,完成工程的建立。 9.我们可以看见工程中的所有文件都出现在列表中了。我们可以直接按下下面的 绿色的run 按钮或者按下Ctrl+R 快捷键运行程序。 10.程序运行出现空白的对话框,如下图。 11.我们双击文件列表的dialog.ui 文件,便出现了下面所示的图形界面编辑界 面。 12.我们在右边的器件栏里找到Label 标签器件 13.按着鼠标左键将其拖到设计窗口上,如下图。 14.我们双击它,并将其内容改为helloworld。 15.我们在右下角的属性栏里将字体大小由9 改为15。 16.我们拖动标签一角的蓝点,将全部文字显示出来。 17.再次按下运行按钮,便出现helloworld。 到这里helloworld 程序便完成了。 Qt Creator 编译程序,在其工程文件夹下有一个debug 文件夹,其中有程序的.exe 可执行文件。但Qt Creator 默认是用动态链接的, 就是可执行程序在运行时需要相应的.dll 文件。我们点击生成的.exe 文件,首 先可能显示“没有找到mingwm10.dll,因此这个应用程序未能启动。重新安装 应用程序可能修复此问题。”表示缺少mingwm10.dll 文件。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相应的.dll 文件放到系统 中。在Qt Creator 的安装目录的qt 文件下的bin 文件夹下(我安装在了D 盘, 所以路径是D:\Qt\2009.04\qt\bin),可以找到所有的相关.dll 文件。在这里 找到mingwm10.dll 文件,将其复制到C:\WINDOWS\system 文件夹下,即可。下 面再提示缺少什么dll 文件,都像这样解决就可以了。 二、Qt Creator 编写多窗口程序(原创) 实现功能: 程序开始出现一个对话框,按下按钮后便能进入主窗口,如果直 接关闭这个对话框,便不能进入主窗口,整个程序也将退出。当进入主窗口后, 我们按下按钮,弹出一个对话框,无论如何关闭这个对话框,都回到主窗口。 实现原理: 程序里我们先建立一个主工程,作为主界面,然后再建立一个对 话框类,将其加入工程中,然后在程序中调用自己新建的对话框类来实现多窗口。 实现过程: 1.首先新建Qt4 Gui Application 工程,工程名为nGui,Base class 选为QWidget。 建立好后工程文件列表如下图。 2.新建对话框类,如下图,在新建中,选择Qt Designer Form Class。 3.选择Dialog without Buttons。 4.类名设为myDlg。 5.点击Finish 完成。注意这里已经默认将其加入到了我们刚建的工程中了。 6.如下图,在mydlg.ui 中拖入一个Push Button,将其上的文本改为“进入主 窗口”,在其属性窗口中将其objectName 改为enterBtn,在下面的Signals and slots editor 中进行信号和槽的关联,其中,Sender 设为enterBtn,Signal 设为clicked(),Receive 设为myDlg,Slot 设为accept()。这样就实现了单击 这个按钮使这个对话框关闭并发出Accepted 信号的功能。下面我们将利用这个 信号。 7.修改主函数main.cpp,如下: #include <QtGui/QApplication>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mydlg.h" //加入头文件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Widget w; myDlg my1; //建立自己新建的类的对象my1 if(my1.exec()==QDialog::Accepted) //利用Accepted 信号判 断enterBtn 是否被按下 { w.show(); //如果被按下,显示主窗口 return a.exec(); //程序一直执行,直到主窗口 关闭 } else return 0; //如果没被按下,则不进入主窗口,整个程 序结束运行 } 主函数必须这么写,才能完成所要的功能。 如果主函数写成下面这样: #include <QtGui/QApplication>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mydl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myDlg my1; if(my1.exec()==QDialog::Accepted) { Widget w; w.show(); } return a.exec(); } 这样,因为w 是在if 语句里定义的,所以当if 语句执行完后它就无效了。这样 导致的后果就是,按下enterBtn 后,主界面窗口一闪就没了。如果此时对程序 改动了,再次点击运行时,就出现error: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的错误。这是因为虽然主窗口没有显示,但它只是隐藏了,程序并没有 结束,而是在后台运行。所以这时改动程序,再运行时便出错。你可以按下调 试栏上面的红色Stop 停止按钮来停止程序运行。你也可以在windows 任务管理 器的进程中将该进程结束,而后再次运行就没问题了,当然先关闭Qt Creator, 而后再重新打开,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如果把程序改为这样: #include <QtGui/QApplication>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mydl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myDlg my1; Widget w; if(my1.exec()==QDialog::Accepted) { w.show(); } return a.exec(); } 这样虽然解决了上面主窗口一闪而过的问题,但是,如果在my1 对话框出现的时 候不点enterBtn,而是直接关闭对话框,那么此时整个程序应该结束执行,但 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如果你此时对程序进行了改动,再次按下run 按钮,你发 现又出现了error: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的错误,这说明程 序并没有结束,我们可以打开windows 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我们的程序仍在执 行。 因为return a.exec();一句表示只要主窗口界面不退出,那么程 序就一直执行。所以只有用第一种方法,将该语句也放到if 语句中,而在else 语句中用else return 0; ,这样如果enterBtn 没有被按下,那么程序结 束执行了。 到这里,我们就实现了一个界面结束执行,然后弹出另一个 界面的程序。下面我们在主窗口上加一个按钮,按下该按钮,弹出一个对话框, 但这个对话框关闭,不使主窗口关闭。 8.如下图,在主窗口加入按钮,显示文本为“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其上点击鼠 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go to slot。 9.我们选择单击事件clicked()。 10.我们在弹出的槽函数中添加一句: my2.show(); my2 为我们新建对话框类的另一个对象,但是my2 我们还没有定义,所以 在widget.h 文件中添加相应代码,如下,先加入头文件,再加入my2 的定义语 句,这里我们将其放到private 里,因为一般的函数都放在public 里,而变量 都放在private 里。 #ifndef WIDGET_H #define WIDGET_H #include <QtGui/QWidget> #include "mydlg.h" //包含头文件 namespace Ui { class Widget; } class Widget : public QWidget { Q_OBJECT public: Widget(QWidget *parent = 0); ~Widget(); private: Ui::Widget *ui; myDlg my2; //对my2 进行定义 private slots: void on_pushButton_clicked(); }; #endif // WIDGET_H 到这里,再运行程序,便能完成我们实验要求的功能了。整个程序里,我们用两 种方法实现了信号和槽函数的关联,第一个按钮我们直接在设计器中实现其关 联;第二个按钮我们自己写了槽函数语句,其实图形的设计与直接写代码效果是 一样的。 这个程序里我们实现了两类窗口打开的方式,一个是自身消失而 后打开另一个窗口,一个是打开另一个窗口而自身不消失。可以看到他们实现的 方法是不同的。 三、Qt Creator 登录对话框(原创) 实现功能: 在弹出对话框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按下登录按钮,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均正确则 进入主窗口,如果有错则弹出警告对话框。 实现原理: 通过上节的多窗口原理实现由登录对话框进入主窗口,而用户名和密码可以用 if 语句进行判断。 实现过程: 1.先新建Qt4 Gui Application 工程,工程名为mainWidget,选用QWidget 作 为Base class,这样便建立了主窗口。文件列表如下: 2.然后新建一个Qt Designer Form Class 类,类名为loginDlg,选用Dialog without Buttons,将其加入上面的工程中。文件列表如下: 3.在logindlg.ui 中设计下面的界面:行输入框为Line Edit。其中用户名后面 的输入框在属性中设置其object Name 为usrLineEdit,密码后面的输入框为 pwdLineEdit,登录按钮为loginBtn,退出按钮为exitBtn。 4.将exitBtn 的单击后效果设为退出程序,关联如下: 5.右击登录按钮选择go to slot,再选择clicked(),然后进入其单击事件的槽 函数,写入一句 void loginDlg::on_loginBtn_clicked() { accept(); } 6.改写main.cpp: #include <QtGui/QApplication>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logindl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Widget w; loginDlg login; if(login.exec()==QDialog::Accepted) { w.show(); return a.exec(); } else return 0; } 7.这时执行程序,可实现按下登录按钮进入主窗口,按下退出按钮退出程序。 8.添加用户名密码判断功能。将登陆按钮的槽函数改为: void loginDlg::on_loginBtn_clicked() { if(m_ui->usrLineEdit->text()==tr("qt")&&m_ui->pwdLineEdit->text()==tr ("123456")) //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 accept(); else{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Warning"),tr("user name or password error!"),QMessageBox::Yes); //如果不正确,弹出警告对话框 } } 并在logindlg.cpp 中加入#include <QtGui>的头文件。如果不加这个头文件, QMessageBox 类不可用。 9.这时再执行程序,输入用户名为qt,密码为123456,按登录按钮便能进入主 窗口了,如果输入错了,就弹出警告对话框。 如果输入错误,便弹出警告提示框: 10.在logindlg.cpp 的loginDlg 类构造函数里,添上初始化语句,使密码显示 为小黑点。 loginDlg::loginDlg(QWidget *parent) : QDialog(parent), m_ui(new Ui::loginDlg) { m_ui->setupUi(this); m_ui->pwdLineEdit->setEchoMode(QLineEdit::Password); } 效果如下: 11.如果输入如下图中的用户名,在用户名前不小心加上了一些空格,结果程序 按错误的用户名对待了。 我们可以更改if 判断语句,使这样的输入也算正确。 void loginDlg::on_loginBtn_clicked() { if(m_ui->usrLineEdit->text().trimmed()==tr("qt")&&m_ui->pwdLineEdit-> text()==tr("123456")) accept(); else{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Warning"),tr("user name or password error!"),QMessageBox::Yes); } } 加入的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 12.最后,如果输入错误了,重新回到登录对话框时,我们希望可以使用户名和 密码框清空并且光标自动跳转到用户名输入框,最终的登录按钮的单击事件的槽 函数如下: void loginDlg::on_loginBtn_clicked() { if(m_ui->usrLineEdit->text().trimmed()==tr("qt")&&m_ui->pwdLineEdit-> text()==tr("123456")) //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 accept(); else{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Warning"),tr("user name or password error!"),QMessageBox::Yes); //如果不正确,弹出警告对话框 m_ui->usrLineEdit->clear();//清空用户名输入框 m_ui->pwdLineEdit->clear();//清空密码输入框 m_ui->usrLineEdit->setFocus();//将光标转到用户名输入框 } } 四、Qt Creator 添加菜单图标(原创) 在下面的几节,我们讲述Qt 的MainWindow 主窗口部件。这一节只讲述怎样在其 上的菜单栏里添加菜单和图标。 1.新建Qt4 Gui Application 工程,将工程命名为MainWindow,其他选项默认 即可。 生成的窗口界面如下图。其中最上面的为菜单栏。 2.我们在Type Here 那里双击,并输入“文件(&F)”,这样便可将其文件菜单的 快捷键设为Alt+F。(注意括号最好用英文半角输入,这样看着美观) 3.输入完按下Enter 键确认即可,然后在子菜单中加入“新建(&N)”,确定后, 效果如下图。 4.我们在下面的动作编辑窗口可以看到新加的“新建”菜单。 5.双击这一条,可打开它的编辑对话框。我们看到Icon 项,这里可以更改“新 建”菜单的图标。 6.我们点击后面的...号,进入资源选择器,但现在这里面是空的。所以下面我 们需要给该工程添加外部资源。 7.添加资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添加系统提供的资源文件,然后选择所需图 标。另一种是自己写资源文件。我们主要介绍第一种。新建Qt Resources file, 将它命名为menu。其他默认。 8.添加完后如下图。可以看到添加的文件为menu.qrc。 9.我们最好先在工程文件夹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如images,然后将需要的图标 文件放到其中。 10.在Qt Creator 的menu.qrc 文件中,我们点击Add 下拉框,选择Add Prefix。 我们可以将生成的/new/prefix 前缀改为其他名字,如/File。 11.然后再选择Add 下拉框,选择Add Files。再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到新建 的images 文件夹下,将里面的图标文件全部添加过来。 12.添加完成后,我们在Qt Creator 的File 菜单里选择Save All 选项,保存所 做的更改。 13.这时再打开资源选择器,可以看到我们的图标都在这里了。(注意:如果不显 示,可以按一下上面的Reload 按钮) 14.我们将new.png 作为“新建”菜单的图标,然后点击Shortcut,并按下 Crtl+N,便能将Crtl+N 作为“新建”菜单的快捷键。 15.这时打开文件菜单,可以看到“新建”菜单已经有图标了。 运行程序后效果如下。 16.我们在工程文件夹下查看建立的menu.qrc 文件,可以用写字板将它打开。 其具体内容如下。 附:第二种添加资源文件的方法。 1.首先右击工程文件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dd New,添加新文件。也可以用 File 中的添加新文件。 2.我们选择文本文件。 3.将文件名设置为menu.qrc。 4.添加好文件后将其内容修改如下。可以看到就是用第一种方法生成的 menu.qrc 文件的内容。 5.保存文件后,在资源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添加的图标文件。 五、Qt Creator 布局管理器的使用(原创) 上篇讲解了如何在Qt Creator 中添加资源文件,并且为菜单添加了图标。这次 我们先对那个界面进行一些完善,然后讲解一些布局管理器的知识。 首先对菜单进行完善。 1.我们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常用菜单。 “文件”的子菜单如下图。中间的分割线可以点击Add Separator 添加。 “编辑”子菜单的内容如下。 “帮助”子菜单的内容如下。 2.我们在动作编辑器中对各个菜单的属性进行设置。 如下图。 3.我们拖动“新建”菜单的图标,将其放到工具栏里。 拖动“新建”菜单的图标。 将其放到菜单栏下面的工具栏里。 4.我们再添加其他几个图标。使用Append Separator 可以添加分割线。 5.最终效果如下。如果需要删除图标,可以在图标上点击右键选择Remove action 即可。 下面简述一下布局管理器。 (这里主要以垂直布局管理器进行讲解,其他类型管理器用法与之相同,其效 果可自己验证。) 1.在左边的器件栏里拖入三个PushButton 和一个Vertical Layout(垂直布局 管理器)到中心面板。如下图。 2.将这三个按钮放入垂直布局管理器,效果如下。可以看到按钮垂直方向排列, 并且宽度可以改变,但高度没有改变。 3.我们将布局管理器整体选中,按下上面工具栏的Break Layout 按钮,便可取 消布局管理器。(我们当然也可以先将按钮移出,再按下Delete 键将布局管理 器删除。) 4.下面我们改用分裂器部件(QSplitter)。 先将三个按钮同时选中,再按下上面工具栏的Lay Out Vertically in Splitter (垂直分裂器)。 效果如下图。可以看到按钮的大小可以随之改动。这也就是分裂器和布局管理器 的分别。 5.其实布局管理器不但能控制器件的布局,还有个很重要的用途是,它能使器件 的大小随着窗口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先在主窗口的中心拖入一个文本编辑器Text Edit。 这时直接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可以看到它的大小和位置不随着窗口改变。 下面我们选中主窗口部件,然后在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Layout->Lay Out in a Grid,使整个主窗口的中心区处于网格布局管理器中。 可以看到,这时文本编辑器已经占据了整个主窗口的中心区。 运行一下程序,可以看到无论怎样拉伸窗口,文本编辑框的大小都随之改变。 我们在这里一共讲述了三种使用布局管理器的方法,一种是去器件栏添加,一 种是用工具栏的快捷图标,还有一种是使用鼠标右键的选项。 程序中用到的图标是我从Ubuntu 中复制的,可以到 http://www.qtcn.org/bbs/read.php?tid=23252&page=1&toread=1 下载到。 六、Qt Creator 实现文本编辑(原创) 前面已经将界面做好了,这里我们为其添加代码,实现文本编辑的功能。 首先实现新建文件,文件保存,和文件另存为的功能。 (我们先将上次的工程文件夹进行备份,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在写较大的程序 时,经常对源文件进行备份,是个很好的习惯。) 在开始正式写程序之前,我们先要考虑一下整个流程。因为我们要写记事本一 样的软件,所以最好先打开windows 中的记事本,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然后 考虑怎样去实现这些功能。再者,再强大的软件,它的功能也是一个一个加上 去的,不要设想一下子写出所有的功能。我们这里先实现新建文件,保存文件, 和文件另存为三个功能,是因为它们联系很紧,而且这三个功能总的代码量也 不是很大。 因为三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所以我们这里便不再画流程图,而只是简 单描述一下。 新建文件,那么如果有正在编辑的文件,是否需要保存呢? 如果需要进行保存,那这个文件以前保存过吗?如果没有保存过,就应该先将其 另存为。 下面开始按这些关系写程序。 1.打开Qt Creator,在File 菜单中选择Open,然后在工程文件夹中打开 MainWindow.pro 工程文件。 先在main.cpp 文件中加入以下语句,让程序中可以使用中文。 在其中加入#include <QTextCodec> 头文件包含,再在主函数中加入下面一行: 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Locale()); 这样在程序中使用中文,便能在运行时显示出来了。更改后文件如下图。 2.在mainwindow.h 文件中的private 下加入以下语句。 bool isSaved; //为true 时标志文件已经保存,为false 时标志文件尚未保存 QString curFile; //保存当前文件的文件名 void do_file_New(); //新建文件 void do_file_SaveOrNot(); //修改过的文件是否保存 void do_file_Save(); //保存文件 void do_file_SaveAs(); //文件另存为 bool saveFile(const QString& fileName); //存储文件 这些是变量和函数的声明。其中isSaved 变量起到标志的作用,用它来标志文件 是否被保存过。然后我们再在相应的源文件里进行这些函数的定义。 3.在mainwindow.cpp 中先加入头文件#include <QtGui>,然后在构造函数里添 加以下几行代码。 isSaved = false; //初始化文件为未保存过状态 curFile = tr("未命名.txt"); //初始化文件名为“未命名.txt” setWindowTitle(curFile); //初始化主窗口的标题 这是对主窗口进行初始化。效果如下。 4.然后添加“新建”操作的函数定义。 void MainWindow::do_file_New() //实现新建文件的功能 { do_file_SaveOrNot(); isSaved = false; curFile = tr("未命名.txt"); setWindowTitle(curFile); ui->textEdit->clear(); //清空文本编辑器 ui->textEdit->setVisible(true); //文本编辑器可见 } 新建文件,先要判断正在编辑的文件是否需要保存。然后将新建的文件标志为未 保存过状态。 5.再添加do_file_SaveOrNot 函数的定义。 void MainWindow::do_file_SaveOrNot() //弹出是否保存文件对话框 { if(ui->textEdit->document()->isModified()) //如果文件被更改过,弹出保 存对话框 { QMessageBox box; box.setWindowTitle(tr("警告")); box.setIcon(QMessageBox::Warning); box.setText(curFile + tr(" 尚未保存,是否保存?")); box.setStandardButtons(QMessageBox::Yes | QMessageBox::No); if(box.exec() == QMessageBox::Yes) //如果选择保存文件,则执行保存操作 do_file_Save(); } } 这个函数实现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正在编辑的文件。 6.再添加“保存”操作的函数定义。 void MainWindow::do_file_Save() //保存文件 { if(isSaved){ //如果文件已经被保存过,直接保存文件 saveFile(curFile); } else{ do_file_SaveAs(); //如果文件是第一次保存,那么调用另存为 } } 对文件进行保存时,先判断其是否已经被保存过,如果没有被保存过,就要先对 其进行另存为操作。 7.下面是“另存为”操作的函数定义。 void MainWindow::do_file_SaveAs() //文件另存为 { QString fileName = QFileDialog::getSaveFileName(this,tr("另存为 "),curFile); //获得文件名 if(!fileName.isEmpty()) //如果文件名不为空,则保存文件内容 { saveFile(fileName); } } 这里弹出一个文件对话框,显示文件另存为的路径。 8.下面是实际文件存储操作的函数定义。 bool MainWindow::saveFile(const QString& fileName) //保存文件内容,因为可能保存失败,所以具有返回值,来表明是否保存成功 { QFile file(fileName); if(!file.open(QFile::WriteOnly | QFile::Text)) //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果打开失败则弹出提示框并返回 {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保存文件"), tr("无法保存文件 %1:\n %2").arg(fileName) .arg(file.errorString())); return false; } //%1,%2 表示后面的两个arg 参数的值 QTextStream out(&file); //新建流对象,指向选定的文件 out << ui->textEdit->toPlainText(); //将文本编辑器里的内容以纯文本 的形式输出到流对象中 isSaved = true; curFile = QFileInfo(fileName).canonicalFilePath(); //获得文件的标准路 径 setWindowTitle(curFile); //将窗口名称改为现在窗口的路径 return true; } 这个函数实现将文本文件进行存储。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代码进行讲解。 QFile file(fileName);一句,定义了一个QFile 类的对象file,其中filename 表明这个文件就是我们保存的的文件。然后我们就可以用file 代替这个文件, 来进行一些操作。Qt 中文件的操作和C,C++很相似。对于QFile 类对象怎么使 用,我们可以查看帮助。 点击Qt Creator 最左侧的Help,在其中输入QFile, 在搜索到的列表中选择QFile 即可。这时在右侧显示出QFile 类中所有相关信 息以及他们的用法和说明。 // 我们往下拉,发现下面有关于怎么读取文件的示例代码。 // // 再往下便能看到用QTextStream 类对象,进行字符串输入的例子。下面也提到了 QFileInfo 和QDir 等相关的类,我们可以点击它们去看一下具体的使用说明。 // 上面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以后我们对自己不明白的类都可以去帮助里进行 查找,这也许是我们以后要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了。对于其中的英文解释,我们最 好想办法弄明白它的大意,其实网上也有一些中文的翻译,但最好还是从一开始 就尝试着看英文原版的帮助,这样以后才不对中文翻译产生依赖。 我们这次只是很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怎样使用帮助文件,这不表明 它不重要,而是因为这里不可能将每个类的帮助都解释一遍,没有那么多时间, 也没有那么大的篇幅。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这个教程只是引你入门,所以很 多东西需要自己去尝试。 在以后的教程里,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就不再对其中的类进行 详细解释,文章中的重点是对整个程序的描述,其中不明白的类,自己查看帮助。 9.双击mainwindow.ui 文件,在图形界面窗口下面的Action Editor 动作编辑 器里,我们右击“新建”菜单一条,选择Go to slot,然后选择triggered(), 进入其触发事件槽函数。 同理,进入其他两个菜单的槽函数,将相应的操作的函数写入槽函数中。如下。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New_triggered() //信号和槽的关联 { do_file_New();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Save_triggered() { do_file_Save();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SaveAs_triggered() { do_file_SaveAs(); } 这时点击运行,就能够实现新建文件,保存文件,文件另存为的功能了。 然后实现打开,关闭,退出,撤销,复制,剪切,粘贴的功能。 先备份上次的工程文件,然后再将其打开。 1.先在mainwindow.h 文件中加入函数的声明。 void do_file_Open(); //打开文件 bool do_file_Load(const QString& fileName); //读取文件 2.再在mainwindow.cpp 文件中写函数的功能实现。 void MainWindow::do_file_Open()//打开文件 { do_file_SaveOrNot();//是否需要保存现有文件 QString fileName = QFileDialog::getOpenFileName(this); //获得要打开的文件的名字 if(!fileName.isEmpty())//如果文件名不为空 { do_file_Load(fileName); } ui->textEdit->setVisible(true);//文本编辑器可见 } bool MainWindow::do_file_Load(const QString& fileName) //读取文件 { QFile file(fileName); if(!file.open(QFile::ReadOnly | QFile::Text)) {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读取文件"),tr("无法读取文件 %1:\n%2.").arg(fileName).arg(file.errorString())); return false; //如果打开文件失败,弹出对话框,并返回 } QTextStream in(&file); ui->textEdit->setText(in.readAll()); //将文件中的所有内容都 写到文本编辑器中 curFile = QFileInfo(fileName).canonicalFilePath(); setWindowTitle(curFile); return true; } 上面的打开文件函数与文件另存为函数相似,读取文件的函数与文件存储函数相 似。 3.然后按顺序加入更菜单的关联函数,如下。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Open_triggered() //打开操作 { do_file_Open();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Close_triggered() //关闭操作 { do_file_SaveOrNot(); ui->textEdit->setVisible(false);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Quit_triggered() //退出操作 { on_action_Close_triggered(); //先执行关闭操作 qApp->quit(); //再退出系统,qApp 是指向应用程序的全局指针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Undo_triggered() //撤销操作 { ui->textEdit->undo();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Cut_triggered() //剪切操作 { ui->textEdit->cut();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Copy_triggered() //复制操作 { ui->textEdit->copy(); } //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Past_triggered() //粘贴操作 { ui->textEdit->paste(); } 因为复制,撤销,全选,粘贴,剪切等功能,是TextEdit 默认就有的,所以我 们只需调用一下相应函数就行。 到这里,除了查找和帮助两个菜单的功能没有加上以外,其他功能都已经实现了。 七、Qt Creator 实现文本查找(原创) 现在加上查找菜单的功能。因为这里要涉及关于Qt Creator 的很多实用功能, 所以单独用一篇文章来介绍。 以前都用设计器设计界面,而这次我们用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查找对话框。对于 怎么实现查找功能的,我们详细地分步说明了怎么进行类中方法的查找和使用。 其中也将Qt Creator 智能化的代码补全功能和程序中函数的声明位置和定义位 置间的快速切换进行了介绍。 1.首先还是保存以前的工程,然后再将其打开。 我们发现Qt Creator 默认的字体有点小,可以按下Ctrl 键的同时按两下+键, 来放大字体。也可以选择Edit->Advanced->Increase Font Size。 2.在mainwindow.h 中加入#include <QLineEdit>的头文件包含,在private 中 添加 QLineEdit *find_textLineEdit; //声明一个行编辑器,用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在private slots 中添加 void show_findText(); 在该函数中实现查找字符串的功能。 3.我们进入查找菜单的触发事件槽函数,更改如下。 void MainWindow::on_action_Find_triggered() { QDialog *findDlg = new QDialog(this); //新建一个对话框,用于查找操作,this 表明它的父窗口是MainWindow。 findDlg->setWindowTitle(tr("查找")); //设置对话框的标题 find_textLineEdit = new QLineEdit(findDlg); //将行编辑器加入到新建的查找对话框中 QPushButton *find_Btn = new QPushButton(tr("查找下一个"),findDlg); //加入一个“查找下一个”的按钮 QVBoxLayout* layout = new QVBoxLayout(findDlg); layout->addWidget(find_textLineEdit); layout->addWidget(find_Btn); //新建一个垂直布局管理器,并将行编辑器和按钮加入其中 findDlg ->show(); //显示对话框 connect(find_Btn,SIGNAL(clicked()),this,SLOT(show_findText())); //设置“查找下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和其槽函数的关联 } 这里我们直接用代码生成了一个对话框,其中一个行编辑器可以输入要查找的字 符,一个按钮可以进行查找操作。我们将这两个部件放到了一个垂直布局管理器 中。然后显示这个对话框。并设置了那个按钮单击事件与show_findText()函数 的关联。 5.下面我们开始写实现查找功能的show_findText()函数。 void MainWindow::show_findText()//“查找下一个”按钮的槽函数 { QString findText = find_textLineEdit->text(); //获取行编辑器中的内容 } 先用一个QString 类的对象获得要查找的字符。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写查找操作的 语句。 6.在下一行写下ui,然后直接按下键盘上的“<.”键,这时系统根据是否是 指针对象而自动生成“->”或“.”,因为ui 是指针对象,所以自动生成“->” 号,而且弹出了ui 中的所有部件名称的列表。如下图。 7.我们用向下的方向键选中列表中的textEdit。或者我们可以先输入text,这 时能缩减列表的内容。 8.如上图我们将鼠标放到textEdit 上,这时便出现了textEdit 的类名信息, 且后面出现一个F1 按键。我们按下键盘上的F1,便能出现textEdit 的帮助。 9.我们在帮助中向下拉,发现这里有一个find 函数。 10.我们点击find,查看其详细说明。 11.可以看到find 函数可以实现文本编辑器中字符串的查找。其中有一个 FindFlags 的参数,我们点击它查看其说明。 12.可以看到它是一个枚举变量(enum),有三个选项,第一项是向后查找(即 查找光标以前的内容,这里的前后是相对的说法,比如第一行已经用完了,光 标在第二行时,把第一行叫做向后。),第二项是区分大小写查找,第三项是 查找全部。 13.我们选用第一项,然后写出下面的语句。 ui->textEdit->find(findText,QTextDocument::FindBackward); //将行编辑器中的内容在文本编辑器中进行查找 当我们刚打出“f”时,就能自动弹出textEdit 类的相关属性和方法。 可以看到,当写完函数名和第一个“(”后,系统自动显示出该函数的函数原 型,这样可以使我们减少出错。 14.这时已经能实现查找的功能了。但是我们刚才看到find 的返回值类型是bool 型,而且,我们也应该为查找不到字符串作出提示。 if(!ui->textEdit->find(findText,QTextDocument::FindBackward)) { QMessageBox::warning(this,tr("查找"),tr("找不到 %1") .arg(findText); } 因为查找失败返回值是false,所以if 条件加了“!”号。在找不到时弹出警 告对话框。 15.到这里,查找功能就基本上写完了。show_findText()函数的内容如下。 我们发现随着程序功能的增强,其中的函数也越来越多,我们都为查找 某个函数的定义位置感到头疼。而在Qt Creator 中有几种快速定位函数的方法, 我们这里讲解三种。 第一,在函数声明的地方直接跳转到函数定义的地方。 如在do_file_Load 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Follow Symbol under Cursor 或者下面的Switch between Method Declaration/Definition。 这时系统就自动跳转到函数定义的位置。如下图。 第二,快速查找一个文件里的所有函数。 我们可以点击窗口最上面的下拉框,这里显示本文件中所有函数的列表。 第三,利用查找功能。 1.我们先将鼠标定位到一个函数名上。 2.然后选择Edit->Find/Replace->Find Dialog。 3.这时出现一个查找对话框,可以看到要查找的函数名已经写在里面了。 4.当我们按下Search 按钮后,在查找结果窗口显示查找到的结果。 5.我们点击第二个文件。发现在这个文件中有两处关键字是高亮显示。 6.我们双击第二项,就自动跳转到函数的定义处。 文章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很详细地说明了怎样去使用一个类里面没有用过的方法 函数;也说明了Qt Creator 中的一些便捷操作。可以看到,Qt Creator 开发环 境,有很多很人性化的设计,我们应该熟练应用它们。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不再很详细地去用帮助来说明一个函数是 怎么来的,该怎么用,这些应该自己试着去查找。 八、Qt Creator 实现状态栏显示(原创) 在程序主窗口Mainwindow 中,有菜单栏,工具栏,中心部件和状态栏。前面几 个已经讲过了,这次讲解状态栏的使用。 程序中有哪些不明白的类或函数,请自己查看帮助。 1.我们在mainwindow.h 中做一下更改。 加入头文件包含: #include <QLabel> 加入私有变量和函数: QLabel* first_statusLabel; //声明两个标签对象,用于显示状态信息 QLabel* second_statusLabel; void init_statusBar(); //初始化状态栏 加入一个槽函数声明:void do_cursorChanged(); //获取光标位置信息 2.在mainwindow.cpp 中加入状态栏初始化函数的定义。 void MainWindow::init_statusBar() { QStatusBar* bar = ui->statusBar; //获取状态栏 first_statusLabel = new QLabel; //新建标签 first_statusLabel->setMinimumSize(150,20); //设置标签最小尺寸 first_statusLabel->setFrameShape(QFrame::WinPanel); //设置标签形状 first_statusLabel->setFrameShadow(QFrame::Sunken); //设置标签阴影 second_statusLabel = new QLabel; second_statusLabel->setMinimumSize(150,20); second_statusLabel->setFrameShape(QFrame::WinPanel); second_statusLabel->setFrameShadow(QFrame::Sunken); bar->addWidget(first_statusLabel); bar->addWidget(second_statusLabel); first_statusLabel->setText(tr("欢迎使用文本编辑器")); //初始化内容 second_statusLabel->setText(tr("yafeilinux 制作!")); } 这里将两个标签对象加入到了主窗口的状态栏里,并设置了他们的外观和初值。 3.在构造函数里调用状态栏初始化函数。 init_statusBar(); 这时运行程序,效果如下。 4.在mainwindow.cpp 中加入获取光标位置的函数的定义。 void MainWindow::do_cursorChanged() { int rowNum = ui->textEdit->document()->blockCount(); //获取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const QTextCursor cursor = ui->textEdit->textCursor(); int colNum = cursor.columnNumber(); //获取光标所在列的列号 first_statusLabel->setText(tr("%1 行 %2 列").arg(rowNum).arg(colNum)); //在状态栏显示光标位置 } 这个函数可获取文本编辑框中光标的位置,并显示在状态栏中。 5.在构造函数添加光标位置改变信号的关联。 connect(ui->textEdit,SIGNAL(cursorPositionChanged()),this,SLOT(do_cur sorChanged())); 这时运行程序。效果如下。 6.在do_file_Load 函数的最后添加下面语句。 second_statusLabel->setText(tr("打开文件成功")); 7.在saveFile 函数的最后添加以下语句。 second_statusLabel->setText(tr("保存文件成功")); 8.在on_action_Find_triggered 函数的后面添加如下语句。 second_statusLabel->setText(tr("正在进行查找")); 9.在on_action_Close_triggered 函数最后添加如下语句。 first_statusLabel->setText(tr("文本编辑器已关闭")); second_statusLabel->setText(tr("yafeilinux 制作!")); 到这里整个文本编辑器的程序就算写完了。我们这里没有写帮助菜单的功能实 现,大家可以自己添加。而且程序中也有很多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有兴 趣,大家也可以自己修改。因为时间和篇幅的原因,我们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讲 述。 九、Qt Creator 中鼠标键盘事件的处理实现自定义鼠标指针(原创) 我们前面一直在说信号,比方说用鼠标按了一下按钮,这样就产生一个按钮的 单击信号,然后我们可以在相应的槽函数里进行相应功能的设置。其实在按下鼠 标后,程序要先接收到鼠标按下的事件,然后将这个事件按默认的设置传给按钮。 可以看出,事件和信号并不是一回事,事件比信号更底层。而我们以前把单击按 钮也叫做事件,这是不确切的,不过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当时也没有细 分。 Qt 中的事件可以在QEvent 中查看。下面我们只是找两个例子来进行简单的演示。 1.还是先建立一个Qt4 Gui Application 工程,我这里起名为event。 2.添加代码,让程序中可以使用中文。 即在main.cpp 文件中加入#include <QTextCodec>的头文件包含。 再在下面的主函数里添加 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Locale()); 3.在mainwindow.h 文件中做一下更改。 添加#include <QtGui>头文件。因为这样就包含了QtGui 中所有的子文件。 在public 中添加两个函数的声明 void mouseMoveEvent(QMouseEvent *); void keyPressEvent(QKeyEvent *); 4.我们在mainwindow.ui 中添加一个Label 和一个PushButton,将他们拉长点, 因为一要在上面显示标语。 5.在mainwindow.cpp 中的构造函数里添加两个部件的显示文本。 ui->label->setText(tr("按下键盘上的A 键试试!")); ui->pushButton->setText(tr("按下鼠标的一个键,然后移动鼠标试试")); 6.然后在下面进行两个函数的定义。 /*以下是鼠标移动事件*/ void MainWindow::mouseMoveEvent(QMouseEvent *m) {//这里的函数名和参数不能更改 QCursor my(QPixmap("E:/Qt/Qt-Creator-Example/event/time.png")); //为鼠标指针选择图片,注意这里要用绝对路径,且要用“/”,而不能用“\” QApplication::setOverrideCursor(my); //将鼠标指针更改为自己设置的图片 int x = m->pos().x(); int y = m->pos().y(); //获取鼠标现在的位置坐标 ui->pushButton->setText(tr("鼠标现在的坐标是(%1,%2), 哈哈好玩吧 ").arg(x).arg(y)); //将鼠标的位置坐标显示在按钮上 ui->pushButton->move(m->pos()); //让按钮跟随鼠标移动 } /*以下是键盘按下事件*/ void MainWindow::keyPressEvent(QKeyEvent *k) { if(k->key() == Qt::Key_A) //判断是否是A 键按下 { ui->label->setPixmap(QPixmap("E:/Qt/Qt-Creator-Example/event/linux.jp g")); ui->label->resize(100,100); //更改标签图片和大小 } } 注意:这两个函数不是自己新建的,而是对已有函数的重定义,所有函数名和参 数都不能改。第一个函数对鼠标移动事件进行了重写。其中实现了鼠标指针的更 改,和按钮跟随鼠标移动的功能。 第二个函数对键盘的A 键按下实现了新的功能。 效果如下。 按下鼠标的一个键,并移动鼠标。 按下键盘上的A 键。 十、Qt Creator 中实现定时器和产生随机数(原创) 有两种方法实现定时器。 第一种。自己建立关联。 1.新建Gui 工程,工程名可以设置为timer。并在主界面上添加一个标签label, 并设置其显示内容为“0000-00-00 00:00:00 星期日”。 2.在mainwindow.h 中添加槽函数声明。 private slots: void timerUpDate(); 3.在mainwindow.cpp 中添加代码。 添加#include <QtCore>的头文件包含,这样就包含了QtCore 下的所有文件。 构造函数里添加代码: QTimer *timer = new QTimer(this); //新建定时器 connect(timer,SIGNAL(timeout()),this,SLOT(timerUpDate())); //关联定时器计满信号和相应的槽函数 timer->start(1000); //定时器开始计时,其中1000 表示1000ms 即1 秒 4.然后实现更新函数。 void MainWindow::timerUpDate() { QDateTime time = QDateTime::currentDateTime(); //获取系统现在的时间 QString str = time.toString("yyyy-MM-dd hh:mm:ss dddd"); //设置系统时间显示格式 ui->label->setText(str); //在标签上显示时间 } 5.运行程序,效果如下。 第二种。使用事件。(有点像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啊) 1.新建工程。在窗口上添加两个标签。 2.在main.cpp 中添加代码,实现中文显示。 #include <QTextCodec> 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Locale()); 3.在mainwindow.h 中添加代码。 void timerEvent(QTimerEvent *); 4.在mainwindow.cpp 中添加代码。 添加头文件#include <QtCore> 在构造函数里添加以下代码。 startTimer(1000); //其返回值为1,即其timerId 为1 startTimer(5000);//其返回值为2,即其timerId 为2 startTimer(10000); //其返回值为3,即其timerId 为3 添加了三个定时器,它们的timerId 分别为1,2,3。注意,第几个定时器的返 回值就为几。所以要注意定时器顺序。 在下面添加函数实现。 void MainWindow::timerEvent(QTimerEvent *t) //定时器事件 { switch(t->timerId()) //判断定时器的句柄 { case 1 : ui->label->setText(tr("每秒产生一个随机数: %1").arg(qrand()%10));break; case 2 : ui->label_2->setText(tr("5 秒后软件将关闭"));break; case 3 : qApp->quit();break; //退出系统 } } 这里添加了三个定时器,并都在定时器事件中判断它们,然后执行相应的功能。 这样就不用每个定时器都写一个关联函数和槽函数了。 随机数的实现: 上面程序中的qrand(),可以产生随机数,qrand()%10 可以产生0-9 之间的随机 数。要想产生100 以内的随机数就%100。以此类推。 但这样每次启动程序后,都按同一种顺序产生随机数。为了实现每次启动程序产 生不同的初始值。我们可以使用qsrand(time(0));实现设置随机数的初值,而 程序每次启动时time(0)返回的值都不同,这样就实现了产生不同初始值的功 能。 我们将qsrand(time(0));一句加入构造函数里。 程序最终运行效果如下。 十一、Qt 2D 绘图(一)绘制简单图形(原创) 声明:本文原创于yafeilinux 的百度博客,http://hi.baidu.com/yafeilinux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明:以后使用的环境为基于Qt 4.6 的Qt Creator 1.3.0 windows 版本 本文介绍在窗口上绘制最简单的图形的方法。 1.新建Qt4 Gui Application 工程,我这里使用的工程名为painter01,选用 QDialog 作为Base class 2.在dialog.h 文件中声明重绘事件函数void paintEvent(QPaintEvent *); 3.在dialog.cpp 中添加绘图类QPainter 的头文件包含#include <QPainter> 4.在下面进行该函数的重定义。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drawLine(0,0,100,100); } 其中创建了QPainter 类对象,它是用来进行绘制图形的,我们这里画了一条线 Line,其中的参数为线的起点(0,0),和终点(100,100)。这里的数值指的 是像素,详细的坐标设置我们以后再讲,这里知道(0,0)点指的是窗口的左上 角即可。运行效果如下: 5.在qt 的帮助里可以查看所有的绘制函数,而且下面还给出了相关的例子。 6.我们下面将几个知识点说明一下,帮助大家更快入门。 将函数改为如下: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Painter painter(this); QPen pen; //画笔 pen.setColor(QColor(255,0,0)); QBrush brush(QColor(0,255,0,125)); //画刷 painter.setPen(pen); //添加画笔 painter.setBrush(brush); //添加画刷 painter.drawRect(100,100,200,200); //绘制矩形 } 这里的pen 用来绘制边框,brush 用来进行封闭区域的填充,QColor 类用来提供 颜色,我们这里使用了rgb 方法来生成颜色,即(red,green,blue),它们取 值分别是0-255,例如(255,0,0)表示红色,而全0 表示黑色,全255 表示 白色。后面的(0,255,0,125),其中的125 是透明度(alpha)设置,其值 也是从0 到255,0 表示全透明。最后将画笔和画刷添加到painter 绘制设备中, 画出图形。这里的Rect 是长方形,其中的参数为(100,100)表示起始坐标, 200,200 表示长和宽。效果如下: 7.其实画笔和画刷也有很多设置,大家可以查看帮助。 QPainter painter(this); QPen pen(Qt::DotLine); QBrush brush(Qt::blue); brush.setStyle(Qt::HorPattern); painter.setPen(pen); painter.setBrush(brush); painter.drawRect(100,100,200,200); 这里我们设置了画笔的风格为点线,画刷的风格为并行横线,效果如下: 在帮助里可以看到所有的风格。 我们这里用了Qt::blue,Qt 自定义的几个颜色如下: 8.画弧线,这是帮助里的一个例子。 QRectF rectangle(10.0, 20.0, 80.0, 60.0); //矩形 int startAngle = 30 * 16; //起始角度 int spanAngle = 120 * 16; //跨越度数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drawArc(rectangle, startAngle, spanAngle); 这里要说明的是,画弧线时,角度被分成了十六分之一,就是说,要想为30 度, 就得是30*16。它有起始角度和跨度,还有位置矩形,要想画出自己想要的弧线, 就要有一定的几何知识了。这里就不再祥述。 十二、Qt 2D 绘图(二)渐变填充(原创) 声明:本文原创于yafeilinux 的百度博客,http://hi.baidu.com/yafeilinux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qt 中提供了三种渐变方式,分别是线性渐变,圆形渐变和圆锥渐变。如果能 熟练应用它们,就能设计出炫目的填充效果。 线性渐变: 1.更改函数如下: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Painter painter(this); QLinearGradient linearGradient(100,150,300,150); //从点(100,150)开始到点(300,150)结束,确定一条直线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0,Qt::red);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0.2,Qt::black);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0.4,Qt::yellow);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0.6,Qt::white);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0.8,Qt::green); linearGradient.setColorAt(1,Qt::blue); //将直线开始点设为0,终点设为1,然后分段设置颜色 painter.setBrush(linearGradient); painter.drawRect(100,100,200,100); //绘制矩形,线性渐变线正好在矩形的水平中心线上 } 效果如下: 圆形渐变: 1.更改函数内容如下: QRadialGradient radialGradient(200,100,100,200,100); //其中参数分别为圆形渐变的圆心(200,100),半径100,和焦点(200, 100) //这里让焦点和圆心重合,从而形成从圆心向外渐变的效果 radialGradient.setColorAt(0,Qt::black); radialGradient.setColorAt(1,Qt::yellow); //渐变从焦点向整个圆进行,焦点为起始点0,圆的边界为1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setBrush(radialGradient); painter.drawEllipse(100,0,200,200); //绘制圆,让它正好和上面的圆形渐变的圆重合 效果如下: 2.要想改变填充的效果,只需要改变焦点的位置和渐变的颜色位置即可。 改变焦点位置:QRadialGradient radialGradient(200,100,100,100,100); 效果如下: 锥形渐变: 1.更改函数内容如下: //圆锥渐变 QConicalGradient conicalGradient(50,50,0); //圆心为(50,50),开始角度为0 conicalGradient.setColorAt(0,Qt::green); conicalGradient.setColorAt(1,Qt::white); //从圆心的0 度角开始逆时针填充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setBrush(conicalGradient); painter.drawEllipse(0,0,100,100); 效果如下: 2.可以更改开始角度,来改变填充效果 QConicalGradient conicalGradient(50,50,30); 开始角度设置为30 度,效果如下: 其实三种渐变的设置都在于焦点和渐变颜色的位置,如果想设计出漂亮的渐变 效果,还要有美术功底啊! 十二、Qt 2D 绘图(三)绘制文字(原创) 声明:本文原创于yafeilinux 的百度博客,http://hi.baidu.com/yafeilinux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接着上一次的教程,这次我们学习在窗体上绘制文字。 1.绘制最简单的文字。 我们更改重绘函数如下: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drawText(100,100,"yafeilinux"); } 我们在(100,100)的位置显示了一行文字,效果如下。 2.为了更好的控制字体的位置。我们使用另一个构造函数。在帮助里查看 drawText,如下。 这里我们看到了构造函数的原型和例子。其中的flags 参数可以控制字体在矩形 中的位置。我们更改函数内容如下。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Painter painter(this); QRectF ff(100,100,300,200); //设置一个矩形 painter.drawRect(ff);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字体的位置,我们绘制出这个矩形 painter.setPen(QColor(Qt::red)); //设置画笔颜色为红色 painter.drawText(ff,Qt::AlignHCenter,"yafeilinux"); //我们这里先让字体水平居中 } 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字符串是在最上面水平居中的。如果想让其在矩形正中间,我们可以使 用Qt::AlignCenter。 这里我们也可以使用两个枚举变量进行按位与操作,例如可以使用 Qt::AlignBottom|Qt::AlignHCenter 实现让文字显示在矩形下面的正中间。效 果如下。 对于较长的字符串,我们也可以利用“\n”进行换行,例如"yafei\nlinux"。效 果如下。 3.如果要使文字更美观,我们就需要使用QFont 类来改变字体。先在帮助中查 看一下这个类。 可以看到它有好几个枚举变量来设置字体。下面的例子我们对主要的几个选项进 行演示。 更改函数如下。 void Dialog::paintEvent(QPaintEvent *) { QFont font("Arial",20,QFont::Bold,true); //设置字体的类型,大小,加粗,斜体 font.setUnderline(true); //设置下划线 font.setOverline(true); //设置上划线 font.setCapitalization(QFont::SmallCaps); //设置大小写 font.setLetterSpacing(QFont::AbsoluteSpacing,5); //设置间距 QPainter painter(this); painter.setFont(font); //添加字体 QRectF ff(100,100,300,200); painter.drawRect(ff); painter.setPen(QColor(Qt::red)); painter.drawText(ff,Qt::AlignCenter,"yafeilinux"); } 效果如下。 这里的所有字体我们可以在设计器中进行查看。如下。 基于Qt 4.6 的Qt Creator 1.3.0 环境变量设置(原创) 如果你以前安装过visual studio 2005 之类的软件,那么装上Qt Creator 1.3.0 后,编译运行其自带的演示程序时就可能出现如下图的,105 个错误,几十个警 告的问题。 我们查看输出窗口,如下图。发现它居然显示VC98 之类的东西,就是说它并 没有去自己的include 文件夹 中查找文件。我们可以怀疑是系统环境变量的问题了。 点击Qt Creator 界面左侧的projects 图标,查看工程信息。这里我们主要查看 编辑环境Buid Environment,点击其右侧的show Details。 可以看到其中的include 和lib 均指向了virtual studio 文件夹中,我们需要 将其改正。 将他们都改为自己Qt Creator 安装目录下的相关路径,如下图。(要换成你的 安装路径) 改完后发现新的设置已经显示出来了。 我们查看下面的Run Environment,发现它已经自己改过来了。 回到编辑界面,右击工程文件,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Clean project,清空以前 的编译信息。 然后运行Run qmake,生成Makefile 文件。 最后,点击run 或者build 都可,这时程序已经能正常编译运行了。 基于Qt 4.6 的Qt Creator 1.3.0 写helloworld 程序注意事项(原创) 注意:下面指的是在windows 下,linux 下的情况可进行相应改变 昨天Qt 4.6 和Qt Creator 1.3.0 正式版发布了,但是如果以前用过旧版本,就 可能出一些问题。 1.用debug 方式 如果你以前用了Qt 4.5 的Qt Creator,并且将QtCored4.dll,QtGuid4.dll, mingwm10.dll 等文件放到了C 盘的system 文件夹下。那么请先将它们删除,不 然编译通过。 编译完helloworld 程序后,如果要直接执行exe 文件,需要将安装目录(新版 Qt)下的qt/bin 目录下的QtCored4.dll,QtGuid4.dll,mingwm10.dll,和 libgcc_s_dw2-1.dll(这个是新增的)文件放在exe 文件夹中。或者将它们放到 系统的system 文件夹下。 2.选择release 方式 编译程序后生成exe 文件 1.需要Qt 安装目录下的qt/bin 目录中的QtGui4.dll ,Qt Core4.dll, libgcc_s_dw2-1.dll 以及mingwm10.dll 四个文件的支持,将它们拷贝到exe 文 件目录下。 2.程序中默认只支持png 图片,如果使用了gif,jpg 等格式的文件是显示不出 来的。需要将Qt 安装目录下的qt/plugins/目录中的imageformats 文件夹拷贝 到exe 文件目录下(注意是整个文件夹)。而imageformats 文件夹中只需要保 留你需要的文件,例如你只需要支持gif 文件,就只保留qgif4.dll 即可。 ‘Qt Creator 发布release 软件相关注意事项(原创) 注意:环境是windows 选择release 编译程序后生成exe 文件 1.需要Qt 安装目录下的qt/bin 目录中的QtGui4.dll 和 Qt Core4.dll 以及 mingwm10.dll 三个文件的支持,将它们拷贝到exe 文件目录下。 2.程序中默认只支持png 图片,如果使用了gif,jpg 等格式的文件是显示不出 来的。需要将Qt 安装目录下的qt/plugins/目录中的imageformats 文件夹拷贝 到exe 文件目录下(注意是整个文件夹)。而imageformats 文件夹中只需要保 留你需要的文件,例如你只需要支持gif 文件,就只保留qgif4.dll 即可。 Qt Creator 的 error: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问题 利用Qt Creator 1.2.1( Built on Sep 30 2009 at 05:21:42)编译 程序经常出现error: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的错误,但是 自己的程序没有一点问题,怎么回事呢? 如果这时退出软件,再重新进入,打开刚才的工程,重新编译, 就不出现刚才的错误了。这应该是Qt Creator 软件的问题吧! 后来发现是因为上次执行的程序还在运行,你打开windows 的任 务管理器中的进程可以看见你刚才运行的程序还在执行,我们看不见,是因为它 在后台执行着。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你写的代码的问题,比如在main 函数里 用了w.show();语句,就可能出现界面一闪而过,但它并没有关闭,而是在后台 运行,所以再次运行时就出错。我们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将该进程关闭,或者 像上面那样直接关闭Qt Creator。 示例: #include <QtGui/QApplication>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logindl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loginDlg m; if(m.exec()==QDialog::Accepted) { Widget w; w.show(); } return a.exec(); } 执行后就在后台运行。这时如果修改代码再次运行程序,就出现上面的错 误。 在任务管理器中可以看见自己的程序: 将该进程结束,然后在重新运行,就不出错了。 正确的代码应该这样写: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loginDlg m; Widget w; if(m.exec()==QDialog::Accepted) { w.show(); return a.exec(); } else return 0; //关闭整个程序 } 这样新建的对象w 就不是局部变量了,这样运行程序w 表示的窗口不一闪而过, 一直显示。程序也不再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QT 常用问题解答(转) 本文是我前几天一个网友告诉我的,当时看了感觉好,就保存下来。今天再次查 看,感觉有必要把文章分享给各位学习QT 的朋友,因为网上好用的QT 资源真的 好少。 1、如果在窗体关闭前自行判断是否可关闭 答:重新实现这个窗体的closeEvent()函数,加入判断操作 Quote: void MainWindow::closeEvent(QCloseEvent *event) { if (maybeSave()) { writeSettings(); event->accept(); } else { event->ignore(); } } 2、如何用打开和保存文件对话 答:使用QFileDialog Quote: QString fileName = QFileDialog::getOpenFileName(this); if (!fileName.isEmpty()) { loadFile(fileName); } Quote: QString fileName = QFileDialog::getSaveFileName(this); if (fileName.isEmpty()) { return false; } 3、如果创建Actions(可在菜单和工具栏里使用这些Action) 答: Quote: new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new.png"), tr("&New"), this); newAct->setShortcut(tr("Ctrl+N")); newAct->setStatusTip(tr("Create a new file")); connect(new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newFile())); open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open.png"), tr("&Open..."), this); openAct->setShortcut(tr("Ctrl+O")); openAct->setStatusTip(tr("Open an existing file")); connect(open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open())); save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save.png"), tr("&Save"), this); saveAct->setShortcut(tr("Ctrl+S")); saveAct->setStatusTip(tr("Save the document to disk")); connect(save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save())); saveAsAct = new QAction(tr("Save &As..."), this); saveAsAct->setStatusTip(tr("Save the document under a new name")); connect(saveAs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saveAs())); exitAct = new QAction(tr("E&xit"), this); exitAct->setShortcut(tr("Ctrl+Q")); exitAct->setStatusTip(tr("Exit the application")); connect(exit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close())); cut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cut.png"), tr("Cu&t"), this); cutAct->setShortcut(tr("Ctrl+X")); cutAct->setStatusTip(tr("Cut the current selection's contents to the " "clipboard")); connect(cutAct, SIGNAL(triggered()), textEdit, SLOT(cut())); copy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copy.png"), tr("&Copy"), this); copyAct->setShortcut(tr("Ctrl+C")); copyAct->setStatusTip(tr("Copy the current selection's contents to the " "clipboard")); connect(copyAct, SIGNAL(triggered()), textEdit, SLOT(copy())); pasteAct = new QAction(QIcon(":/images/paste.png"), tr("&Paste"), this); pasteAct->setShortcut(tr("Ctrl+V")); pasteAct->setStatusTip(tr("Paste the clipboard's contents into the current " "selection")); connect(pasteAct, SIGNAL(triggered()), textEdit, SLOT(paste())); aboutAct = new QAction(tr("&About"), this); aboutAct->setStatusTip(tr("Show the application's About box")); connect(aboutAct, SIGNAL(triggered()), this, SLOT(about())); aboutQtAct = new QAction(tr("About &Qt"), this); aboutQtAct->setStatusTip(tr("Show the Qt library's About box")); connect(aboutQtAct, SIGNAL(triggered()), qApp, SLOT(aboutQt())); 4、如果创建主菜单 答:采用上面的QAction 的帮助,创建主菜单 Quote: fileMenu = menuBar()->addMenu(tr("&File")); fileMenu->addAction(newAct); fileMenu->addAction(openAct); fileMenu->addAction(saveAct); fileMenu->addAction(saveAsAct); fileMenu->addSeparator(); fileMenu->addAction(exitAct); editMenu = menuBar()->addMenu(tr("&Edit")); editMenu->addAction(cutAct); editMenu->addAction(copyAct); editMenu->addAction(pasteAct); menuBar()->addSeparator(); helpMenu = menuBar()->addMenu(tr("&Help")); helpMenu->addAction(aboutAct); helpMenu->addAction(aboutQtAct); 5、如果创建工具栏 答:采用上面的QAction 的帮助,创建工具栏 Quote: fileToolBar = addToolBar(tr("File")); fileToolBar->addAction(newAct); fileToolBar->addAction(openAct); fileToolBar->addAction(saveAct); editToolBar = addToolBar(tr("Edit")); editToolBar->addAction(cutAct); editToolBar->addAction(copyAct); editToolBar->addAction(pasteAct); 6、如何使用配置文件保存配置 答:使用QSettings 类 Quote: QSettings settings("Trolltech", "Application Example"); QPoint pos = settings.value("pos", QPoint(200, 200)).toPoint(); QSize size = settings.value("size", QSize(400, 400)).toSize(); Quote: QSettings settings("Trolltech", "Application Example"); settings.setValue("pos", pos()); settings.setValue("size", size()); 7、如何使用警告、信息等对话框 答:使用QMessageBox 类的静态方法 Quote: int ret = QMessageBox::warning(this, tr("Application"), tr("The document has been modified.\n" "Do you want to save your changes?"), QMessageBox::Yes | QMessageBox::Default, QMessageBox::No, QMessageBox::Cancel | QMessageBox::Escape); if (ret == QMessageBox::Yes) return save(); else if (ret == QMessageBox::Cancel) return false; 8、如何使通用对话框中文化 答:对话框的中文化 比 如说,QColorDialog 的与文字相关的部分,主要在qcolordialog.cpp 文件 中,我们可以从qcolordialog.cpp 用 lupdate 生成一个ts 文件,然后用自定 义这个ts 文件的翻译,再用lrelease 生成一个.qm 文件,当然了,主程序就要 改变要支持多国语言了, 使用这个.qm 文件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快的方法,在源代码解开后有一个目录translations,下面 有一些.ts, .qm 文件,我们拷贝一个: Quote: cp src/translations/qt_untranslated.ts ./qt_zh_CN.ts 然 后,我们就用Linguist 打开这个qt_zh_CN.ts,进行翻译了,翻译完成后, 保存后,再用lrelease 命令生成qt_zh_CN.qm, 这样,我们把它加入到我们的 qt project 中,那些系统的对话框,菜单等等其它的默认是英文的东西就能显 示成中文了。 9、在Windows 下Qt 里为什么没有终端输出? 答:把下面的配置项加入到.pro 文件中 Quote: win32:CONFIG += console 10、Qt 4 for X11 OpenSource 版如何静态链接? 答:编译安装的时候加上-static 选项 Quote: ./configure -static //一定要加static 选项 gmake gmake install 然后,在Makefile 文件中加 static 选项或者在.pro 文件中加上QMAKE_LFLAGS += -static,就可以连接静态库了。 11、想在源代码中直接使用中文,而不使用tr()函数进行转换,怎么办? 答:在main 函数中加入下面三条语句,但并不提倡 Quote: QTextCodec::setCodecForLocale(QTextCodec::codecForName("UTF-8")); QTextCodec::setCodecForCStrings(QTextCodec::codecForName("UTF-8")); 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Name("UTF-8")); 或者 Quote: QTextCodec::setCodecForLocale(QTextCodec::codecForName("GBK")); QTextCodec::setCodecForCStrings(QTextCodec::codecForName("GBK")); 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Name("GBK")); 使用GBK 还是使用UTF-8,依源文件中汉字使用的内码而定 这样,就可在源文件中直接使用中文,比如: Quote: QMessageBox::information(NULL, "信息", "关于本软件的演示信息", QMessageBox::Ok, QMessageBox::NoButtons); 12、为什么将开发的使用数据库的程序发布到其它机器就连接不上数据库? 答:这是由于程序找不到数据库插件而致,可照如下解决方法: 在main 函数中加入下面语句: Quote: QApplication::addLibraryPath(strPluginsPath"); strPluginsPath 是插件所在目录,比如此目录为/myapplication/plugins 则将需要的sql 驱动,比如qsqlmysql.dll, qsqlodbc.dll 或对应的.so 文件放 到 /myapplication/plugins/sqldrivers/ 目录下面就行了 这是一种解决方法,还有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法,即在可执行文件目录下写 qt.conf 文件,把系统相关的一些目录配置写到qt.conf 文件里,详细情况情参 考Qt Document Reference 里的qt.conf 部分 13、如何创建QT 使用的DLL(.so)以及如何使用此DLL(.so) 答:创建DLL 时其工程使用lib 模板 Quote: TEMPLATE=lib 而源文件则和使用普通的源文件一样,注意把头文件和源文件分开,因为在其它 程序使用此DLL 时需要此头文件 在使用此DLL 时,则在此工程源文件中引入DLL 头文件,并在.pro 文件中加入 下面配置项: Quote: LIBS += -Lyourdlllibpath -lyourdlllibname Windows 下和Linux 下同样(Windows 下生成的DLL 文件名为yourdlllibname.dll 而在Linux 下生成的为libyourdlllibname.so。注意,关于DLL 程序的写法, 遵从各平台级编译器所定的规则。 14、如何启动一个外部程序 答:1、使用QProcess::startDetached()方法,启动外部程序后立即返回; 2、使用QProcess::execute(),不过使用此方法时程序最阻塞直到此方法执 行的程序结束后返回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