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排序

常见面试题,以下使用C++解答5种常见排序方式。

以下排序皆为从小到大。

头文件及测试程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 -------------------
// 排序函数sort()放在这
// -------------------

// 测试数据
int main()
{
    vector<int> nums = {1, 3, 10, 18, 13, 2, 7, 9, 17};
    // 调用相应sort()
    mergeSort(nums, 0, nums.size() - 1);
    for (auto num: nums) {
        cout << num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1. 选择排序

解释:每次选择最小的,扔到最前面,剩余元素重复操作,即完成排序。

程序示例:

void selectSor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min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 (nums[j] < nums[minIndex]) {
                // 内层循环,找到最小值对应索引
                minIndex = j;
            }
        }
        // 最小值扔到当前范围队头
        swap(nums[i], nums[minIndex]);
    }
}

时间复杂度:显然O(n^2);

2. 冒泡排序

解释:相邻元素比较,并交换。

程序:

void bubbleSor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 (nums[i] > nums[j]) {
                // 符合条件时,不断与当前i交换
                swap(nums[i], nums[j]);
            }
        }
    }
}

程序上与选择排序很像。

区别在于,选择排序寻找索引,只交换一次;冒泡交换多次。

时间复杂度:O(n^2);

3. 插入排序

类似于扑克牌的排序,每抽一张扑克牌,将扑克牌插入正确的位置使之有序。

解释:每抽一张牌,与前面的数比较,插入正确位置。

程序:

void insertSor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 开始抽牌
    for (int i = 0; i < n; ++i) {
        // 定义当前牌,前一张牌索引
        int cur = nums[i], j = i - 1;
        while (j >= 0 && cur < nums[j]) {
            // 当前牌更小,前一张牌后移
            nums[j + 1] = nums[j];
            // 比较前前一张牌
            --j;
        }
        // 循环终止时,在比较的牌j 后面一个位置放置cur当前牌
        nums[j + 1] = cur;
    }
}

时间复杂度:O(n ^ 2);

4. 快速排序

解释:

  1. 使用“哨兵”划分。选一个基准数base, < base 的数扔左边, > base的数扔右边;
  2. 形成:左边  < base < 右边。
  3. 重复操作:在左边选择leftBase,重复以上操作,右边同理;

显然,属于分治算法,大问题分解为左右两边子问题。

程序:

// 快排一次,返回基准数base划分后的索引
int partition(vector<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 选择base
    int pivot = arr[high]; 
    int i = (low - 1);     

    for (int j = low; j <= high - 1; j++) {
        // 如果当前数小于base
        if (arr[j] < pivot) {
            i++; 
            // 将小于base的数arr[j]扔到前面去
            swap(arr[i], arr[j]);
        }
    }
    // 将base 放到分界线i + 1处
    swap(arr[i + 1], arr[high]);
    // 返回分界线i + 1
    return (i + 1);
}

// 递归函数用于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vector<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return;
    // 开始划分,返回分界线index
    int pi = partition(arr, low, high);

    // 递归排序子问题
    quickSort(arr, low, pi - 1);
    quickSort(arr, pi + 1, high);
}

平均时间复杂度:递归层数O(logn), 划分1次O(n),总体O(nlogn);

5. 归并排序

解释:基于分治思想,将大问题分为子问题。具体来讲将nums中的数字从中间mid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直至每段长度为1,然后开始合并。

程序上:分治算法多数基于递归实现,因为子问题可以调用函数本身处理;

void merge(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
    vector<int> temp(right - left + 1);
    int i = left, j = mid + 1;
    int k = 0;
    while(i <= mid && j <= right) {
        if (nums[i] < nums[j]) {
            temp[k++] = nums[i++];
        } else{
            temp[k++] = nums[j++];
        }
    }
    // 剩余元素加入temp
    while (i <= mid) {
        temp[k++] = nums[i++];
    }
    while(j <= right) {
        temp[k++] = nums[j++];
    }
    // 将temp的值赋值给原nums
    for (int k = 0; k < temp.size(); ++k) {
        nums[left + k] = temp[k];
    }
}

void mergeSort(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
    // 终止条件
    if (left >= right) return;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子问题排序
    mergeSort(nums, left, mid);
    mergeSort(nums, mid+ 1, right);

    // 合并子问题
    merge(nums, left, mid, right);
}

分治使用递归的方法,在程序中一定先判定终止条件,不然子问题无法退出。

时间复杂度O(nlogn)。

6. 小结

  1. 前面3种时间复杂度都为O(n^2),后面2种为O(nlogn);
  2. 常用高效排序算法:插入和快速排序;
  3. 前4种均为原地算法;最后1种归并排序,非原地算法,因为在merge阶段使用辅助容器。
  4. 前3种空间复杂度O(1),最后2种使用递归的栈空间,空间复杂度O(n)。
  5. 此外还有堆排、桶排、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可自行了解。

  • 6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操作,它将一组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排序算法的目标通常是将元素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很多种,每种算法都有不同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正确就交换位置,每次遍历将一个最大(最小)的元素移到最后(最前)。时间复杂度为O(n^2)。 2.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将数组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从未排序部分取出一个元素,插入已排序部分的适当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n^2)。 3.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每次从未排序部分选择一个最小(最大)的元素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时间复杂度为O(n^2)。 4. 快速排序(Quick Sort):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划分为两个子数组,小于基准元素的放在左边,大于基准元素的放在右边,然后对子数组进行递归排序。时间复杂度平均情况下为O(nlogn),最坏情况下为O(n^2)。 5. 归并排序(Merge Sort):将数组递归分成两个子数组,然后对子数组进行排序,最后将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6. 堆排序(Heap Sort):将数组构建成一个最大(最小)堆,每次从堆顶取出最大(最小)元素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然后调整堆使其满足堆的性质。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这里只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规模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非常重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