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ZigBee
ZigBee是一个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协议,类似于Wi-Fi、蓝牙(在文章的末尾会给出Wi-Fi、蓝牙、ZigBee协议三者的区别和联系)。ZigBee标准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个域网、低数据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定义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基于ZigBee的无线设备工作在2.4GHz(全球流行)、915MHz(美国流行)和868MHz(欧洲流行)三个频段上,分别具有最高250 kbit/s、40 kbit/s和20 kbit/s的传输速率。
二、ZigBee通信频段和信道
频段就是设备在工作时可以使用的一定范围的频率段,信道是在这个频段内可供选择、用于传输信息的通道。ZigBee物理层工作在868MHz、915MHz和2.4GHz这三个频段上,这三个频段共计分为 27个信道,且分别拥有1 个、10 个、16 个信道。如下表所示:
信道编号 | 中心频率 | 信道间隔 /MHz | 频率上限 /MHz | 频率下限 /MHz | 带宽 |
---|---|---|---|---|---|
k=0 | 868.3 | —— | 868.6 | 868.0 | 20 kbit/s |
k=1,2,……,10 | 906+2(k-1) | 2 | 928.0 | 902.0 | 40 kbit/s |
k=11,12,……,26 | 2401+5(k-11) | 5 | 2483.5 | 2400.0 | 250 kbit/s |
三、ZigBee协议和ZigBee协议栈
简单来说,协议栈就是协议的具体实现,就是由ZigBee联盟和IEEE组织将ZigBee各个层次的功能用代码写好了,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只需要在应用层调用地城封装好的API接口,即可完成数据无线传输的功能。我们采用的Z-Stack协议栈是ZigBee规范的一种具体实现,应用开发人员可在应用层完成代码编写,实现应用项目的相关功能。
虽然用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者, 即使不需要深入了解底层的射频芯片的工作原理, 对嵌入式中常见的协议理论基础也还是需要的, 而今天的内容就是为此准备的。
四、ZigBee联盟与IEEE 802.15.4标准的关系
ZigBee的诞生和生长与两个组织密不可分,这两个组织分别是IEEE 802.15工作组和ZigBee联盟。
1. ZigBee联盟
2. IEEE 802.15.4
IEEE 802.15.4是一种针对无线个域网(WPAN)的通信标准,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低成本、低速率和低功耗的通信。IEEE 802.15.4的主要特点包括:
- 低速率
该标准的传输速率为250 kbit/s,最初定义了更低的速率,如20 kbit/s和40 kbit/s,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在当前版本中,还增加了100 kbit/s的速率选项。
- 短距离
设计目标是支持大约10米的通信范围,适用于个人空间内的设备互联互通。
- 低功耗
IEEE 802.15.4旨在降低设备的功耗,使得设备能够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特别适合于嵌入式设备和传感器网络。
- 多种物理层
标准定义了多个物理层选项,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通过权衡传输速率和功耗来支持更多的基础嵌入式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IEEE 802.15.4常用于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等领域,它为这些领域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且节能的通信基础。与Wi-Fi等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IEEE 802.15.4更注重于低成本和低功耗,而不是高带宽或长距离通信。因此,它在需要大量部署且电池寿命要求较长的场景中尤为适用。
更多内容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