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国家实验室再遭“人才贫血”困境 [ZT]——青润分析

这是最近看到的一个消息,我已经很久不看新闻了,一则工作太忙,二则闲暇时间太少(呵呵,似乎是同一个理由)。

其实国家在很多方面并不是资金缺乏,而是缺乏资金的有效利用与合理利用,同时对于技术人员来说,缺乏合理的引导和收入基础。

就拿我目前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助理研究员的月基本工资收入只有三千多块钱,副研究员只有四千元整,这还是在北京。当然,有很多人说,他们还有其他的课题收入和可支配资金。可是实际上,课题收入只有等待领导或者课题组组长的分配,如果组长不分配给你那就等于没有,另外,也只有工作一年以上才能申请项目获得一些基金的支持,而申请项目的过程之繁冗,手续之复杂是让人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另外课题申请中个人的社会关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到项目,毕竟国家的经费不是随便给的。

而另一方面国家有很多关系户是可以申请到经费的,这也就是我在我的书中提到的一位两院院士给我说的那句话——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市场经济的话。

我的老板也在为这些事情发愁,他想招到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他希望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自己不可或缺的理由(其实这个理由不利于公司管理和运作),但是却缺乏资金来给大家足够高的收入。所以,我一直给他建议短期内不要考虑招聘经验较为丰富的技术人员,因为这会随时面临着技术人员流失的问题,给工作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加上每一个新来人员的熟悉和培训过程加上离开时留下的空档,风险和投入实在都不小。

有人可能会问我,你为什么过来?

说句实话,这句话也给我的老板说过,如果两年内这个公司做不起来,我也必然要离开。我现在没有太多的负担了,所以,可以用两年时间来拼搏一个未来,或者说赌出一个可能的未来。当然,这个赌,是需要我本人努力的,不是建立在随机发生的过程中的。

看看现在,看看未来,期待着我们这个方向的兴旺和公司运行的良好,期待着我能从第一日写到第七日!

引用:

国家实验室再遭“人才贫血”困境
2006.03.07 来自:新浪科技 

  用钱买技术、单纯依赖引进,导致国内技术人才惊人流失,“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再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期吸引人才回流

  本刊记者/常晟 

  从湖南衡阳到广西友谊关的322国道83公里处,有一条长满野草的小岔道。几乎没人会注意,小路尽头有一个国家级科学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

  1994年这里曾走出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工作条件艰苦,该实验站人才不断流失,最近6年只招到一名大学生。“招大学生招得我们心都凉了,如果再没有人来,实验站可能生存不下去了。”53岁的副站长秦道珠说。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再建设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涉及国家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首批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启动,包括了生物冶金、真空冶金和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

  科技的“春天”之后

  2006伊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开幕式是国家讲话,闭幕式有政府总理致辞。最高领导人的出席把新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21世纪的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彰显得无比重要。一夜间,“自主创新”开始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事实上,早在20多年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已被提出,“但20多年来,中国科技界的大部分时间和力量都是在苦苦地追赶别人,自主研究开发的原创成果并不多,由中国科学家开辟的科学新领域更是凤毛麟角。”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分析说:“中国科技发展缺乏原创性、可持续的动力,缺乏跨学科、跨领域重大集成创新的能力,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力。”

  在一些专家看来,“引进、引进、再引进”、“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败。有专家甚至发出警告,一个吞噬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黑洞”正在形成,如果不保持警惕,中国不是没有屈居产业下游而难以翻身的危险。中国已经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泥潭。

  科技与市场的博弈

  事实上,“市场换技术”确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介绍,“市场换技术”并不是当时政策制定下的一句口号,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转变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定阻力,因此宏观政策提出 “开放可以引进技术、引进管理”,这也是为了打破阻力。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高新技术研发上处于落后地位,同时国内市场高度封闭,在此情况下,“以市场换技术”思路应运而生。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高旭东分析说:“必须承认,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形式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逐步开放,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跨国公司不需要用技术来交换也可以顺利进入,根本不愿意把核心的研发技术交给你,甚至就连制造领域的生产线专有技术都不愿意交给你。因此,现在以市场换技术已经失去了意义。”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上感慨:全国只有近25%的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仅 3成企业有研发活动,而高新技术的研发经费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中国很多企业消化吸收费用平均不到引进项目费用的7%。而韩国、日本却要花比引进项目费用多3~10倍的钱来消化吸收,形成了“引进—吸收—试制—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

  “科技生产力”遭遇尴尬

  事实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建国后已有多次,但屡遭尴尬境地。1949年10月31日,新中国诞生还不到一个月,便亲自将中国科学院印章颁给院长郭沫若。第二天,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在全国及海外华裔科技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63年12月,在听取聂荣臻和中央科学小组汇报科技工作十年规划时,更加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于1960年成立。在随后的7年里,这里的科研人员最多时达到5 7名,平均年龄24岁。村民们回忆说,实验站里整天发出小伙子们开怀的笑声。

  遗憾的是,这样的情景很快被“”改变。“”十年中,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实验站与全中国的科技事业一样,受到极大挫折。大部分科研人员被打倒,只有4人留下,给实验站看家。他们白天接受劳动改造,偷偷摸摸做试验,晚上躲进小屋,点着煤油灯查资料、写实验报告,科研工作几乎中止。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京举行,复出不久的驳斥了“四人帮”打击知识分子、破坏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后来强调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正是在1978年,祁阳红壤实验站迎来了分配来的46名大中专毕业生,焕发了新活力。

  要引凤先筑巢

  用钱买技术、单纯依赖引进,导致国内技术人才惊人地流失。“清华大学培养了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百分之八九十跑到国外去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CPU中心主任汪东升介绍说,有一个这样的逻辑:中国花高代价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国外,给外国企业搞科技创新,然后这些跨国公司再来到中国,利用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大发其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出国留学2万人,累计达40多万人,学成归国者10万,回归率仅为25%。硅谷目前约有70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管理。

  当祁阳红壤实验站的科研工作再次走上正轨时,1984年,华中农业大学一位大学生在实验站呆了两年之后,提出离开。理由很简单,实验站离他老家湖北太远,加上工作生活环境太苦不能适应。他的离开把实验站青年人的思想炸得七零八落。面对艰苦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离开的念头。

  “如果把人才‘吸引’在无用武之地混日子、受折腾乃至遭排挤,最后他们还怎么做研究、出成果?即使上上下下都很重视,但科研条件有限,巧媳妇又能如何制作无米之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副秘书长乔东分析说,“国家要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才能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