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底层的I/O输入输出总结

/*
名称:C语言底层I/O
说明:C语言中对文件的访问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这里的底层的访问;还有一个就是标准的对文件的访问。其基本的不同在于是否是否是系统自动会给程序开辟缓冲区间。后者会为程序开辟一定的缓冲区间,这样可以提高文件访问的效率。而对于这里的底层I/O则需要自己手动开辟。
这是从 好儿郎~志在四方的CSDN博客中摘抄的:讲的较为详细。

缓冲文件操作的特点
ANSI标准C库中的文件处理函数为了减少使用系统调用的次数,提高效率,根据应用的不同,采用缓冲区机制:在内存开辟一个“缓冲区”,为程序中的每一个文件使用,在对磁盘文件进行读操作时,可以一次从文件中读出大量的数据到缓冲区中,以后对这部分的访问就不需要再使用系统调用了,即只需要少量的CPU状态切换。在对文件进行写操作时,可以先将内容存入缓冲区,待缓冲区写满后,或者确实需要更新时再调用系统调用将缓冲区中的内容一次写入到磁盘中。

非缓冲文件操作的特点
采用非缓冲的文件访问方式,每次对该文件进行读写操作时,都需要使用读写文件系统调用来处理该操作,因此,如果用户需要访问某个磁盘文件,则每访问一次都要执行一次系统调用,执行一次系统调用将涉及到CPU状态的切换,即从用户空间切换到内核空间,实现上下文的切换,这将损耗一定的CPU时间,频繁的磁盘访问对程序的执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open()、read()、write()、lseek()和close()属于非缓存文件操作函数,这些函数的特点是不带缓存(不带缓存指的是每次read和write都调用内核中的一个系统调用),直接对文件(包括设备)进行读写操作。这些函数不是ANSI C的组成部分,但是是POSIX 的组成部分。

*/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fd,size;
   char s[] = "This is a program!\n";
   char buffer[80];
    //open a file
   fd = open("temp.log",O_WRONLY|O_CREAT);
   if(-1 == fd)
   {
    printf("Open file failed!\n");
    return -1;
   }

  //wirte a string to the file
   write(fd,s,sizeof(s));

   //close the file
   close(fd);

   //reopen the file in a readonly way
   fd = open("temp.log",O_RDONLY);
   if(-1 == fd)
   {
    printf("Open file failed!\n");
    return -1;
   }

  //read from the file
   size = read(fd,buffer,sizeof(buffer));
   //close the file
   close(fd);
   printf("%s\n",buffer);   


    return 0;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