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量化指标——用数字描述知识的多少

概论

用小学、中学、大学、学士、硕士、博士描述学历,是中国向西方社会学习的结果。有人提出博士后、院士,这是学历这把尺子不够长的结果。实际上,人们的知识的差距,如同财富的差距,非常大,如果用数字来描述,或许会是四千亿和四十万的差距。如何用数字描述知识的量,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用年龄描述

小学毕业的知识量是12(岁),高中毕业的知识量是18(岁)。这可以区分普通人和学者,因为学者可能在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继续学习,从而拥有更大的数字。
但是,这一数字最多也就是七十、八十,和财富的差距仍然没法比。而且,同样是学历18,能力却相差不少。具体到高考成绩,有人四百多分,有人接近七百分。

二维的学历

用一个数字描述学历还不够,需要用两个数字。例如:学校排名和本硕博。不能只迷恋于学校排名,也不能认为所有博士大于所有硕士,大于所有学士,还要考虑学校排名。
综上所述,用一个二位平面来描述学历。

知识量化指标

设某个知识的全局价值是一万亿元,有五百万人掌握了它,则平均每人拥有知识二十万元。
例如,计算机是热门,操作系统的知识很重要,但掌握它的人太多了,这就稀释了知识量化指标,每个人得到的值不是特别多。在网上居然还有“小学生自制操作系统”,这说明掌握这些知识,获得较高知识量化指标的希望不大。

再例如,本文的作者发明了“公共命名空间”理论,做为该理论的创始人,他拥有10%到30%的股权,而其他数以万计的学习者拥有另外的70%到90%。随着该理论被付诸实践,它的价值也在提升,创始人的“财富”也在变多。
根据知识量化指标的计算方式,要有原创知识才能成为“富豪”。一个博士,可能因为掌握的知识过于普通化,或者没有原创知识,而没有较高的值。

总结

用学历描述知识,存在尺子不够长的现象,需要用数字来描述。鼓励原创知识,采用“知识量化指标”来描述知识。通过本文,希望构建创新型社会、学习型社会,让尊重知识成为社会风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