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9snake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6、设计反思与集体梦想:迈向反种族主义与多元未来
本文探讨了设计领域的去殖民化必要性与集体梦想的力量,呼吁通过反思主流设计实践和构建共同的未来愿景,迈向反种族主义与多元化的社会。文章分析了去殖民化设计在打破刻板印象、激发创造力和促进多样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强调集体梦想在摆脱压迫性结构、建立‘我们’认同中的关键作用。结合相关理论概念与实践路径,提出教育、政策、跨文化交流与持续反思等行动步骤,倡导设计师、公众、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原创 2025-09-28 05:38:27 · 39 阅读 · 0 评论 -
24、重新思考设计:从去殖民视角看反种族主义与艺术行动主义
本文从去殖民视角探讨设计与文化表达中的反种族主义问题,分析文学、广告等领域的种族主义呈现及其对少数群体的伤害,以芬兰的案例揭示制度性白人结构和殖民观念的延续。通过罗莎·艾米莉亚·克莱的历史与#ProtectBlackGirlsToo行动,呼吁设计师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教育、倡导与创新,实现跨文化合作,构建公平、包容的多元社会。原创 2025-09-26 12:35:11 · 23 阅读 · 0 评论 -
20、瑞典女权主义与移民女性类别:代际困境与历史演变
本文探讨了瑞典女权主义进程中移民女性类别的历史演变与代际困境。通过分析1960年至2012年的政府文件与社会政策,揭示了‘移民女性’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被建构为‘问题’与‘负担’,并受到剥削性种族主义、从属式包容及关怀式种族主义的影响。文章还呈现了年轻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者与母辈之间的代际张力,批判了白人霸权女权主义对移民女性的刻板归类与工具化利用,呼吁重新审视性别平等叙事中的种族与权力关系,推动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变革。原创 2025-09-22 16:38:35 · 17 阅读 · 0 评论 -
18、萨米女性:殖民阴影下的抗争与觉醒
本文探讨了萨米女性在瑞典殖民历史下的抗争与觉醒,分析了伪科学种族观念如何导致萨米人被边缘化,以及财产丧失、贫困和性别不平等如何交织作用。通过集体创作的去殖民实践,Karin Stenberg 和 Valdemar Lindholm 的工作揭示了知识生产应归属于社区的理念。文章进一步指出,主流性别平等框架忽视了萨米女性的独特处境,真正实现平等需打破殖民、种族与阶级的多重压迫结构。原创 2025-09-20 10:13:48 · 26 阅读 · 0 评论 -
16、萨米去殖民批判:北欧女权主义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探讨了萨米女权主义作为北欧女权主义研究新视角的重要性,强调从原住民立场出发的去殖民批判不仅挑战学术界的权力结构,也推动萨米社会内部的变革。通过分析琳达·图希瓦伊·史密斯、劳娜·库奥卡宁和梅 - 利斯贝斯·米尔豪格等学者的观点,文章揭示了原住民女权主义在土地、水、精神与文化实践中的深层关联,并指出当前北欧女权主义忽视萨米声音所导致的殖民共谋问题。文章主张超越形式上的包容,建立合作平台、加强教育宣传、推动政策改革,以实现萨米女权主义与北欧女权主义的实质性融合,最终促进更公平、包容的社会变革。原创 2025-09-18 12:37:46 · 24 阅读 · 0 评论 -
14、北欧女权主义中的白人至上与萨米族去殖民化批判
本文批判性地探讨了北欧女权主义中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作为认知习惯的表现,揭示其如何通过排斥种族议题、边缘化有色人种与原住民女性来维持结构性特权。文章强调萨米族女权主义的重要性,指出北欧长期忽视自身殖民历史,导致萨米族视角在女权运动和学术研究中被系统性排除。基于亚当·高德里和丹妮尔·洛伦茨的框架,提出从原住民融入、和解本土化到去殖民本土化的三阶段变革路径,并呼吁打破白人主导的知识生产模式,推动真正包容与公平的女权主义未来。原创 2025-09-16 12:12:08 · 20 阅读 · 0 评论 -
13、北欧学术女权主义与作为认知习惯的白人特质
本文探讨了北欧学术女权主义中白人特质作为认知习惯的隐形运作机制,分析了交叉性理论在该语境中被工具化、边缘化的过程。通过文献回顾与批判性反思,揭示了白人女权主义者如何通过强调‘有用性’、个人化批判和维持理论中心地位来回避对种族主义与白人特权的根本性检视。文章指出,实现真正的去殖民化需要打破将种族问题视为可选议题的认知模式,认真对待有色人种女权主义者与后殖民学者的批判,并将对白人特质的反思纳入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原创 2025-09-15 16:39:01 · 28 阅读 · 0 评论 -
9、战略国家中不断变化的女权政治
本文探讨了2010年代以来战略国家背景下女权政治的演变,分析了既定女性非政府组织在治理转型中面临的影响力衰退与内部困境,同时聚焦新兴女权行动者的崛起。这些新行动者通过打破性别界限、强调交叉性与反种族主义、利用数字平台和创新组织形式,重塑了女权斗争的公共议程。文章还比较了不同行动者与国家互动的策略差异,揭示了国家在吸纳女权力量时的选择性偏好,并展望了新女权运动在深化交叉性、应对内部分歧与外部阻力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原创 2025-09-11 15:59:40 · 15 阅读 · 0 评论 -
5、北欧地区女权主义的同化与发展
本文探讨了北欧地区女权主义在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交织背景下的同化与发展问题。通过二维视角分析同化的‘谁’与‘如何’,结合芬兰等国的案例,揭示女权运动在制度化过程中面临的被同化风险。文章批判了‘北欧例外论’,强调殖民历史与种族排斥对女权知识生产的深远影响,并主张运用交叉性方法超越同化与抵抗的二元对立,推动更具包容性和全球视野的女权主义未来。原创 2025-09-07 16:31:57 · 24 阅读 · 0 评论 -
4、北欧地区女权主义中的吸纳与争议
本文探讨了北欧地区女权主义在‘性别友好’福利国家和‘北欧例外论’话语下的成就与矛盾,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民主赤字、排斥现象及对殖民历史的忽视。文章分析了交叉性在实践中的滥用、空洞化及其被右翼势力挪用的风险,并深入讨论了‘吸纳’这一争议性概念在女权主义政治中的双重作用。通过提出研究吸纳的二维方法,强调扩展分析问题与关注多样背景的重要性,旨在推动更具包容性与正义性的女权主义实践。原创 2025-09-06 10:50:51 · 28 阅读 · 0 评论 -
3、北欧女权主义的多面探索:平等、去殖民与反种族主义
本文探讨了北欧女权主义在性别平等、去殖民化与反种族主义三个维度的多面探索。通过分析民族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福利政策和女性群体的影响,揭示了主流女权主义中白人至上的认知习惯及其对少数族裔女性的边缘化。同时,文章强调去殖民视角下萨米女权主义的重要性,并展现反种族主义女权运动如何通过社会动员、文化干预和话语重构推动包容性团结。最后,文章总结了北欧女权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未来应在理论、实践与宣传层面构建更加多元、公正和平等的女权主义路径。原创 2025-09-05 15:57:48 · 31 阅读 · 0 评论 -
2、北欧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女权主义:挑战与希望
本文探讨了北欧地区女权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与希望,分析了霸权女权主义对反种族主义、酷儿和土著女权主义叙事的边缘化,以及新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对福利制度与性别平等观念的影响。文章指出,尽管北欧以性别平等和福利模式著称,但其国家形象背后存在殖民历史、种族化政策与社会不公的深层问题。通过引入交叉性视角、去殖民批判和日常抵抗实践,新兴女权主义形式正在推动团结与希望的政治,为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正义提供可能路径。原创 2025-09-04 09:57:48 · 34 阅读 · 0 评论 -
1、北欧地区女权主义的背景: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去殖民批判
本文探讨了北欧地区女权主义在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去殖民批判背景下的发展与挑战。通过分析电影《萨米族之血》和《希望的另一面》中的希望与团结主题,引出北欧女权运动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困境。文章回顾了由多所北欧大学参与的‘北欧地区女权主义的未来’网络项目,并指出当前女权运动面临经济危机、右翼民粹主义、疫情冲击、种族主义及跨运动合作等多重挑战。随着性别政治格局的变化,北欧女权主义正逐步引入交叉性视角,加强与其他社会运动的合作,推动社会变革。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深化国际合作与培养新一代女权活动家,以实现更广泛的性别平等与社原创 2025-09-03 13:52:25 · 2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